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讲佛教•一、佛教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大约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率先进入青铜时代。这时在印度河盆地居住的是达罗毗荼人,他们是最早印度河流域上古文化的创始者。•大约公元前2000年中叶以后,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部落一批一批从西北部进入次大陆,他们同原土著民族展开长达几个世纪斗争并占领了印度河上游,中游和恒河流域上游,后又扩展到恒河下游和纳巴河流域,最终在公元前1000年初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奉行与这种制度相适应的宗教,即婆罗门教。•(一)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古印度的宗教同种姓制度联在一起的,种姓制度亦称“瓦尔那”(颜色、品质的意思)制度,实际上是奴隶制度的变形。•1、婆罗门种姓:即僧侣。他们自认为是创造宇宙的主宰“梵天”(天神)的代表,地位最高贵、最显要。当时的印度,凡决定国家大事乃至家庭生活,都要举行一定的宗教仪式,这些仪式必须由婆罗门来主持,否则就不合法。婆罗门掌握神权,主持祭祀,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2、刹帝利种姓:即武士。他们担任国王和文武官职,掌握政治和军事实权,是古印度国家的世俗统治者。•僧侣是祭司贵族,主管精神事务;武士是军事政治贵族,主管世俗事务。以上两级种姓都是不事生产的贵族奴隶主阶级。•3、吠舍种姓,一般雅利安平民,多数从事手工业、牧业和商业,也有富裕者,但没有任何特权,负有缴纳租税和服徭役的义务。•4、首陀罗种姓,主要来自被征服者,也有少数雅利安人,其中除奴隶外还有接近于平民的贫穷者,他们在法律上和宗教上失去了受保护的权利。•根据婆罗门教创造的神话和《摩奴法典》四种姓是世界之祖婆罗赫曼(一说为普鲁沙)以口、双手、双腿、双脚创造出来的,所以他们都有特定的职业,不可混淆界限。•前三种姓称“再生族”(意谓婆罗门教使他们获得第二次生命);第四种姓称“一生族”。•从吠陀时代以至近现代,种姓制度一直是印度社会和国家体制的基本结构,国家的根本职能实际是用各种办法来维护这种社会结构。其中之最有力的工具就是宗教,主要是古典时代的婆罗门教及其近代的变型——印度教。•(二)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1、吠陀天启:婆罗门教认为,《吠陀》是由古代圣人受神的启示编集而成的,乃是神圣的知识。所以,吠陀文献只有“再生族”才有资格阅读,“一生族”无权问津。•2、祭祀万能:婆罗门祭司阶级由于掌握了宗教祭祀之权,特别强调祭祀的作用,按祭司们的说法,神原来也有死,但因为人的献祭,神才得以长生,人活着是靠天,神活着是靠人献祭;婆罗门祭司有控制神的力量,祭祀时,婆罗门可用咒语捉住一位神,强使他留在祭坛之上受祭。婆罗门教强调向天神祭祀献供,每年要举行多次祭祀仪式,献祭时要屠宰大量牲畜,信徒们耗费大量财物,甚至土地献祭给神——实际归婆罗门。•3、婆罗门至上。婆罗门祭司宣传祭祀万能,实际上也就是宣传主持祭仪的祭司万能。在婆罗门教中,婆罗门祭司的作用被神化了,他们的权威甚至比之于神犹有过之。婆罗门教认为,婆罗门是“最胜种姓”、“人间之神”。•(三)其他教义•1、灵魂不灭:婆罗门教认为,人以及一切有生命者皆有灵魂。肉体消失,灵魂不灭。•2、轮回转世论:婆罗门教认为,躯体死后,灵魂可以转入另外一个躯体复活。显然,这是后来佛教的“轮回”思想的一个来源。•3、善恶因果论:婆罗门教认为,一个灵魂转世可有各种可能的形态:为神,或者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或者为贱民、畜牲,乃至下地狱。这一切取决于他现世的行为,尤其是奉行婆罗门教的虔诚程度。这也成为后来佛教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之类思想的渊源。•4、解脱论:婆罗门教认为,达到“梵我同一”,即可获得解脱。一般来说,宗教的追求是为了获得解脱;佛教亦然,寻求解脱是其终极的目标。•(四)“沙门”思潮的出现•公元前5~6世纪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国家的兴起,刹帝利种姓和吠舍种姓中人数比较多的工商业主、高利贷者的财富和势力增加。他们对婆罗门教的婆罗门至上的旧种姓制度不满,而且婆罗门种姓的专横、腐化也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对抗、批评婆罗门教的新宗教思潮,即沙门思潮。•沙门的组成比较复杂,观点繁多,耆那教称它共有“363见”,佛教则称有96种“外道”或“62见”。