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以评促建,切实提高医科教学质量
以评促建,切实提高医科教学质量中山大学医学教务处王庭槐2007年4月贯彻落实3月28日学校迎评工作动员会议上郑德涛书记、黄达人校长和王珺校长助理的讲话精神,以评促建,切实提高医科教学质量。以迎评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医科教学管理,建章立制,规范医科教学运行各环节(尤其是实践环节),深化医科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医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医科教学质量提纲•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及“质量工程”•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指标体系•医科迎评工作阶段安排•迎评中要特别注意的一些层面一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与“质量工程”•80年代初开始,学科、专业、课程评估为主•1990年10月,原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14号令,标志着我国的高校教学评估工作拉开序幕。•1994年开始,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规模的开展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先后五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水平评估独立学院的教育评估几种基本评估形式的比较评估类型评估对象的特点评估结论评估性质合格评估办学历史短、工作与办学条件基础差、教学水平相对较低的学校合格、暂缓通过、不合格鉴定性优秀评估办学历史长,工作与办学条件基础好、教学水平相对较高的学校优秀、暂缓通过鉴定性水平评估介于两者之间良好、合格、不合格相对性其他专业评估、学科评估、实验室评估、课程评估等优、良、合格、不合格序号教育要素具体内容1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协调发展2教师队伍3教学条件4实践教学5教学建设专业建设、教学计划、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6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7教学管理学风建设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文件、教学质量监控教师风范、学生风气、校园学术文化氛围89教学效果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思想品德、身心健康10办学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教学特色、专项特色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三类评估方案所涉及的10个要素教师队伍结构(年龄、学历、职称、学缘)、高级职称教师授课、教师培养、科学研究校舍建筑面积、图书期刊、仪器设备、教学经费教学改革实验教学、见习和实习教学•合格评估:94-01年共评估了179所院校•优秀评估:96—00年共评估了16所院校•随机性水平评估:99—02年共评估了25所院校•2002年,教育部将上述三种方案整合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并针对师范、医药等以及211院校做了特别修订,到2004年完善成现行方案。•2003年,教育部在《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试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五年一轮”评估制度的建立以及教育评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走向规范化.同时,颁布系列有关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政策法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0年《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4号文•2003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主要内容,简称”质量工程”,并将质量工程列入教学评估的主要内容•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4年《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医药类院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的通知•2004年,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纪律的通知•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讲话的通知•2005年,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2007年1号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进一步加强”质量工程”•2007年2号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质量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一)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调整本科专业设置,制订指导性专业规范,构建专业设置预测机制,定期发布各类专业人才的规模变化和供求情况,为高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指导。•大力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点。•探索专业评估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专业认证体系。(二)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遴选3000门左右国家精品课程,推进基于网络的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启动“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开发网上考试系统,研究制订相关标准,逐步实现大学英语和网络教育全国统考课程的网上考试。(三)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基于企业的实践基地建设试点.•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15000个由优秀学生进行的创新性试验。•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四)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鼓励和支持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运用英语能力。•每年评选100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五)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加强和改进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政策和制度。•建立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检测体系,定期采集公布各类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和数据。(六)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推进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促进东部和西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重点资助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行半年以上的进修提高。