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一、课堂教学的因素课堂教学由四个最基本要素构成: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学生:教学的对象。教师:“名师出高徒”。最重要的是具有高超的教学能力。教材:现在通行的几种教材。为学生提供的信息应该实用有效、有针对性、时效性、经典性。环境:“鼓励可以使白痴成为天才”。优化的课堂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充分表演和大有作为的舞台。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应该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此流行观点有其偏颇处。研究教师的“教”仍然是重点。研究“教”正是为了更好的“学”。研究“教”,大致从以下几个专题进行:(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二)教师的教学行为1、备课教案、教具;2、组织教学开课结课;3、讲解;4、操练5、提问答疑;6、纠错;7、教师的话语表情(三)各种课型的教学方法1、综合课;2、听力课;3、说话课;4、阅读课;5、写作课二(一)教学意识教学意识:即教学理念。指对于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的认识。1、课程性质的意识。2、教学目的的意识。3、教师的控制意识。二(一)1、课程性质意识不同性质的课,有不同性质的教学方法。总的方法:实践第一精讲多练。◦综合课、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方法不同。◦综合课:语言、技能、文化三位一体,是听力等四课型的基础。因此,要“全面”。既要语言要素、语言知识的教学,又要语言技能的训练。◦听力、口语等单项技能课,讲究“重点”,重点训练某个方面的语言技能和微技能。◦如:处理生词。◦同样课型,初、中、高级又不同。以处理生词为例:综合课:◦通过讲练,使学生全面掌握词语的音、形、义、用。听说课:◦只需让学生掌握词语的音、义、用即可。读写课:◦让学生掌握词语的形、义、用,重点是用。比如:讲解如下生词:◦至于(精读课讲解:1、用于句子或分句的开头,引进另一个话题,“至于”后边的名词或动词等就是话题。2、举例。3、完成句子。4、练习句子。5、交际。)(听说课的方法;读写课的方法)二(一)2、教学目的的意识(1)语言课堂的根本目的;◦提高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模式:句型展示——机械练习——交际练习。◦如:……,……也认了。(解释)◦只要质量好,多花点钱也认了。(展示)◦这么好吃的东西一定要多吃点,……(表达)◦交际练习:二(一)2、教学目的的意识(2)每堂课的目的:让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重点是什么。确定重点的语言内容和技能,精读多练,讲透练熟。不要面面俱到,学生好像什么都学了,可是什么也没学会。(3)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4)每个教学行为的目的。1)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一堂精读课的基本教学环节:复习——处理生词——讲练语法——讲练课文——综合练习——归纳总结复习:检查前一节课的效果与学生复习的情况。督促学生课后复习。1)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处理生词:语言要素的教学。帮助学生把生词作为经验成分储存在他们的大脑中。使其具有可感应性。确定重点词语、次重点词语、一般词语和非重点词语,然后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词语的练习上。1)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讲练语法:通过讲练语法,让学生能够说出结构完整、搭配得当、关联、意义明确的句子,说出符合身份、目的,场合的话语。讲练课文——是每一堂课的核心环节。课文提供生词、语法点使用的语言环境和进行交际的模式。课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首先是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课文的内容,然后以课文为模式说自己想说的话,进行模拟真实的交际。1)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归纳总结:重要。让学生明确:今天的重点是什么,学生可以回去复习,提高效率。2)每个教学行为的目的:一堂课由若干个教学行为构成。