归纳起来,除佛教之外,可分六大流派,佛教称之为“六师外道”。包括顺世论、耆那教等。•佛教也属于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中的一种。•二、佛教的产生•(一)释迦摩尼的生平:•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是创立时间最早的一种宗教。时间为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名为悉达多,姓乔达摩(前565年~前485年),佛教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在早期佛教的典籍中,没有关于佛教创始人生平的完整记录。释迦牟尼主要事迹散见于佛教各个部派后来编成的经律中,而且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有许多荒诞的成分。剔除这些神话虚构,大体可以找出一些较为可信的史实。•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其父是净饭王。当时的迦毗罗卫只是一个小部落国,位于现在尼泊尔境内的提罗拉科特附近,今天还有城池遗址存在。•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去世较早,他由姨母抚养长大。少年时代,他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吠陀》是婆罗门教的圣典,“五明”指五种学问,即“声明”,音韵训诂之学;“巧明”,工艺技术之学;“医方明”,医药之学;“因明”,逻辑推理之学;“内明”,宗乘大意之学。后来他与觉饭王之女耶输陀罗结婚,生子罗喉罗。•(二)佛教的创立•1、感触生老病死之苦:•传说释迦摩尼14岁时,曾驾车出游,在东门、南门、西门先后遇见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见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最后又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出家可以从苦恼中得到解脱的道理,于是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岁时,释迦牟尼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舍弃富贵生活,剃去须发,出家修行。•2、悟道:•出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坚持了6年,仍旧一无所得,没有找到解脱之道。他于是就放弃了苦行,到尼连禅河中洗净了6年的积垢,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向东结跏趺坐,发下誓言,如果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决不起座。7天7夜后,释迦牟尼终于大彻大悟,确信已经洞察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意思是“觉悟者”。•3、传道:•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后,开始向大众宣讲自己证悟的真理,主要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法门。•他在鹿野苑第一次讲法,佛教称“初转法轮”。他在世传教共45年,获得空前成功,大批武士、富商、奴隶、甚至妓女皈依。于是创立最早的僧伽组织,标志佛教诞生。•农历二月十五日圆寂(涅槃)于拘尸那迦,终年80岁。后世称其出生地蓝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境内)、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为佛祖四大圣迹。•三、印度佛教的发展:•在印度,佛教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几个阶段。•(一)原始佛教阶段:是释迦牟尼创教和他涅槃后的100年间。这一时期由于佛涅槃的时间不长,不少弟子亲耳聆听过佛的教导,因此无论是在教义上,还是在日常的修行方面或者是教团的共同生活习惯上,都遵循了佛在世时的惯例,没有什么大的争论。佛教史也称其为“和合一味”时期。•(二)部派佛教阶段:约在释迦牟尼涅槃100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的观点不同,发生了分裂,形成了两大派系:其中较为传统的一派称为上座部佛教,较为改革的一派称为大众部佛教,这两派以后又各自分出18和20个小部派。