•在对口支援高校中实行干部交流制度,资助一批受援高校教学管理干部•到对口支援高校学习锻炼,交流管理经验,提高受援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办学指导思想1.1学校定位1.2办学思路2.师资队伍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2.2主讲教师3.教学条件与利用3.1教学基本设施3.2教学经费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4.1专业4.2课程4.3实践教学一级指标二级指标5.教学管理5.1管理队伍5.2质量控制6.学风6.1教师风范6.2学习风气7.教学效果7.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7.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7.3思想道德修养7.4体育7.5社会声誉7.6就业☆特色项目指本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而独有的风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明显作用,效果显著,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得到公认的特征。体现在:治学方略、办学理念、科学而先进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主要材料: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有关教育思想大讨论的会议记录/领导有关教学工作的讲话有关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政策以及实施情况教学第一责任人有关参与教学工作/教学研究的资料各级干部听课安排以及记录资料学院教学经费占总经费比重/党委会/行政办公会对教学工作的研究以及记录主要材料:全校师资的自然情况(量、学科、专业、学缘、年龄、学历、职称)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新学科/新专业的师资情况;主要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教师队伍状况;实验教师队伍的状况;教师流动情况(补充、调离、退休、进修等)专任教师中的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包括在读/研究生班/双学位)•主讲教师资格的有关制度•近年讲授本科课程教师名册与教学进度表、课表•近年在编教授、副教授名单(出国/病休/进修一年不在岗的不计基数)•近年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讲授课程情况(不含讲座)•鼓励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有关激励制度•教授讲授课程课程的具体实施效果•教师教学水平(主要通过专家现场听课)科研设施/经费能否改善本科教学的条件(科研促教学)科研的成果能否及时固化在教学内容中教师科研工作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同行/专家评价教师教学的结果主要材料:校内外实习基地名称/地址/建立时间/实习专业/可容纳实习人数等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协议学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有关材料单价800元以上的科研教学仪器一览表/台卡/使用情况登记表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制度(学生进入实验室实验的规定)主要材料: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和修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制订过程和执行情况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的课程优化设计方略以及重组情况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设计情况特色/精品/重点课程建设情况及校/院课程建设规划和经费投入情况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各类课程的质量标准/评估情况等主要材料:教材选用和征订制度/各类教材(含新教材)的选用比例自编教材的规划、措施和选用、获奖情况教材建设的规划/政策/措施/效果/有关教材评审组织及评价制度教学方法改革的政策/措施/成效教师运用多媒体授课的比例/开发研制多媒体情况/网络教学情况双语教学鼓励措施/双语授课课程占相关专业课程总门数的比例主要材料:实习实训时间/实习经费情况实习过程按照教学计划和实习大纲完成教学的情况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记录和实习评语/实习总结实习教学的内容/学时/学分情况/实验开出率实践教学内容的方法/手段形式等更新情况学生参加科研和科技活动的情况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课程情况主要材料:教学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服务意识/管理人员的研究能力(项目/文章)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标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执行情况教学检查与评估的资料领导/督导听课记录教学通报情况学生管理系统考场考纪情况•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优秀:A≥15,C≤3,(其中重要项目A≥9,C≤1),D=0,特色鲜明。良好:A+B≥15,(其中重要项目A+B≥9,D=0),D≤1;有特色项目。合格:D≤3,(其中重要项目D≤1)。•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9项。其中重要指标(黄色字体)11项,一般指标8项。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医药类院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师资队伍2.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①观测点“生师比”的A级标准改为≤9:1②A级标准数据采集为医学门类各专业学生与医学门类各学科教师并包含附属医院(直属)具有医师职称系列全部人员的15%的比例,原有的临床教师编制不再重复计算;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按聘请校外教师折算原则——不超过全校教师四分之一统计。C级标准按原方案标准核算。•教学条件与利用3.1教学基本设施观测点“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包括对附属医院(含非直属)和预防医学教学基地的考察。该项观测点的参考权重改为0.6,本二级指标其他3个观测点权重各调整为0.1。生均床位数(含牙科治疗椅)为:A级标准≥1.0张,0.5张≤C级标准≤0.7张。生均床位的学生数为医学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的自然数,床位数(含牙科治疗椅)为近三年医院向卫生部门呈报的年终统计报表的床位数平均值。注:1.对综合大学医学院的教学评估,须考察以上两个二级指标(师资与教学基本设施);2.非直属附属医院指经行政部门批准、可完成临床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医院。三医科迎评阶段工作安排•按照学校迎评工作的部署,分三个阶段作好迎评第一阶段(2007年4月----2007年8月31日),“自查自评自建”工作。工作思路:1.学习评估文件与评估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2.分析学院教学工作的历史与现状,进一步明确学院办学思路与发展思路×(与学校总体办学目标一致,与学校特色项目一致,与材料一致)3.制定自评期间建设计划,分解评建任务(责任到人);4.找准问题,抓好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建章立制,积极整改;5.撰写自评报告,准备背景材料;*三个符合度:学校确定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实情
本文标题:以评促建,切实提高医科教学质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