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五四运动和中共党建时期(1919—1923)(二)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革命统一战线(1924--1927)(三)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四)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1945)(五)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1945--1949)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一、南昌起义1、背景:(1)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1、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什么?2、大革命失败后,党为挽救革命做了哪些工作?(2)当时南昌敌人兵力比较薄弱(4)组成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南昌前敌委员会(3)中共中央进行了改组大革命失败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惨痛教训是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建立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2、时间:1927年8月1日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4、过程:p705、意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成功;(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6、教训:南昌起义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有六位参加过南昌起义;十大名将中也有四位曾参加过南昌起义或加入过南昌起义部队。刘伯承贺龙林彪朱德陈毅聂荣臻罗荣桓彭德怀徐向前叶剑英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军队番号仍用国民革命军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斗争决心。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贺龙、林祖涵(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为委员。自一九三三年起每年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某校团委准备组织团员参观下图所示的地方,该地应是()A、辛亥革命纪念馆B、中共一大会址C、南昌起义纪念馆D、遵义会议会址C南昌城被称为“军旗升起的地方”,请问这一说法的依据是()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C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人说:“一九二七年,老蒋够厉害啦!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以下纪念“孵出小鸡”的邮票是()ABCDC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P71背景: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已进行,为挽救革命而召开。时间:地点、领导人:内容:意义:1927年8月7日汉口,瞿秋白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就是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执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当时的实际,就是正确的;如果超越了当时的客观实际,做了条件不成熟的事情就是左倾盲动(冒险)主义如果落后于当时的实际,条件成熟了还不去做某种事,一般叫右倾保守(投降)主义。什么是左倾、右倾错误?左派:一般指政治上激进或革命的派别或政党,有时也指个人。右派:一般指政治上保守、反对革命的派别或政党,有时也指个人。机会主义:指工人运动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出现的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思潮、路线。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有两种表现形式:1.右倾机会主义:其特点是过高地估计对方的力量,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因而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企图引导无产阶级去适应资产阶级一群一党的私利;)2.“左倾”机会主义:其特点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对方的力量,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采取盲动主义以及关门主义等。两者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表现1.压制工农运动,取消土地革命。一味指责农民运动“幼稚”、“过火”;站在工农群众的对立面,拥护武汉政府推行压制工农运动的反动政策。2.忽视和反对建立中共直接掌握的革命武装,对反动派实行全面退让。1927年春吴玉章等“本想建立一支完全由我党掌握的军队,因此决定把共产党员连某所指挥的一个营扩充为一个师,人员、粮饷、军械都已经筹划好了”,但陈独秀认为“计划中配备的枪械比别的军队好,怕引人妒忌”,“自己建立军队,太引人注目”,极力进行阻止,结果使计划夭折。蔡和森等建议扩大工人纠察队,向国民党中央要求发给枪支和月费。汪精卫还允诺发枪2000支。湖北省委也计划扩大工农武装及省防军。而陈独秀又持异议,认为切不可使工人力量和国民政府造成对立。2、湘赣边秋收起义时间:领导人:结果:1927年9月毛泽东进攻长沙失败,转向农村发展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有成功?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都以城市为进攻目标,而城市敌人力量强大。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秋收起义1927年9月与南昌起义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不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名称.秋收起义最初仍以夺取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为目标.起义军遭到严重挫折……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认为当时占领中心城市已不可能,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提出把余下的起义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和农村,以保存革命的力量,再图发展.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于是部队向井冈山进军.秋收起义的队伍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税,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毛泽东思想在文家市对起义军的讲话)——摘自《秋收起义》赣江文家市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图井冈山长沙长沙修水铜鼓安源毛泽东三湾秋收起义部队的军旗进攻长沙受挫三湾改编进军井冈山文家市决策赣江永新秋收起义部队的军旗长沙浏阳文家市修水铜鼓安源江西文家市会议决策: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何相同之处?中共要发展力量就不能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必修有一条新的革命道路。那就是到农村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首先被毛泽东找到了。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建立时间:1927年10月(也有说为1928年春)性质: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开始创建人民军队D.揭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B与南昌起义相比,秋收起义开始使用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这说明中国革命哪一方面起了变化?A.革命动力B.革命对象C.革命策略D.革命性质【解析】C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所以不存在革命的动力、对象和性质上的变化。南昌起义失败后,为更大范围内号召人民群众起来反抗国民政府专制统治。所以应该是属于革命策略的变化。选C。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的策略发生了转变。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川陕革命根据地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开创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C.井冈山具备开创根据地的良好条件D.我国的国情和当时形势D(1)土地革命:(2)经济建设:(3)思想上:形成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①土地革命(根本核心)②根据地建设(物质基础)③武装斗争(斗争形式)(1)土地革命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阶级成分所占人口比所占土地比地主、富农6%80%中农20%15%贫农60%5%雇农、手工业者13%0%1、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2、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哪些人支持和参加革命?广大农民3、面对上表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2)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扩大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发展成燎原之势。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领导人。人物根据地名称徐向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贺龙洪湖和湘鄂边革命根据地滕代远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彭德怀湘赣革命根据地邓小平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方志敏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彭湃海陆丰革命根据地(3)武装斗争取得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游击战术)作战方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游击战术: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敌进我退。关于红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三次反革命“围剿”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第一,“围剿”和反“围剿”战争,是当时中国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战争的主要形式。第二,朱、毛领导的三次反“围剿”促成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第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群众的民主政权。“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基本内容及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1928-1930、1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基本内容:核心是在中共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建设结合起来。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最重要的条件;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根据地是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2、必要性: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历史国情决定的。①经济和阶级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十分薄弱,工人阶级力量弱小,缺乏在城市发动革命的阶级基础。相反,农民占全国人口80%以上,力量雄厚,革命要求强烈,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②政治上,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专制的压迫;缺乏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公开的政治斗争的客观条件。因此,要推翻敌人的统治,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③力量对比上,中国革命的对象是极其凶残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大资产阶级,它们互相勾结,力量异常强大。由于敌人长期占据城市,力量相对集中,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在这种形势下,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不能和敌人在城市硬拼,必须从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突破。④在革命任务和革命动
本文标题: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1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