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8年初中数学中考名师面对面专题指导第二讲图表信息类问题(一)考点解析:图表信息问题主要考查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的题设条件或结论中包含有图象(表),如:在数轴上、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实用统计图象及部分几何图形等提供的形状特征、位置特征、变化趋势等.这种题型应用知识多,是近几年各地中考的一种新题型,这类题目的图象(表)信息量大,大多数条件不是直接告诉,而是以图象(表)形式映射出来.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把图表信息和相应的数学知识、数学模型相联系,要结合问题提供的信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联想、探索、发现和综合处理,准确地使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考查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二)考点训练考点1:图文信息类问题【典型例题】:(2017贵州)某体育老师测量了自己任教的甲、乙两班男生的身高,并制作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身高分组频数频率152≤x<15530.06155≤x<15870.14158≤x<161m0.28161≤x<16413n164≤x<16790.18167≤x<17030.06170≤x<17310.02根据以上统计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统计表中m=14,n=0.26,并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在这次测量中两班男生身高的中位数在:161≤x<164范围内;(3)在身高≥167cm的4人中,甲、乙两班各有2人,现从4人中随机推选2人补充到学校国旗护卫队中,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这两人都来自相同班级的概率.【考点】X6:列表法与树状图法;V7:频数(率)分布表;V8:频数(率)分布直方图;W4:中位数.【分析】(1)设总人数为x人,则有=0.06,解得x=50,再根据频率公式求出m,n.画出直方图即可;(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判断;(3)画出树状图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设总人数为x人,则有=0.06,解得x=50,∴m=50×0.28=14,n==0.26.故答案为14,0.26.频数分布直方图:(2)观察表格可知中位数在161≤x<164内,故答案为161≤x<164.(3)将甲、乙两班的学生分别记为甲1、甲2、乙1、乙2树状图如图所示:所以P(两学生来自同一所班级)==.【变式训练】:(2017湖南邵阳)为提高节水意识,小申随机统计了自己家7天的用水量,并分析了第3天的用水情况,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单位:升)(1)求这7天内小申家每天用水量的平均数和中位数;(2)求第3天小申家洗衣服的水占这一天总用水量的百分比;(3)请你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给小申家提出一条合理的节约用水建议,并估算采用你的建议后小申家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节约用水量.【分析】(1)根据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2)用洗衣服的水量除以第3天的用水总量即可得;(3)根据条形图给出合理建议均可,如:将洗衣服的水留到冲厕所.【解答】解:(1)这7天内小申家每天用水量的平均数为=800(升),将这7天的用水量从小到大重新排列为:780、785、790、800、805、815、825,∴用水量的中位数为800升;(2)×100%=12.5%,答:第3天小申家洗衣服的水占这一天总用水量的百分比为12.5%;(3)小申家冲厕所的用水量较大,可以将洗衣服的水留到冲厕所,采用以上建议,每天可节约用水100升,一个月估计可以节约用水100×30=3000升.【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关键是看懂统计表,从统计表中获取必要的信息,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计算方法.方法归纳总结:通过图片辅助于文字来呈现信息,形式新颖、活泼、直观,但其实质还是通过文字来传递信息.解答时认真理解图画含义是解答试题的关键.考点2:表格信息类问题【典型例题】:(2017山东滨州)为了考察甲、乙两种成熟期小麦的株高长势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取6株,并测得它们的株高(单位:cm)如下表所示:甲636663616461乙636560636463(1)请分别计算表内两组数据的方差,并借此比较哪种小麦的株高长势比较整齐?(2)现将进行两种小麦优良品种杂交实验,需从表内的甲、乙两种小麦中,各随机抽取一株进行配对,以预估整体配对情况,请你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所抽取的两株配对小麦株高恰好都等于各自平均株高的概率.【考点】X9:模拟实验;W7:方差;X6: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先计算出平均数,再依据方差公式即可得;(2)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由表格得出两株配对小麦株高恰好都等于各自平均株高的结果数,依据概率公式求解可得.【解答】解:(1)∵==63,∴s甲2=×[(63﹣63)2×2+(66﹣63)2+2×(61﹣63)2+(64﹣63)2]=3;∵==63,∴s乙2=×[(63﹣63)2×3+(65﹣63)2+(60﹣63)2+(64﹣63)2]=,∵s乙2<s甲2,∴乙种小麦的株高长势比较整齐;(2)列表如下:6366636164616363、6366、6363、6361、6364、6361、636563、6566、6563、6561、6564、6561、656063、6066、6063、6061、6064、6061、606363、6366、6363、6361、6364、6361、636463、6466、6463、6461、6464、6461、646363、6366、6363、6361、6364、6361、63由表格可知,共有3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两株配对小麦株高恰好都等于各自平均株高的有6种,∴所抽取的两株配对小麦株高恰好都等于各自平均株高的概率为=.【变式训练】:(2017甘肃天水)八年级一班开展了“读一本好书”的活动,班委会对学生阅读书籍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置了“小说”“戏剧”“散文”“其他”四个类型,每位同学仅选一项,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类别频数(人数)频率小说0.5戏剧4散文100.25其他6合计1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八年级一班有多少名学生?