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0年高考阅卷评分标准的制订过程及 学生卷面问题
2010年高考阅卷评分标准的制订过程及学生卷面问题石嘴山市第三中学:焦生伏2010年高考文综考试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36.(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严重.(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特点.(12分)(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突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既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0C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0C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为平原东西部为山地.甲地的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丙地更容易被侵蚀.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0C,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上重要的桑蚕丝生产极其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7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雨0.1吨)的省区分布。(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东部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一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①热量资源丰富②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③离珠江三角洲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和销售产品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较好不赞成。地势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42.(10)自然灾害与防止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8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面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出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的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11次沙尘暴43(10)环境保护分析民勤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①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植被少)②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③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大风天气。④受地形影响(狭馆效应),地面风速增强2010高考文综考试地理试题评分标准的制订一、高考阅卷的基本程序1、领导讲话宁夏属于落后地区,高考分数和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高考阅卷既要认真严谨,又要考虑宁夏的实际情况阅卷不是说要扣多少分,而是要考虑学生能得多少分,尽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2、阅卷分组,讨论评分标准,拿出评分标准初稿3、试批,修改完善评分标准36题(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突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既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0C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0C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为平原东西部为山地.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分析部分结论部分(1)若给出MN一线雪线变化规律得6分(2)若描述等雪期线的走向、递变规律正确得2分(3)若描述等雪期线疏密正确且据次判断出地形的分布规律得2分(1)若给出地形中间低(平原)两边(东西)高(山地)6分(2)若给出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得2分(3)若给出M地高(1分)是山地(2分)N地高(1分)是山地(2分)中间低(1分)平原(2分)36题(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标准答案评分标准①甲地的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②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1)甲的纬度低,乙的纬度高得1分(2)甲距海近,乙距海远得1分(3)其他海拔不同地形不同甲是山地甲是迎风坡(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36题标准答案评分标准①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②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丙地更容易被侵蚀.(1)丙地地势低于乙地或丙地为丘陵乙地为山地得3分(2)丙地地势低或乙地地势高或丙地气温高于乙地得2分(3)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2分或丙地融雪量大1分(4)毁林开荒3分人类活动频繁2分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1分人为因素、人类活动1分37.(20分)(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标准答案评分标准东部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1、增长快2分2、东面多增长快。2分其他发展慢1分3、广西发展快2分4、东部向中西部转移2分或新疆减产较大2分(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37.(20分)标准答案评分标准①热量资源丰富②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③离珠江三角洲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和销售产品①热量丰富或纬度低气温高2分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气候适宜1分②劳动力丰富(1)分廉价(1分)③离海近(1分)离珠江近离港奥近引进技术销售市场便于出口(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标准答案评分标准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较好不赞成。地势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1)赞成2分(2)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1分耕地少(山地多平地少)1分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廉价)1分热量条件好(水热条件好)1分气候条件好(光热条件好)1分温度低(温度适宜)1分政策支持1分(1)不赞成2分(2)地势较高(地势崎岖)1分交通不便1分离市场较远(市场狭小)1分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1分竞争小技术落后农业经验缺乏142.(10)自然灾害与防止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出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的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标准答案评分标准①顺向山施工影响2分②岩锚加固2分③降水少植被少2分④岩层破碎松软2分⑤坡度较陡2分43(10)环境保护分析民勤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①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植被少)②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③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大风天气。④受地形影响(狭馆效应)地面风速增强标准答案评分标准①沙漠广布(沙源丰富、地表多疏松物质②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2分③多大风天气(大风日数多)2分④气旋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南下路径)2⑤地势平坦,地面风速增强2分⑥人类不合理活动2分⑦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2分⑧植被覆盖率地、植被少。2分⑨水资源不合理利用。2分4、正式批①精力集中,各种新情况不断出现,评分标准执行严格,速度慢②精神高度紧张,谙熟评分标准,速度快。③精神疲惫,心理、情绪波动大,速度最快。二、2010年高考阅卷学生卷面存在的问题1、得分率低36题①12分4.35/5.31②6分3.6/3.84③8分2.4/2.4537题①8分3.24/3.29②6分2.81/2.89③6分2.88/2.9342题10分3.25/3.2942题10分6.72/6.73政治(52)均分26分历史(52)均分20.5分地理(56)均分27分2、审题不清,表述不全面①36题第1问没有先分析雪期线的分布特点,直接表述出MN线的地形的特点②36题第2问只阐述原因,没有比较甲乙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③36题第3问丙融雪侵蚀较乙严重的原因,只分析自然原因。④37题第1问只阐述东部养蚕业的发展不提及中部西部⑤37题第2问只从气侯角度谈(自然)想不到劳动力、交通因素。⑥42题多数学生只能想到坡度陡或岩层松软,想不到人为因素。⑦43题多数学生从自然因素答,从人为因素答的很少。3、一定数量的白卷现象4、表述上的过简与过繁37、第3问有考生这样答:丙地地势低,融雪多还有的考生把留的空都答满了,就能踩丙地地势低这一个点。43题、有的考生就答气候干旱降水少有的考生就答气候毁林开荒,破坏植被。5、表述上的前后矛盾,逻辑混乱,语言直白生涩37题第3问有考生这样答:丙地是丘陵,海拔高雪化的快还有考生这样答:丙人多,人们盖房子砍木头让地露出来。6、个别考生答题规范性差,字迹潦草,龙飞风舞答题没有条理层次用透明胶反复粘贴扫描后无法看清字体答题答错位置三、高三复习阶段的应对措施1、能力训练应该是高三复习的生命线地图的应用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地理思维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储备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的能力推理论证2、平常训练就要注意答题技巧的指导,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3、高三最后1个月应该侧重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分能力答题策略技巧1、选择的专项训练训练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和解题速度2、综合题的专项训练训练综合题的得分能力
本文标题:2010年高考阅卷评分标准的制订过程及 学生卷面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4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