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
第八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第一节教学方法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其当代特征一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三第一节教学方法第一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方法及其当代特征一第一节教学方法当代教学方法的特征:①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②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突出了教学的双边性。③以发挥非认知因素为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感性。教学方法及其当代特征一第一节教学方法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二1.讲授法2.讨论法3.直观演示法4.练习法5.读书指导法第一节教学方法讲授法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基本要求:①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②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③讲授应具有启发性。④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优缺点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缺点: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第一节教学方法讨论法2.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基本要求: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②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③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优点: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第一节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3.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工作。②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过程和要求,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做好观察记录。③讲究演示方法。演示要与教学紧密结合,适时进行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看、听、思,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④注意演示的时空。演示使用教具数量不要太多,一般不在讲课前将教具展示出来,展示时直观性教具要保证同学都能看清楚。优点:演示不仅能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第一节教学方法练习法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的种类一般可分为:语言的练习、问题解答的练习、实际操作的练习。基本要求:①明确练习的目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项目。②练习要有计划、步骤、系统地进行。适当分配练习的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分量和次数,要根据学科的性质、练习的材料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确定,不是越多越好。练习的时间分配,一般说,适当的分散练习比过度的集中效果更好;开始阶段,练习的次数要多些,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然后可逐渐延长练习的时距,每次练习的时间略可增加。③练习的方式要适当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练习的兴趣和效果。④及时检查、讲评学生练习的质量,指导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第一节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5.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基本要求:①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自觉地学习。②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在书中做记号、划重点、谈见解、写眉批和旁注等;粗读,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分几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细读,弄清楚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精读基本知识点,以把握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③加强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要做到五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就是指读书时注意力要集中,一边读一边思考;“眼到”就是指眼睛要紧盯着书本,不与别人交流;“口到”就是要读出声音来,还要学会把故事复述出来;“耳到”就是指耳朵要听见自己的读书声;“手到”就是指手里拿好一枝笔,旁边准备一本笔记本,要及时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做读书笔记。第一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三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和依据:首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其次,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再次,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必须依据教师的个性化特点。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综合加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综合运用。第一节教学方法课后思考题:您怎样理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延伸阅读:本节中还提到一些教学方法: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兰本达的探究—讨论教学法、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法、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法(原“三本教学法”,1981年经潘菽改为本名),等等,请您深度阅读一两种。教学组织形式概说一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二备课与上课三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一)内涵:所谓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概说一(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我国宋代以前的各级官学和私学,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教育均采用个别教学,它是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在同一时间以特定内容面向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办学规模小、速度慢、效率低,但却能较好地适应个别差异。17世纪以后随着班级授课在世界范围的普遍采用,个别教学就成为了教学的非主要组织形式。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个别教学在欧美各国重新受到重视。1.个别教学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教学的制度。19世纪中期,班级授课制成为西方学校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在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并在1904年的癸卯学制中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2.班级授课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它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是中学高年级和大学中值得推广的教学组织形式。3.特朗普制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二•以班为单位由教师同时对整个班级进行教学。班级是按照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的,且人数和成员相对固定。•形成以课为单位来安排各科教学。教学内容按学校和学年分成许多既有系统又相对独立和均衡的部分,每部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教学活动。•除了部分低年级的教学外,教学分学科进行。即每节课一般用于某一门特定学科的教学。•各科教学以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为准。每门学科一般都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规定各学年的教学内容、各学年的教学目标。(一)班级授课制内涵及特征班级授课也称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按照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二优点:•①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个教师的教育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②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可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系统完整。•③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兼用其他方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④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可赢得教学的高速度。•⑤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和相互促进,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⑥班集体内的群体活动和交往有利于形成学生互助友爱、公平竞争的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有利于形成学生其他一些健康的个性品质。(二)班级授课制优缺点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二缺点:•①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③时间、内容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内容和方法。•④由于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材内容人为地割裂以适应“课”的要求。•⑤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这也是班级授课最易遭受批评的缺陷。(二)班级授课制优缺点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二目前,班级授课制仍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它也越来越暴露出其缺点。为了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国内外进行了许多改革实验主要有:其一,小班化教学其二,选科制其三,开展小队教学。(三)班级授课制的当代改革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备课与上课三课的类型是依据一定标准把课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依教学任务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按教学方法划分,课的类型有讲授课、实验课、练习课、作业课、讨论课、自学课等。(一)课的类型与结构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也称为教学的基本环节。其组成部分主要有:引发学习动机、激活旧知识、呈现新知识、巩固新知识、知识的转化与迁移。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备课与上课三(二)备课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备教材:研究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研究教科书,熟悉基本知识体系及各部分的重难点;广泛阅读参考资料,适当充实教学内容。②备学生。学生认识的准备状态是教学的起点,为使教学充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活动应切合学生的实际。③设计教法。根据学科特点、任务要求及学生的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活动序列。④拟定教学计划。首先,要拟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其次,要拟定单元计划,确定每个课题的教学目标,划分课时和课型。最后,要拟定课时计划,即教案的编制。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备课与上课三(三)上课上课是学校中份量最重的教学活动,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一般而言,要上好一堂课,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①目标明确,内容科学。②方法恰当,组织合理。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材、学生、教师的特点;同时,教师应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是课堂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③师生互动,气氛和谐。即教师和学生都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④全面发展,优质高效。一堂好课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所带给学生的收获应是多方面的。本章学习结束
本文标题: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0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