(2)请补全频数分布表,并求出扇形统计图中“其他”类所占的百分比;(3)在调查问卷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选择了“戏剧”类,现从以上四位同学中任意选出2名同学参加学校的戏剧兴趣小组,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的方法,求选取的2人恰好是乙和丙的概率.【考点】X6:列表法与树状图法;V7:频数(率)分布表;VB:扇形统计图.【分析】(1)用散文的频数除以其频率即可求得样本总数;(2)根据其他类的频数和总人数求得其百分比即可;(3)画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恰好是丙与乙的情况,即可确定出所求概率.【解答】解:(1)∵喜欢散文的有10人,频率为0.25,∴总人数=10÷0.25=40(人);(2)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他”类所占的百分比为×100%=15%,故答案为:15%;(3)画树状图,如图所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12种,其中恰好是丙与乙的情况有2种,∴P(丙和乙)==.方法归纳总结:从表格中读取有用信息,表格呈现的信息量大、文字少,容易归类,解题时应对信息进行分类,分步求.考点3:图像信息问题【典型例题】:(2017日照)如图,∠BAC=60°,点O从A点出发,以2m/s的速度沿∠BAC的角平分线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以O为圆心的圆始终保持与∠BAC的两边相切,设⊙O的面积为S(cm2),则⊙O的面积S与圆心O运动的时间t(s)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考点】E7: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AO=30°,设⊙O的半径为r,AB是⊙O的切线,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r=t,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BAC=60°,AO是∠BAC的角平分线,∴∠BAO=30°,设⊙O的半径为r,AB是⊙O的切线,∵AO=2t,∴r=t,∴S=πt2,∴S是圆心O运动的时间t的二次函数,∵π>0,∴抛物线的开口向上,故选D.【变式训练】:(2017山东滨州)如图,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分别是两个矩形,一个扇形,则这个几何体表面积的大小为12+15π.【考点】U3: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分析】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得出该几何体是几何体是长方体与三棱柱的组合体,结合图中数据求出组合体的表面积即可.【解答】解: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长方体、两个扇形和一个矩形的组合体,该组合体的表面积为:S=2×2×3+×2+×3=12+15π,故答案为:12+15π.方法归纳总结:图象信息题一般通过横纵轴的意义、图象的位置、特殊点的位置、变化趋势及图形形状等来呈现信息,如将普通的行程问题用折线型图象方式来呈现.因此,根据已知图象得出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注意一些特殊点的信息.要从图象的形状特点、变化趋势、相关位置、相关数据出发,充分发掘图象所蕴含的信息,利用函数、方程(组)、不等式等知识去分析图象以解决问题,也可以利用几何性质如比例来解题.考点4:动态几何与图像相结合类问题【典型例题】:(2017甘肃天水)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求A、B两点的坐标及抛物线的对称轴;(2)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3)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的值;(4)设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考点】HF: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直线l:y=kx+b过A(﹣1,0),得到直线l:y=kx+k,解方程得到点D的横坐标为4,求得k=a,得到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ax+a;(3)过E作EF∥y轴交直线l于F,设E(x,ax2﹣2ax﹣3a),得到F(x,ax+a),求出EF=ax2﹣3ax﹣4a,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4)令ax2﹣2ax﹣3a=ax+a,即ax2﹣3ax﹣4a=0,得到D(4,5a),设P(1,m),①若AD是矩形ADPQ的一条边,②若AD是矩形APDQ的对角线,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当y=0时,ax2﹣2ax﹣3a=0,解得:x1=﹣1,x2=3,∴A(﹣1,0),B(3,0),对称轴为直线x==1;(2)∵直线l:y=kx+b过A(﹣1,0),∴0=﹣k+b,即k=b,∴直线l:y=kx+k,∵抛物线与直线l交于点A,D,∴ax2﹣2ax﹣3a=kx+k,即ax2﹣(2a+k)x﹣3a﹣k=0,∵CD=4AC,∴点D的横坐标为4,∴﹣3﹣=﹣1×4,∴k=a,∴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ax+a;(3)过E作EF∥y轴交直线l于F,设E(x,ax2﹣2ax﹣3a),则F(x,ax+a),EF=ax2﹣2ax﹣3a﹣ax﹣a=ax2﹣3ax﹣4a,∴S△ACE=S△AFE﹣S△CEF=(ax2﹣3ax﹣4a)(x+1)﹣(ax2﹣3ax﹣4a)x=(ax2﹣3ax﹣4a)=a(x﹣)2﹣a,∴△ACE的面积的最大值=﹣a,∵△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a=,解得a=﹣;(4)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成为矩形,令ax2﹣2ax﹣3a=ax+a,即ax2﹣3ax﹣4a=0,解得:x1=1,x2=4,∴D(4,5a),∵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设P(1,m),①若AD是矩形ADPQ的一条边,则易得Q(﹣4,21a),m=21a+5a=26a,则P(1,26a),∵四边形ADPQ是矩形,∴∠ADP=90°,∴AD2+PD2=AP2,∴52+(5a)2+32+(26﹣5a)2=22+(26a)2,即a2=,∵a<0,∴a=﹣,∴P(1,﹣);②若AD是矩形APDQ的对角线,则易得Q
本文标题:2018年初中数学中考名师面对面专题指导:2018年初中数学中考名师面对面专题指导2:图像信息类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2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