学生的“学习行为”受教师的“教授行为”的支配和制约。◦如:听写生词的行为,有以下多个教学目的:◦检查学生汉字学习的情况;(复习、预习)◦利用听写材料纠正发音;◦为后面的语法练习提供词汇;◦为后面的叙述课文提供提示词汇。二(一)3、教师的控制意识具有控制和驾驭课堂的本领,包括组织教学、控制节奏、控制学生的活动、控制教学的内容。二(一)3、教师的控制意识组织教学:创造师生互动的课堂环境。控制教学的节奏:太慢过于松弛,太快,紧张劳累,选择合适的练习方式,控制语速和说话的间隔时间。二(一)3、教师的控制意识控制活动的内容和程序:控制活动的人,学生搭配。课堂活动的四种形式:全班;小组、两人、个人;全班讨论,教师减少自己的说话,另一方面鼓励每个学生参与,防止少数学生活动,多数学生当观众。小组活动,可以三种形式:按座位分组,学生自己分组,优秀生与学困生一组。小组不宜太大,三至六人为宜。二人一组的方式最常用,机会均等,练习充分。二(一)3、教师的控制意识控制讲解的深度与广度:确定哪些重点讲深讲透,哪些略讲,哪些不讲;讲解词语,一个词有多个义项,只讲基本义还是也讲引申义,引申义讲一个还是多个,必须控制得当。学生都会有收获和兴趣。控制练习的难度和数量:重点内容练习的量要大,非重点内容量要小;学生已掌握就打住,学生尚未掌握要继续练习;时间充裕时要扩大量,紧张时要减小难度与数量。二(一)3、教师的控制意识控制讲、练时间:一般讲要精(30%至40%),练要多(60%至70%)二(二)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指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方式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教学意识越先进,教学行为则越有效。即有效行为越多,无效行为越少。教师的教学行为:1、备课教案、教具;2、组织教学开课结课;3、讲解;4、操练;5、提问答疑;6、纠错;7、教师的话语表情有效教学行为和无效的教学行为口语课:◦A组:教师:这是桌子吗?学生:是。教师:那是椅子吗?学生:是。教师:这是书吗?学生:是。◦B组:教师:这是什么?学生:这是桌子。教师:这是谁的桌子?学生:这是我的桌子。教师:那是什么?学生:那是椅子。教师:那是谁的椅子?学生:那是我的椅子。◦口语课讲究提高学生的开口率。忌讳教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A组没有交际价值。◦B组有交际价值;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无效教学行为:◦你知道中国哪些城市有地铁吗?◦学生不能回答。于是问老师,老师也说“我也不知道。”◦东拉西扯的问题;◦提出没有难度的幼稚问题;◦提出高难度的问题;◦提问时先点名后提问题,被问的紧张,没问到的不去积极思索。二(二)教师的教学行为1、备课、教案、教具1)备课1备教材◦(1)熟悉教学大纲◦(2)通读教材◦(3)精读教材◦(4)处理教材2备学生◦极强的针对性,确立重点、难点,确立对象。3备方法◦使用什么方法,用什么例句,教具等,都要反复思考。熟悉教学大纲教师备课最重要的是备教材。但在此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钻研和熟悉教学大纲。◦钻研和熟悉大纲,可以统观全局,在具体备某一课时能把它跟整体教学联系起来,把握脉络,理清主线,领会这一课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大纲是教师手头必备的文件,备课时要随时翻阅。◦北语汉语速成学院制定的《汉语速成教学大纲》中规定,学生经过20周的强化训练,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一定范围内的社会交际活动;掌握全部声、韵、调;甲乙两级词3051个,甲乙两级汉字1604个,甲乙两级语法项目252项。为此,教师要了解和熟悉这些内容。通读教材通读教材要从整体上把握编者的意图。◦首先要读“前言”或“编写说明”,编者的意图一般都在“前言”或“编写说明”中交待得很清楚。◦(1)如何体现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主张采用哪种教学法,是结构法还是功能法,是结构——功能法还这是功能——结构法;是演绎法还是归纳法。◦(2)词汇、语法点和功能项目的安排。总的词汇量是多少,每课的词汇量是多少;语法点的先后顺序,语法体系是什么;出了多少功能项目。◦(3)如果是系列教材,主干教材和分技能教材是如何配合的。精读教材即读教材到“懂”、“透”、“化”之境。◦“懂”:对教材的全部内容,包括语言要素、文化内涵,语言技能的训练,从每一项练习、每一幅插图,至全篇的结构都能十分清楚。◦“透”:吃透编者的意图和思路,确立这一课应学什么、掌握什么、提高什么,挖掘这一课的知识点和训练点,重点、难点,本课与前后课的联系是什么。◦“化”:把编者的意图变成自己的意图,对教材的内容了然于胸,融会贯通。