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内一科一、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根据胸膜腔的生理性负压机制,设计一种密闭式水封瓶引流系统,即依靠水封瓶中所盛液体使胸膜腔与外界空气相隔离。•当胸膜腔内因积气积液而压力升高时,其积气积液就可通过引流系统排出体外。•当胸膜腔恢复负压时,水封瓶内的液体被吸入长玻璃管的下端而形成负压水柱,同时阻止了外界空气进入胸膜腔。二、胸腔闭式引流目的•引流胸腔内的渗液、血液和空气,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使肺复张。•平衡胸膜腔压力,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患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三、插管位置•胸腔引流管插入的位置四、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一个无菌引流瓶,内装无菌蒸馏水或无菌生理盐水;•瓶口用带两个圆孔的橡皮塞封柱;•长、短两根玻璃管分别插入圆孔(长管应在水面下3-4cm,且保持直立,另一端与病人的胸腔引流管相连,短管作为空气通路)单瓶双瓶五、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植入•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行胸膜腔穿刺抽吸确诊。•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侧孔位于胸腔2~3CM.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结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漏气;套管针穿刺置管•切开皮肤后,右手持管,示指固定距针尖4—5CM处作为进针深度的标志,左手固定于切口处的皮肤。•穿刺针进入胸膜腔时有明显的突破感•退出针芯置管•置入引流管,缝合切口。六、胸腔闭式引流病人护理原则•装置密闭•无菌操作•有效引流•妥善固定•及时记录•管道通畅1、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引流瓶应用紧密的橡皮塞,所有的接头应连接紧密。•长玻璃管置于水面下3-4cm,并保持直立位。•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包盖严密。•水封瓶被打破,应立即夹闭引流管,更换水封瓶或引流装置,然后松开止血钳,如果引流管脱落,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作进一步处理。•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止血钳。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引流装置保持无菌,定时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浸湿及时更换。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60cm~100cm,任何情况下不得高于胸腔水平防止引流液逆流。3、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导管,防止导管受压、扭曲、堵塞;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运动和变换体位,以利液体、气体排出,促进非扩张。4、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的长度约为100cm,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易牵拉到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5、病人的体位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如果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6、观察和记录•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并准确记录。•注意观察长玻璃管内水柱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约是4-6cm。水柱波动反映胸膜腔内负压的情况:若水柱无波动,则提示引流管道系统不畅或肺已完全复张。7、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胸腔引流管安置一般48~72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拔管方法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边,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气。病人屏气时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本文标题:50胸腔闭式引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88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