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教学目标:1、学习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2、学习如何才能让所写的人物真实、感人的写法。3、体会文中充满情感语言的深意。教学重难点: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体会“抑”中的“扬”。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起来看课文。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2、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朝花夕拾》简介鲁迅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示题为《旧事重提》,编辑出版时改用现名。共收入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10篇。本散文集以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说处的时代的社会风貌。即《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记师恩,《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山海经》则记作者儿时的保姆。识记与理解:3.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阿长()疮疤()诘问()惧惮()震惊()粗拙()憎恶()絮说()惶急()xùchuāngchángzēnghuángzhuōzhèndànjié•1、本文主要记叙了与阿长有关的哪几件事?作者对每件事的反应又如何?•2、根据这些事件,划分文章结构?•3、作者不知道阿长姓什么,只记得阿长这个名字不是她自己的,作者对她的称呼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4、文章主要写有关阿长的故事,为什么题目不叫“阿长的故事”或“阿长琐忆”,通过回忆,抒发作者对阿长的社么感情?(1)常喜欢切切察察,传播家庭风波(2)限制我的行动,睡觉摆成“大”字(3)元旦开头吃福橘(4)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5)讲长毛的故事(6)谋害我的隐鼠(7)为我买《山海经》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1本文主要记叙了与阿长有关的哪几件事?作者对每件事的反应又如何?最讨厌实在无法可想了不耐烦,磨难繁琐之至,非常麻烦空前的敬意---淡漠淡薄新的敬意2、段落层次:第一部分:(1—2)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及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3—18)作者介绍讨厌长妈妈的事例。第三部分:(19—29)长妈妈为我寻找并购买《山海经》,作者感激她。第四部分:(30—31)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划分的依据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依据。3、作者不知道阿长姓什么,只记得阿长这个名字不是她自己的,作者对她的称呼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明确:称呼有长妈妈,阿妈,阿长,称呼长妈妈是客气的说法,阿妈比较亲切,称呼阿长是因为她谋害了自己的隐鼠。称呼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变化。4、文章主要写有关阿长的故事,为什么题目不叫“阿长的故事”或“阿长琐忆”,通过回忆,抒发作者对阿长的什么感情?明确:因为阿长为我买来渴望已久的《山海经》,本文题目交代重要人物及事件。作者怀念感激阿长。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仙海经》。叫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1、找出文中描写阿长的句子,并说说提现了阿长的什么特点?2、读22—28段回答以下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我是怎么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2)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3)当“我”听到阿长买《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4)此时,我对阿长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5)复述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个故事2、读22—28段回答以下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我是怎么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2)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3)当“我”听到阿长买《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明确: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从她得到《山海经》未报任何希望,仅仅说说而已。明确:对我的关爱明确:震惊,感动,表现了我极度的惊喜、兴奋(4)此时,我对阿长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我对她是如何评价的?明确: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成功。为我买来《山海经》,有伟大的神力、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仙海经》。叫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在“我”渴慕得到绘图的《山海经》,远房叔祖找不到,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自己去买又没有机会的时候,长妈妈却神奇般地买到了。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消息啊!她根本不识字,她连书名都说不准,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象幼小的鲁迅此时那种激动而又敬佩的心情,“新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萌生。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1、概括文章中“我”对阿长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对比前后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作者写了一系列关于长妈妈的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有什么好处?3、文章主要抒发对阿长的怀念,为什么却写了她的诸多缺点?是否有损人物形象?1、概括文章中“我”对阿长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对比前后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这里使用的是先抑后扬的写法,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小结:纵观全文,作者显示“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心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同情、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2、作者写了一系列关于长妈妈的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略写:①称呼的来历,②切切查查的毛病,③摆成大字④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详写:①元旦福橘令“我”感到“古怪”;②长毛的故事令“我”惊异“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③买《山海经》,更使“我”相信“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选取典型事例,详略得当,凸显人物特点。3、文章主要抒发对阿长的怀念,为什么却写了她的诸多缺点?是否有损人物形象?明确:没有,作者这样写阿长,“不虚美”,“不隐恶”,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把她的善良仁慈的美瞳愚昧落后的丑相掺杂,沙里淘金,闪烁美的光芒,使人物更加真实感人。五、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重点记叙了长妈妈寻购赠送给我《山海经》,勾勒了一个善良、纯朴而又迷信,爱唠叨,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的长妈妈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尊敬、感激、思念之情。1、分析本文写作特色2、如果阿长读了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些什么呢?紧扣文涨章内容并符合长妈妈口吻,给鲁迅写一封信。1、分析本文写作特色1、刻画人物,欲扬先抑2、详略得当。突出中心3、语言生动,恰当传神长妈妈的性格特征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小结:纵观全文,作者显示“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心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同情、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新的敬意热爱关心孩子为“我”买《山海经》特别的敬意无知、淳朴讲“长毛”的故事不耐烦善良真诚令人厌烦的规矩粗俗、不拘小节摆成“大”字的睡相先抑后扬不大佩服饶舌多事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作手法“我”的感情变化人物性格事
本文标题:阿长与山海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2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