“懂”与“透”是“钻进去”,“化”则是跳出来。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难易多寡做出取舍,最关键:确立“重点”、“难点”。◦“重点”的处理:哪个重点讲练,哪个一般讲练,哪个只讲不练,甚至可以不讲。并对时间进行分配。◦“难点”的处理:设计较多形式的练习方式,如改写句子、完成句子、回答问题等。还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具讲解。备方法:确立怎样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如复习环节,设计三种方式复习课文,用哪种较好呢?◦1课文是对话体,用对话的方式复习,老师先跟学生对话,然后让学生跟学生对话。◦2把对话改成叙述体,老师先说两遍,学生听,然后提问,再让学生复述。◦3把对话改成叙述体,用PPT展示给学生,先让学生齐读,然后让学生单个读,最后复述。2)设计教案◦教案一般有两种:详细教案和简要教案。两种都要写好主本和附件。◦写好正本。2)设计教案◦正本包括:◦1课型、教材、教师、教学对象、课题;◦2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3时间;◦4目的与要求;◦5教学重点与难点;◦6教学过程。2)设计教案◦“课型、教材、教师、教学对象”是固定的,一学期都不变,所以,第一课写明即可,此后的教案第一个项目是课题。教案范例: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综合课本》第3册教学对象:课题:第46课《你的衣服扣子少了两个》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第1、2课时:教授18个生词,课文的前一半;第3、4课时:教授14个生词,课文的后一半;第5、6课时:教授13个生词,语法和练习。第1、2课时:时间:2010年10月22日上午8:00——9:40教案范例:教学目的与要求:◦1本课教授18个生词,其中8个领会性,8个一般应用性,2个重点应用性。应用性生词要求学生会造句。◦2学习课文的前半部分(从开头到“他们又开始往车门中挤”)。要求学生比较流利地复述课文,并用课文结构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生词:“好像……似的”和“一……也不/没有……”,还有“整个、猛地、声音、递、让座儿、充满、快活、气氛”要求会造句。◦2课文重点:复述和活用课文做模仿练习。◦3难点:◦(1)生词“猛地”和“充满、快活、气氛”。◦(2)句子:“挤成相片了”教学过程◦一复习(15分钟)◦1听写◦2提问◦二生词(28分钟)◦1利用PPT,领读,◦2利用PPT,出示生词,学生读(先集体,后个人),◦3领会性生词和一般应用性生词的讲练◦4重点词语讲解、练习。教学过程◦三课文(46分钟)◦1把课文变成未完成式,制作PPT,跟同学一起完成课文。◦2问答◦3按照提示复述。◦4模仿◦四读课文(5分钟)◦五总结(5分钟)◦六作业(2分钟)◦一复习(15分钟)◦(一)听写(4句60个字,4分钟,平均每分钟15个字),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人写在本子上。◦1艾米登上了长城,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16字)◦2长城好像一条正在腾飞的长龙。(13字)◦3远处好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儿。(14字)◦4他们一定能用双手创造出更伟大的奇迹。(17字)◦两个学生写完以后纠正错误(3分钟)◦学生读黑板上的句子(先集体、后个人,4分钟)◦(二)提问第45课的课文内容(机动,4分钟)◦1长城有多长?◦2东起什么地方?西到什么地方?穿越中国几个省?◦3长城是秦朝开始修建的吗?是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4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用了几年时间把一段一段的城墙连接起来?◦5你去过长城吗?登上长城了吗?到达长城最高处了吗?作业:(一)复习生词和课文,明天听写。(二)造句:◦1“好像……似的”造两个句子。◦2“一……也不……”和“一……也没有”各造两个句子。◦3“整个”、“猛地”、“声音”、“递”、“让座儿”、“充满快乐的气氛”各造一个句子。◦一共12个句子,写在本子上,明天交给老师。(三)预习生词19至32.3)教具相片PPT图片教鞭二(二)3、课堂讲解(1)课堂讲解的原则(2)课堂讲解的方法二(二)3、(1)课堂讲解的原则课堂讲解的原则
本文标题: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65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