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装置艺术在特定的时间内和特定的地点,选用可辨认的物品。并将其加上处理、把各种个别的元素构成一个作品。采用形式化的场所和建设性方式、使规化好的距离感和意图来环绕其作品。空间和时间是浓缩的物性艺术中的两极,即它具有很强的环境指定性和暂时性。二、装置艺术的特征1.装置艺术首先是一个能使观众置身其中的、三度空间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但主要是室内。2.装置艺术是艺术家根据特定展览地点的室内外的地点、空间特地设计和创作的艺术整体。3.就像在一个电影场里不能同时放映两部电影一样,装置的整体性要求相应独立的空间,在视觉、听觉等方面,不受其它作品的影响和干扰。4.观众介入和参与是装置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装置艺术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延伸。5.装置艺术创造的环境,是用来包容观众、促使甚至迫使观众在界定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换成主动感受,这种感受要求观众除了积极思维和肢体介入外,还要使用它所有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6.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它自由地综合使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诗歌、散文、电影、电视、录音、录像、摄影等任何能够使用的手段。可以说装置艺术是一种开放的艺术手段。7.为了激活观众,有时是为了扰乱观众的习惯性思维,那些刺激感官的因素往往经过夸张、强化或异化。8.一般说来,装置艺术供短期展览,不是供收藏的艺术。9.装置艺术是可变的艺术。艺术家既可以在展览期间改变组合,也可在异地展览时,增减或重新组合。三、代表人物(一)波维斯《绘画与空间》这件作品是在蓬皮杜艺术中心指定的具体空间中、作为永久性展示的作品。波维斯依据现实的空间环境。在墙角上方的屋顶开了一个天窗,光线由此照射进来,并在紧靠墙角安装一根下水管道。然后在墙面和下水管道上面描绘一男子欲顺管道登爬出天窗的形象。右侧的墙上涂以流动的线条聚焦到人物身上、与射进来的光形成相冲突的运动感。左侧墙面上涂抹为蓝天红云的天空。作品凸现了男子的幻觉与真实共存,并相互位移的主题。波维斯把装配与绘画结合创作的作品内涵是多向性的。(二)格兰.昂文英国艺术家格兰.昂文的装置作品《尼戈尔东的损毁》,在一间古建筑大厅里,搭建的水池内是黑盐水与腊的混合物。房顶木横梁和墙面的窗户倒像映在人造的凝固的水池里,形成一种漂浮不定的影像。意在表达历史文明的历程和将它延伸到未来世界的意图,抑或呈现着对于历史纵深的怀疑。(三)卡.诺兰《办公室的过滤器》是女艺术家卡.诺兰得于1990年在日本当代博物馆创造的装置作品。她以含金铝棒为材料,制作了一个格子式的空间结构,并在右侧金属架上挂上了一件蒂花便服,暗示出办公室的主人性别。室内的办公用具及金属格柱的穿插感,把办公室的舞台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室内正中的远处引申到都市夜景中。(四)汉.哈克汉.哈克(1936-)代表德国参加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德国馆展厅全部装置了一件作品《德意志》。参观者首先看到展馆大门正中悬挂着阿道夫.西特勒的照片。进入展厅,场内的大理石板块被挖掘起来,破碎的块块石板象征着西特勒时代一切被毁灭和蹂躏的景象。同时透过放大器发出的极具悲怆的声音环绕于空中,反映出对于动荡的纳粹时期的深刻记忆,并且对这段历史给新德国造成的影响与混乱的现状提出了警告。哈克从艺术角度再现这段沉重历史具有现实意义,是对纳粹崇拜的无情解体。现实的人是生存在限定的空间中的人,人被环境所塑造,人由环境所体现(物态的)。观者是介于真实的环境和塑造的环境之间,作为一个体验者、观察者、反战者而出现。而艺术家则是个参与者、揭示者。(五)丹.布林丹.布林(1938-)是法国由现代艺术转向后现代艺术卓有功绩的艺术家。早在1967年,他就宣告“所有的艺术都是反动的”,并且用作品去体现自己的文化主张。