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起源二.货币的职能三.货币的形态与货币制度四.对货币的认识对货币产生的认识1.中国历史上的不同观点:--先王制币说:认为是先王为进行统治而选定某些难得的贵重物品为货币。--司马迁认为:货币产生于自发开始的交换中。2.西方的主要观点:创造发明说、共同选择说、保存财富说。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货币的起源(一)货币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二)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使用价值与价值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思考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存在的基本前题是:社会分工和所有制的不同。解决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唯一办法---交换价值形态的发展阶段简单价值形态扩大价值形态一般价值形态货币价值形态贵金属作为货币应具有的属性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具有更优的自然属性:价值大体积小、易携带、交换;质地均匀、易分割、分割后性质不变;坚硬、不易磨损、便于长期保存;易鉴别等。思考金银天然非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二、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在商品经济中所起的社会作用。具体表现为:(一)价值尺度职能(二)流通手段职能(三)贮藏手段职能(四)支付手段职能(五)世界货币职能价值尺度职能1概念:表现与衡量2价格与价格标准:3特点:流通手段职能1概念:商品交换的媒介.w--G--w2特点: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所需要的货币量:QPTV思考为什么说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职能的统一是货币,是货币本质的反映?贮藏手段职能1概念:货币根据商品交易的需要自动进入流通或退出流通领域来调节货币供给的功能。2目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仅对剩余产品的储藏;生产力水平较高时,是为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即为了在商品出售之前保证下一阶段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了发展的需要和预防的需要。3纸币是否具有贮藏手段的功能?4纸币是否会退出流通领域?支付手段职能1概念:2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应具备的条件:3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对货币量的影响世界货币职能1.世界货币的作用:国际间的支付手段,用于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于购买外国商品;国际间财富的一般转移手段,用于战争赔款、赠送等。2.牙买加协议规定黄金非货币化3.信用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应具备的条件:4.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介绍:不同观点凯恩斯:交换媒介与储藏财富。哈耶克:购买手段、用作储备、延期支付的标准。米什金:交换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汉森: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储藏、延期支付的标准。马克思: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三、货币的类型和货币制度(一)货币的类型1按货币形态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无形货币(此种变化是随商品交换的扩大、信用制度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达相关。)2按货币性质分:足值货币价值符号(二)货币制度1定义:一国法律所规定的货币结构、货币发行、货币流通程序和货币组织管理等事项的总称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的发行、流通管理程序货币发行准备制度.3货币制度类型:银本位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单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主币、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的规定主币:金属货币可自由铸造、流通、熔化贮藏,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信用货币的发行流通借助于国家法律辅币:国家垄断铸造,有限法偿能力。金银复本位制度平行本位制:金银同时主币流通,市场实际因素决定二者的比价关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劣币驱逐良币:一种货币排挤另一种货币的现象。在金银复本位制下,两种货币同时作为主币流通,政府通过法令规定二者的比价,但由于两种货币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使其内在价值不断发生变化,二者的实际比价会偏离政府规定的法定比价,势必造成一种货币商品的价值被高估,另一种货币商品的价值被低估。在流通中实际价值被低估的货币商品则退出市场,贮藏起来,而被高估的货币商品充斥市场。此现象也叫格雷欣法则(Gresham’s1559年提出的)。跛行本位制:复本位制后期虽然金银都是主币,二者之间也有兑换的比价,但金币可以可以自由铸造、流通,银币却被限制铸造、流通,使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无法保持一致,无法起到主币的作用,仅仅充当了辅币的角色,跛行本位制是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一个过渡阶段。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时期贾谊----奸钱日繁,正钱日亡格雷欣法则的提出则在16世纪中期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特点1信用货币是由一国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国家法律赋予其具有无限清偿能力。2信用货币不规定含金量,其发行量不受贵金属的束缚,但有相应的发行制度。3信用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进入流通中的4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无法自我调节,其稳定性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1规定货币发行机构和权利2规定货币单位和货币面额结构3本币的流通范围和对外的比值4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流通中商品、有价证券、外币等四、对货币的认识1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是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3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金银是货币,是真正的财富。(重商主义时期的观点,即货币金属论)4货币只是便于交换的一种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价值符号,是人们观念上的计算单位,是一种票券。(货币名目论)5货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具有无限偿付能力的事物。(货币国家论)6流通中凡是人们普遍乐于接受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都是货币。(货币的职能定义---最为实用的货币本质观)7货币的宏观管理定义:凡是金融资产不论其形式如何只要具有一定的变现能力,或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都属于货币的范畴。此问题涉及到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的发展并没到此停止,对货币的认识在不断改变,因此货币的定义并非固定,可以说他它是一种“活”定义,并随着社会需要、技术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不管如何变化,对货币的认识一定包括货币是一组金融资产或其中的一部分,流通中凡是人们普遍乐于接受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都是货币。货币是计算工具或“选票”。货币出现后,私人劳动是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关键是看其生产的产品能否实现和货币的交换。货币不仅证明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是否为社会所需要,同时还能反映出商品生产者的个人劳动耗费是多于还是少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消费者对市场上的每一件商品是购买还是不购买,取决于货币是否对它投票以及投多少选票。其中含有价值规律理论。
本文标题:1货币与货币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3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