•对于分裂的具体原因,历史上有不同记载。•▲南传佛教的文献:双方对戒律的看法不同:上座部坚持过午不食,不蓄金银,大众部则主张适度放宽。•▲北传佛教的记载:双方对阿罗汉果位的看法不同:上座部认为阿罗汉是修行的最高果位,大众部认为最高果位是佛果。•(三)大乘佛教阶段:•随着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在印度佛教内部又形成了一些具有新思想、新教义的派别,他们宣称能普度众生,就好像一艘巨大的船,能够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成就佛果。他们自称为“大乘”,而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这样,印度佛教就进入了大乘佛教时期。•大乘与小乘:•A.小乘注重自身解脱,大乘注重度人。•B.从修持目标,小乘以证成罗汉果或辟支佛果为终极;大乘则以证成佛果为最高。•C.小乘佛教一般只把释迦牟尼看作一个现实的传教师或教祖;大乘佛教则把释迎牟尼神化为神通广大、全智全能的最高的人格神;另外,大乘佛教还认为三世十方还有无数佛。•D.在佛教哲学方面,小乘佛教一般只否认“人我”的客观现实性(即“人无我”),大乘在“人无我”基础上更倡“法无我”。•(四)密教阶段:公元7世纪从大乘佛教中分化出来一支受婆罗门教、民间信仰等影响,神秘主义色彩浓厚,重视经咒的佛教派别——密教。•三密:即身密、语密、意密。就众生言:手结印契为身密,口诵真言为语密,心观本尊之法相为意密。•密教信徒念诵一些貌似无确切意义的咒语,最著名的是“唵(ong)、嘛(ma)、呢(ni)、叭(bai)、咪(mi)、吽(hong)”观音大士六字真言。•四、佛教的经典与基本教义:•★经典:•释迦牟尼在世时并无著述,佛教经典是在他逝世后的两千多年间逐渐形成的。•佛陀圆寂后其弟子为了继承其传教事业,开始以集体忆诵和讨论的方法收集整理他的言论(即结集),经过四次结集,形成了佛经。•后来的佛教徒把它们分为“经”、“律”、“论”三大类,合称“三藏”。“经”是根据弟子们的回忆所记载的佛陀语录;“律”是佛教的各种典章制度;“论”是历代高僧对佛经的阐释。•★基本教义•释迦摩尼所传“佛法”或基本教义,主要就是“四圣谛”、“八正道”、“缘起论”、“三法印”等等。•(一)四谛:•“四谛”是佛陀所创教理的集中体现,也是他最早证悟向信众宣讲的道理。谛是“真理”的意思。•“四圣谛”即是佛陀发现的四条根本道理,佛教徒把它美称为“四谛法轮”。轮是一种兵器,喻四谛为转法轮,象征佛法可以摧破一切邪知邪见。•1、苦谛:世界一切皆苦,人生无事不苦。广义言之,佛教认为一切诸法皆是因缘会合而成,也必将随此种因缘关系的分解而消灭。因此之故,宇宙万物皆不能免于生灭变化的流转过程。一切有生灭,故一切皆苦。人生从始到终充满了苦,共有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不是冤家不聚首)、爱别离(亲人爱人往往生离死别)、求不得(欲望不能满足)、五蕴炽盛(身心的烦恼)。人的一生当然也有欲求实现而享受到快乐。但诸行无常,好景不长。一时之乐无非过眼云烟,到头来终成空幻,依然是苦。•2、集谛:苦的原因,佛教名之为“集”。所谓“集谛”即是对苦因的推究。佛陀认为苦之原因有两种,业是致苦的正因,烦恼是致苦的助因。人的一思、一言、一行,皆是作业。•内在的思想谓之“意业”•表之为语言谓之“语业”•发之为行动谓之“身业”•作业好比播种,必将生根开花结果。现世所受生死诸苦,乃由前世所集业因而致;现世之因所集,则必致未来之苦。•但众生之所以作业亦有其缘起。这种助缘,佛教称为“烦恼”。主要是说人由于认识上愚痴无知,从而产生贪欲,贪欲所导致的行动就是作业。作业有善恶,果报随之不同: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阿修罗、或为地狱、或为饿鬼、或为牲畜,是为六道轮回。•无论果报如何,皆必须重新进入新的生命过程以便领受果报。所谓新的生命过程,也就是再度经历生老病死,这实质仍是苦。•3、灭谛:•在明白“集谛”道理的基础上,灭绝“苦”的根源——业和烦恼。若断苦因,即绝苦果;既不作业,即不受报。众生于是就可从生死流转中解脱出来,不再进入六道轮回,从而进入解脱的境界,达到永恒的寂灭。此种境界,即为“涅槃”。•4、道谛:“八正道”•就是灭苦的道路和达到涅槃境界的方法。释迎牟尼把这些方法归结为八种,是为“八正道”。八正道的具体内容是:•(1)正见:正确的见解,即佛陀的教训。•(2)正思维:正确的意念,即对正见的内容深思熟虑,坚持不懈。•(3)正语: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而且还应善言爱语,隐恶扬善,随喜赞
本文标题:宗教 佛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5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