无论对大文化观的思考还是其艺术行为,他都摆脱了传统艺术家的形象,推动了法国年轻一代艺术家想前迈进。在白色底子上,直线整齐地排列的条纹成了他艺术的标志。各种色彩的条纹本身并不表达任何东西,只是一种符号,无个性的,但表现出布林对个人风格的鄙视。这些条纹制品或称现成品,直接走进大众的生活区,如街道、公园、广场、娱乐场所、工厂等。这使他的装置雕塑融入到生活中,同时也是对博物馆的质疑,对所谓神圣的艺术殿堂的否定,是对传统的展示方式的对抗,是对艺术自我欣赏的情结的嘲讽。布林的条纹现成品置于空间中便为雕塑作品,1974年在柏林市中心大街上的装置作品正对着在二次大战中被炸得疮痍满目的古老教堂和新建的现代式的教会大厦。这是对战争的反思,是与传统和现代的对话。《一个套一个》是布林1989年在日内瓦的拉斯博物馆前制作的作品。这面代表他的条形符号的墙壁,具有挑战传统美术观的作用和价值。时至今日布林仍持续着与艺术环境之间对立的紧张关系。(六)罗.古博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装置作品《婚纱》,在屋子中央立着艺术家自己制作的白色的结婚礼服,靠墙的地板上放着两袋猫食,背景的墙上贴满两组不同内容的图画,一组为被吊死的黑人,另一组为一位熟睡的白人男子。作品引喻中产阶级组成家庭的规范如同一只乖巧的宠物猫。虽然主体白色的婚纱象征着道德上和身体上的纯洁,但在华丽的仪式背后却透出了一种被迫性的特征。受到社会自身结构的压制与被定型的抑制,从身体方面到精神上被这些条件禁锢着。与之相对的两组图画造成极不和谐的环境与氛围。古博的装置、雕塑、油画无不暗示着童年生活的阴影,情感的扭曲,性的压抑,家族的遗传等社会问题。(七)马.穆里肯马.穆里肯有关世界、宇宙及天堂的观念,是通过自己设计的一个复杂的符号体系传导出来的。有几何图解、清晰的图案、简洁的花纹和象形绘画。他的这些观念性符号是对广袤空间的调查与分析,很好驾驭了物质、社会与环境,并在经验指引下去完成作品。穆里肯的符号式的作品像旗子,又似顶天立地垂落的幕布,安置在城市公众的场合,组合进城市景观里,创造出宏观的形象。是都市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设计的一种方式,它传达出一种关于对人类过去与今天的思索。这是他的乌托邦式理想主义观念的一种延续,他认为文化和历史的差异都可以用世界通用语言解决。(八)萨拉.卢卡斯女艺术家萨拉.卢卡斯(1962-)的装置作品《天性》,在室内地板安置的双人床垫上,两只黄桔子中间的黄瓜挺立起来,旁边则安放着象征女性的金属桶及两个圆瓜。她采用人们常食用的食物和生活用具把人类对于性的潜意识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萨拉.卢卡斯最近又转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如《停车场》这类题材,反映当今社会中骇人听闻的事件、传播媒体里的故事、人类遗传学的问题,以及破坏文化艺术的社会根源的探讨。正如她道白“我作品的主题另类性是对这个世界内部的真实描绘”。(九)卡.赫勤当代多媒体的创造出现艺术与科学的联姻,使艺术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已获得农业科学博士学位和昆虫行为学家称号的卡.赫勤(1961-)近十年又在装置艺术创造中发掘自己的潜在的能量。艺术品创作正如他对待数学一样,“因为数学的过程是把再现性的图表与复杂的过程联系成为一种简单概括的方法”。赫勤是西方当前流行的非专业化的艺术家,他的出现也验证了波伊斯提出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赫勤在创作中将沉思的过程过滤且升华,对客观物体通过艺术的超越再现其内涵,即他从现实出发,通过艺术的行为结果对形而上的理论进行考察和印证。他在第十届卡赛尔文献展制作的《给猪与人的住宅》具有多重含义,在装置好的猪圈里,一只公猪与一只母猪带领小猪们在自由地活动着,这是动物世界里的一个“家庭”。观众在栏墙旁和象征人居住房间的通道里欣赏和品味着前一幕。艺术家以其先验的理念与感性符号为基础,提示并暗喻着人类与动物之间生存的共性和巨大的鸿沟。《水族馆》中,一个巨大的鱼缸里,各种鱼在水中来回地游动着。在鱼缸一侧制作了一个圆形空间,人的头可以伸进到养鱼缸里,似与鱼共生在一个水中空间里,由此带来一种新感觉,从而激发意识的活跃,产生新的生命力。