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元杂剧常识2★关于“宫调”: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为“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宫调”。周德清《中原音韵》记载,元代最通行的宫调有12种,即所谓“五宫七调”,元杂剧中实际应用的只有五宫四调,即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九宫”。31、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套曲子。宫调,即乐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规定曲的格式、字数、平仄等。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子。4元代杂剧元曲散曲杂剧套曲小令唱唱+演(散曲+“科”+“白”)(一宫调一曲子)(一宫调数曲子)•套数•也称散套,由两首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短的只用两个曲牌,长则可连用几十个曲牌。•“尾”或“尾声”作为最后一个曲牌。5元杂剧的体制一、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楔子:通常在第一者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二、角色分工末:正末、冲末、小末等旦:正旦、外旦等净:副净、二净等杂:孤、孛老、卜儿等正末:男主角,相当于南戏中的生。冲末:正末之副角,一般用于杂剧的开场,称为“冲末开场”。小末:剧中的青少年男子。正旦:剧中的女主角,相当于南戏中的旦。外旦:即正旦之配角,其地位仅次于主唱的正旦。净:在剧中一般扮演与正面人物对立的反面人物。杂:种类很杂,没有注明角色,只表明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孛老(老汉)、卜儿(老妇)、邦老(强盗)、孤(官员)、都子(乞丐)、俫(儿童)、驾(皇帝)等。7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色只能说白。正末唱的称为“末本戏”,正旦唱的称为“旦本戏”。《窦娥冤》为“末本”还是“旦本”?8•三、元杂剧的剧本构成•1、曲词•2、宾白•3、科(介)9•1、曲词•配合曲子的唱词,元杂剧剧本最主要的部分,起抒发情感,渲染场景、贯穿情节的作用。•曲词有较为严格的韵律要求。但为表情达意,可增加句子、衬字。10•2、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徐谓《南词叙录》)•包括人物的对白、独白、旁白、带白(夹在一段唱词中)。•主要作用:交代、补充人物情节,调节气氛,插科打诨,等等。•宾白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谓“曲白相生”。3.科(介)指人物的表演动作。剧本中特别标明的唱、白以外的动作。科介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五类作用:1、人物一般的动作。如:旦把酒科;做谢恩科。2、表示人物表情。如:做忖科;做悲科。3、表示武打动作,如:做混战科;做打衙内科。4、居中穿插的歌舞动作。如:正旦做舞科。5、剧情需要的音响效果,如:雁叫科;内做雷声科。内容项目杂剧南戏题目正名的位置剧末前面剧本结构四折一楔子可长可短宫调及用韵一韵到底不限韵角色分工旦末净杂生旦外贴杂音乐基础诸宫调村坊小曲音乐特点悲壮沉雄激越高亢流丽婉转舒缓轻柔★杂剧与南戏的区别1314[南吕][一枝花](不服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15•三、简介作者作品:•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窦娥冤》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之首。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16•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序幕)楔子作用:说明情节,介绍人物17第一折(开端)18第二折(发展)19第三折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高潮)20第四折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结局)
本文标题:元杂剧常识第一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09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