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 西方货币金融学说课件第八章
8弗莱堡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发展历史:•二战期间,弗莱堡学派无立足之地;•二战后弗赖堡学派重新建立,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顺应了德国经济的发展•通过“总体调节的社会市场经济”德国克服了二战后的经济危机(1966-1976)•70年代的滞涨使“有限调节的社会市场经济”重返主流新经济自由主义核心内容:最重视社会经济秩序,强调国家法律所维护的正常经济秩序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保证,提出在国家组织和维护经济秩序下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型——社会市场经济模型。学派特点:强烈的社会秩序观念8.1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依据康德的政治伦理学,既高度推崇个人自由,又致力于建立一种法治国家,以保证各种经济活动有序地进行,使每个人的自由都不受别人侵犯。8.1.1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经济体制分为:交换经济体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集中领导的经济体制——政府统一计划和集中管理的经济模式二者之间有利有弊,都不是理想的经济模式•最理想的模式为二者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在国家保护和维持的社会经济秩序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全部有效技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与个人自由达到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市场模式吸收了二者的优点:宏观上保护和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微观上广泛发挥市场机制的效能;8.1.2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1.保护自由竞争,发展私有制自由竞争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是发挥市场经济全部功能的法宝,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私有制是自由竞争的前提,没有财产私有制,便没有社会经济的发展。2.发挥企业家作用,实行经济人道主义•坚决反对垄断;•提倡“社会伙伴论”:倡导劳资关系中各组成部分的密切合作•实行公平分配原则:必须做大“蛋糕”3.政府适当干预,维持经济秩序,保证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作用4.借助国家力量,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化”•政府参与经济活动,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社会性事业•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但是不能保障过度8.2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下的融资活动8.2.1不同融资方式的利弊企业和政府的融资方式:•自由资本市场•提高物价•增发货币或增加税收自有资本市场是理想办法;后二者是不可取的;银行信贷融资证券融资自有资本市场融资股票融资债券融资8.2.2人民股票融资及特点人民股票融资的三种情况:•原有私营企业发行股票;•政府发行人民股票把国营企业转为私有制;•发行人民股票筹集资本新建股份制企业;购买人民股票是最优的融资形式:•对个人:最优的储蓄形式;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对企业:可作为长期资本的筹资方式;改善劳资关系•对政府:•能顺利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和财富的公平分配;能有效的筹集国家资金——股票溢价收益8.3货币体系与经济秩序8.3.1经济秩序与三种货币体系经济秩序形式市场形式的不同货币体系和货币经济的形式不同欧根根据普遍承认的交换手段(货币)区分交换经济的秩序形式:自然交换经济:直接交换商品和劳务货币经济:使用货币货币同时用作核算尺度货币与核算尺度不同8.3.2三种货币体系的比较根据创造货币的方式,货币体系分为:1.货币有某种物品转变而来:货币体系具有完全竞争性2.货币在经济上属于债券:货币创造者是受信人,商品和服务的买卖过程中创造货币3.货币由发放信贷的人创造:银行体系创造货币8.3.3不同货币体系对经济秩序与周期的影响1.第一种货币体系:以贵金属货币为典型,如金本位制有利于国内和国际良好经济秩序的建立;2.第二种货币体系:货币供应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以商品买卖为基础,货币供应具有内在的稳定机制,因而可以自主运行。让货币追逐商品,将货币价值与“商品组合”的价值联系起来。3.第三种货币体系: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制度造成现代经济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通货膨胀、经济萧条现行第三种货币体系下的货币稳定是经济秩序稳定的首要和重要条件8.4货币供应理论8.4.1货币供应的原则1.总原则:币值稳定保证货币供应量与实际流通需要相一致2.具体原则:欧根“商品货币本位制”货币的发行与商品买卖相联系,而不能与银行信贷相联系•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保持商品追逐货币8.4.2货币供应的层次与控制目标M1=现金+国内银行机构的活期存款;M2=M1+4年以下国内银行机构的定期存款;M3=M2+提前3个月通知可提取的国内储蓄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货币量作为货币控制指标是恰当的8.4.3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决定因素货币供应的变化必须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1.潜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是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社会生产能力已实现的社会生产能力当年可能的社会生产能力潜在社会生产能力货币供应应该依据潜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增长率来确定2.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率是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限定因素•限定通货膨胀(紧缩)率的必要性•限定的通胀率必须具有可承受性8.4.4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区间论•将货币供应增长率限定在区间中•既有利于实现币值稳定的目标,又有利于维护央行的信誉8.5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8.5.1通货膨胀的教训和治理措施•教训:德国两次世界大战后的通货膨胀:1923、1948货币改革•治理通货膨胀首要的是减少货币数量•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消除通胀才能保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货币稳定与物价稳定的关系:稳定货币的目的是物价的长期稳定;物价的稳定与否是货币是否稳定的主要标志用控制物价的办法来稳定货币,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8.5.2货币政策的目标和中介指标1.货币政策目标首要目标:货币的稳定注意:宏观经济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的问题2.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利率和汇率作为中介指标很不理想——他们都是经济的内生变量,影响因素复杂•应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把中央银行货币量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操作指标——即非银行部门持有的现金加上按不变准备金率计算的银行部门最低法定准备金总额表示的中央银行货币量的增长率8.5.3货币目标公布制•货币目标公布制:中央银行每年第四季度向公众公布下一年度货币供应增长率,作为下一年度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准绳。•优点:1.表明央行防治通胀的承诺和决心2.消除公众对通胀的不当预期3.有利于协调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关系4.为经济单位安排下一年度的经济活动提供重要参考5.把央行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8.6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8.6.1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的关系•金融体制:一国金融业的结构和制度•金融控制:央行依照各种法规,按货币政策的要求运用多种方法,对金融活动进行引导、调节、限制和管理•二者的关系:1.金融体制是金融控制的基础:金融体制是金融控制的基础,又是金融控制的客观承担者2.金融控制是维护金融体制的保证各种金融机构构成的金融体系;各种金融法规组成的金融法规体系;8.6.2金融体制的构成1.金融体系(德国)•中央银行:高度独立性•全能的银行系统:具备多种功能,可以提供全套金融服务三类银行:私营商业银行、公营储蓄银行、信用合作银行银企关系:“请进来”、“派出去”•银行监管署(theFederalBankingSupervisoryOffice):央行进行金融控制的协助者和监督者“社会伙伴论”:央行与银行监管署应互相合作、密切配合2.金融法规体系8.6.3金融控制的重点和手段1.金融控制的重点:货币供应•按照潜在社会生产能力和可承受的通货膨胀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对货币供应增长率制定中期(5年)目标和短期(年度)目标2.金融控制(间接)的手段•利率•流动性政策再贴现率短期放款利率证券回购协议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限额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本文标题:西方货币金融学说课件第八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