赫勤的装置作品有一种把观众引入实验室的感召力,驱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去体验,去思考诸多事物。(十)托.克拉格托.克拉格(1949-)这组装置雕塑安置于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性展览室里。作品分二个部分,地面上采用堆积和组合的手法,以工业制品、人造物的塑料和建筑材料将这些大小不等各色的几何形体排列开来,似一座缩小的城市的建筑群,高低错落。另一组是墙面上由塑料碎片组成的电视机壁挂。克拉格认为五颜六色的塑料是当代材料文化的标志。他的装置作品采用工业费屑和人工制品是作为生产成果的精神再现。克拉格的理解是,“我对把遥远的过去浪漫化不感兴趣。那时候的技术只能让人们制造少数几件物品或工具等。但是与今天相对照,我设想出一种实质上更简单的情形。我设想出一种对这样制造过程、功能甚至他们所生产物体的超自然品质的更深刻的理解”。(十一)欧皮欧皮制作一系列绘画与雕塑结合的装置。第一步是用刚才仿制出真实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第二步在物件上面精心地按照传统绘画方法描绘出物体外部特征,尤其他采用极强的绘画性的笔触和色彩,造成视觉上像是画出来的各类物件形象,似真亦幻。艺术家运用错觉艺术手段,改变原来的物质感,转化成另外的物质。雕塑像画,画又是在三维的雕塑中。(十二)安.卡波尔印度出生的英籍当代雕塑家安.卡波尔(1954-)生活在一个复合文化形态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他通过装置作品,企图把印度的宇宙观与西方炼金术结合。他的美感经验不仅仅是从宗教中来,而且也是从一种生活方式中来。卡波尔采用“象征”手法创作,意在寻求情感上的交流。面对作品无论产生的是恐惧的或爱抚的情感,最终得到的是真实的原始的亲密内涵。他说过“真实地创作的意义不仅是采用真实的物质去制作,它必须是物质与非物质的碰撞”。进而“最终必须在材料里寓予一种观念,放在这儿的物质材料要有可能产生其他另外东西......这些东西要有积极的目的和意义,或者说是非物质的文化的。我对通过物质材料表现有目的的意义的抽象精神的可能性深信不疑,物质材料转换了”。他在追求永恒活力的作品。《母亲像山一样》,从标题便知这是有关女性的内容。卡波尔认为人体尤其是女性人体就是一种宇宙的整体。有韵律的皱纹形成的山状造型,涂以红色的颜料,顶部象征女性的洞穴,是他惯用的内部空间的一种象征符号。背景是他酝酿此作品过程的草图方案。卡波尔的雕塑装置引人注目的特点是经常无约束地运用颜色。方式是将颜料粉松散地围住雕塑,不经意地散落开来。或涂到形体上,颜色与雕塑粘得很紧。充分利用色彩的功能,改变事物的能力且有很宽的隐喻的价值。同时也增加了宗教仪式化的气氛,加强了幻想、蒙胧、模糊的感觉。这些充满粉末的色彩正是印度民间艺术所用的色彩。《空天地带》创作于1989年,随即1990年代表英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作品由20个砂岩石块组成,摆放的面积大小、位置是根据场地的不同而变化。每块砂岩石块四周外表在形式上较为模糊并留有原始状态,而上面打磨的平整,并在中间雕凿出一个空洞,在洞内涂有稠密的黑色颜料,创造了一种黑暗的空无。在这里,空无亦非无意,相反有直接表达情感的心理作用。它可以象征宇宙和人身体的内部未知空间。它们令人恐惧又令人有探索的想往。“内空间的表皮就有石洞呈现重量消失的意义。”(十三)雷.惠蒂德《房子》艺术家于1993年在伦敦郊外将一座废弃的老房子的门、窗封死后,从内部注入水泥定型,待干后将房子的外墙全部铲除。展示出一个人们以往永远看不到的房子内部空间的外形。在此过程中,惠蒂德挪用雕塑翻膜工序,经过破坏与再生,将原有的房屋性质改变,一个新的无空间造型的雕塑概念产生,这是惠蒂德的发现,为雕塑拓展了领域。将荒废的房屋经艺术家的再创造成为一件坟墓似的雕塑作品,象征着死亡,散发出失落与哀悼的情结。作为人们每日熟悉的东西,经过破坏与再生后,其新形象给人们带来了情感、记忆、个人的处境及有关生死的始初的关系,为人们保存下了时间及从眼前逝去的生活的印象。这座像“幽灵”的现代纪念碑的作品,经历几个月的争议声后被拆除。虽然作品被毁掉了,但业绩留给了她。她沿
本文标题:补充装置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5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