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42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2009—2011年全国新课标省份命题情况统计体裁题目09江苏省人物传记《画家黄永厚》09福建省人物传记《寂寞钱钟书》09广东省人物传记《黄侃先生二三事》09辽宁省人物传记《达尔文的拖延》09宁夏海南人物传记《寻找教育的曙光》10全国新课标人物传记《杂交水稻之父》10辽宁省人物传记《黄遵宪的外交活动》11安徽省人物传记《万贞文先生传》11全国新课标人物传记《下笔不觉师造化》11辽宁省人物传记《数学奇才华罗庚》11湖北省人物传记《才子赵树理》11福建省人物传记《朱启铃:“被抹掉的奠基人”》11广东省人物传记《梁宗岱先生》1.传记的定义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夯实基础2.传记的分类(一)自传:第一人称。作者即传主。展现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二)他传:叙述性传记:第三人称。展现思想脉络、人生历程、成败得失。人物评传:第三人称。“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传中有评,评中有传。不溢美,不隐恶,客观公正。3.传记特点:•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三、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对人物的探究评价:辩证分析a.严格的历史性b.充分的全面性4.传记阅读中概括类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⑴.概括传记中叙写传主哪几件事情(人生经历);⑵.概括传主的主要思想性格;⑶.概括传主一生中取得的主要成就;⑷.概括传主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备考指津人物传记是课改省份热考的考试内容。试题的编制,考查的角度,还在不断探索之中。从近三年传记阅读的命题情况看,主要着眼以下三个方面:①筛选信息,概括文意是考查重点;②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评价传主的精神品格或个性特征是考查难点;③探究传记中的疑难问题,发掘深层意蕴,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热点。简答题中筛选并整合信息常见题型•1.请概括------------------的原因.•2.----------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3.----------有哪些因素,请简要分析•4.记叙了-------哪些主要事情.(一)览全文抓关键在迅速阅读文本的同时要整体把握传记的主要内容,如人物的思想、主张、个性及相关事件。善于利用标题、首尾段(句)、过渡句、主旨句、中心句、评议句、关联词等快速提取有关传主的关键信息。(三)去枝叶定答案在所划定的文段区间,根据题干设问方式(特别注意有无隐性要求),对语句信息进行处理,删繁就简,去其枝叶,或提取重组,或合并转述,最终定出合乎题干要求的答案。(二)审题干划区域根据题干信息,弄懂要考什么,并据此明确信息筛选的标准,划定相关文段区域。方法点拨真题体验习案P424黄遵宪的外交活动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遵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概念,“遂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主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民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中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他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糅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10辽宁卷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蛮貊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日双方进行具体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己。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奉本国政府接受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评,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是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利的,“无孔不钻”,“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他阐述说:“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夺己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协力;于要求己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贻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的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谒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1、览全文抓关键•(2)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2、审题干划区域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主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民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中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他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糅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3、去枝叶定答案参考答案①务从实录、全面准确的写作宗旨;②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编写原则;③史论结合的编纂方法。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典例分析(09江苏卷)画家黄永厚黄永厚生于1928年。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真是命大。命大,父母寄予厚望。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这成为永厚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好一个黄永厚,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空作业。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舛,l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典例分析(09江苏卷)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1、览全文抓关键第二段有“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关键提示,根据“独特”和“绘画”二个关键词划定区间(2、3、两段),并从中筛选出包含主要信息的语句。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典例分析(09江苏卷)2、审题干划区域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①对绘画艺术的毕生追求和热爱②丰富、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③涉猎广泛的阅读④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⑤独特的生活态度(根据第二段中黄永厚的绘画历史进行提炼)(将第二段中黄永厚的人生阶段浓缩为几个形容词)(第三段中有原文提示,稍加整合即可)(第三段中有原文提示,稍加整合即可)(第三段中有相关表述,可以直接提取)典例分析(09江苏卷)3、去枝叶定答案失误分析1、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动荡的社会环境;2、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独特的人生态度;3、不依靠市场来确定自身的价值;4、孤傲中带着一种顽固的自信。学生答案1学生答案21、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2、他嗜好读书,涉猎广,年老更加关注社会人生;3、他个性孤傲,淡泊明志,十分低调,有一种顽固的自信,这些个性也是形成他独特画风的因素。学生答案31、多难的人生养成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出卓异的绘画风格;2、热爱绘画并具有很高的天赋;3、涉猎广泛,关注社会人生;4、独特的性格影响对作画的态度。失误原因•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2.不整合,不概括;•3.分散的信息,容易遗漏•4.语言表意不明.增分提示:•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2.关注答题范围提示语;•3、按行文顺序,依次筛选要点,不能遗漏。•4、语言要概括,不能照抄照搬,可提取关键词语重组成句•5.看分值,揣测答案条项的多少;•6.注意书写,不写病句.[07年全国课标卷]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叶圣陶对儿女们的作文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4分)2007评卷细则:考生归纳的点数不能太多,如果超过4点,即使意息都答对或者覆盖到,也不能给满分,应酌情扣1—2分注意事项:不能事无巨细,照抄照搬;要理解分析,概括整合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
本文标题:42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2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