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PLC课件___第4章 功能指令(A指令格式+数据结构)
第4章功能指令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4.2FX2N的常用功能指令《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流向控制•数据传送与比较•算术与逻辑运算•数据移位与循环•数据处理•高速处理详见附录B•方便指令•外部设备通信•浮点运算•定位运算•时钟运算•触点比较功能指令实际上是许多功能不同的子程序,也称应用指令。主要包括: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FX系列PLC采用梯形图和计算机通用的助记符相结合的形式表示功能指令。指令包括以下内容:(1)每一条功能指令有一个功能编号(按FNC00~FNC299编排指定)和一个助记符,两者之间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附录B)(2)功能指令一般由操作码(助记符)和操作数组合而成,但有的功能指令只有操作码(助记符)而无操作数(操作元件号)。功能指令的一般格式:操作码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其他操作数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续)[S]:源(Source)操作数,其内容不随指令执行而变化的操作数称为“源”,若使用变址寄存器时,表示为[S·]。[D]:目标(Destination)操作数,其内容随指令执行而变化的操作数称为“目标”,使用变址寄存器时,表示为[D·]。源操作数或目标操作数不止一个时,可以表示为[S1]、[S2]、[S1·]、[S2·]、[D1]、[D2]、[D1·]、[D2·]等。n或m:表示其他操作数,常用于表示常数,或对源操作数和目标操作数的补充说明。需注释的项目较多时,可以采用n1、n2、m1、m2等形式。在程序中,每条功能指令占用一定的程序步数,功能号和助记符各占1个程序步,操作数占2步(16位数)或4步(32位数)。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续)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2数据格式数据格式:操作数的结构与形式。在FX系列PLC内部,数据是以二进制(BIN)补码的形式存储,所有的四则运算都使用二进制数。二进制补码的最高位为符号位,正数符号位为0,负数符号位为1。为更精确地进行运算,可采用浮点数运算。在FX系列PLC中提供了二进制浮点运算和十进制浮点运算。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2数据格式(续)数据类型:位元件,字元件(含位元件的组合)位元件字元件X:输入继电器K:10进制整数Y:输出继电器H:16进制整数M:辅助继电器KnX:输入继电器位元件组合S:状态(继电器)KnY:输入继电器位元件组合KnM:辅助继电器位元件组合KnS:状态继电器位元件组合T:定时器当前值C:计数器当前值D:数据寄存器(文件寄存器)V、Z:变址寄存器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2数据格式(续)1.位元件位(bit)元件,用于表示开关量的状态,例如常开触点的闭合与断开,线圈的通电与断电,这两种状态分别用二进制数1和0表示,或称该编程元件处于ON或OFF状态。位元件X:输入继电器Y:输出继电器M:辅助继电器S:状态(继电器)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2数据格式(续)2.字元件字元件由16个二进制位组成,专用于处理数据。如定时器T、计数器C的设定值寄存器、当前值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D都是字元件;位元件X、Y、M、S等按照位元件的组合规则也可以组成字元件用于数据处理。字元件K:10进制整数H:16进制整数KnX:输入继电器位元件组合KnY:输入继电器位元件组合KnM:辅助继电器位元件组合KnS:状态继电器位元件组合T:定时器当前值C:计数器当前值D:数据寄存器(文件寄存器)V、Z:变址寄存器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2数据格式(续)3.位元件组合FX系列PLC用KnP的形式表示连续的位元件组,每组由4个连续的位元件组成,P为位元件的首地址,n为组数(n=1~8)。例如K2M0表示由M0~M7等8个位元件组成的两个位元件组,M0为数据的最低位(首位)。位元件组合KnX:输入继电器位元件组合KnY:输入继电器位元件组合KnM:辅助继电器位元件组合KnS:状态继电器位元件组合建议在使用成组的位元件时,X和Y的首地址的最低位为0,例如X0、XlO、Y20等;对于M和S,首地址可以采用能被8整除的数,也可以用最低位为O的地址作首地址,例如M32、S50等。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2数据格式(续)16位操作数时n=1~4,n4时高位为0;32位操作数时n=1~8,n8时高位为0。《可编程序控制器》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输入X0=1输出Y7~Y0=01010101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2数据格式(续)4.数据长度功能指令可以处理16位数据(字Word),也能处理32位数据(双字DoubleWord)。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2数据格式(续)指令助记符之前加“D”表示处理32位双字数据,没有“D”时表示处理16位字数据。处理32位数据时,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建议使用首地址为偶数的操作数,如0,2,4等。32位计数器C200~C255的软元件均为32位,不能用作16位指令的操作数。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3指令执行方式功能指令执行的方式:连续执行和脉冲执行。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1.连续执行方式当X1常开触点闭合时,指令在每个扫描周期都被重复执行。4.1.3指令执行方式(续)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2.脉冲执行方式指令助记符后加(P)表示脉冲执行方式。当扫描到该行指令时,仅当X0由OFF→ON时执行一次。4.1.3指令执行方式(续)在不需要每个扫描周期都执行某指令时,用脉冲执行方式可以缩短程序处理的时间。某些功能指令(P)和(D)可同时使用。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4变址寄存器(V、Z)在功能指令的说明中,表示可变址操作数的方法是在表示源S或目标D的符号中加[·]标记。FX2N和FX2NC有16个变址寄存器V0~V7和Z0~Z7。在传送、比较指令中,变址寄存器V、Z用来修改操作对象的元件号,在循环程序中常使用变址寄存器,其操作方式与普通数据寄存器一样。对于32位指令,V为高16位,Z为低16位。32位指令中V、Z自动组对使用。这时变址指令只需指定Z,Z就能代表V和Z的组合。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4变址寄存器(V、Z)(续)(D5V)+(D15Z)→D40Z时,即(D15)+(D35)→(D60)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4变址寄存器(V、Z)(续)16位指令操作数的修改: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4.1.4变址寄存器(V、Z)(续)32位指令操作数的修改:《可编程序控制器》4.1.4变址寄存器(V、Z)(续)常数操作数的修改:4.1功能指令的表示方法与数据结构4.2FX2N的常用功能指令指令类型功能号程序流程控制类指令(FNC00~FNC09)传送与比较类指令(FNC10~FNC19)算术和逻辑运算类指令(FNC20~FNC29)循环与移位类指令(FNC30~FNC39)数据处理类指令(FNC40~FNC49)其它功能指令(FNC50~)4.2.1FX2N的常用功能指令总揽FX2N系列PLC除了基本指令、步进指令外,还有100多条功能指令,可分为程序流程控制、数据传送和比较、算术与逻辑运算、数据移位与循环、数据处理、高速处理、方便指令、外设通信、浮点运算、定位运算、时钟运算、接点比较等几大类。4.2.2程序流程控制类指令(FNC00~FNC09共10条)4.2FX2N的常用功能指令4.2.3传送与比较类指令(FNC10~FNC19共10条)4.2FX2N的常用功能指令4.2.4算术与逻辑运算类指令(FNC20~FNC29共10条)4.2FX2N的常用功能指令4.2.5循环与移位类指令(FNC30~FNC39共10条)4.2FX2N的常用功能指令4.2.6数据处理类指令(FNC40~FNC49共10条)4.2FX2N的常用功能指令
本文标题:PLC课件___第4章 功能指令(A指令格式+数据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6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