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一课_第二框_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公民权利的广泛性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亲给她起名叫田甜。小田甜在父母的抚育、呵护下,在空气清新、水清草绿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她3岁进幼儿园,6岁开始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的校园。田甜喜欢绘画,勤奋学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获奖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选入《少年儿童美术作品集锦》出版。田甜品学兼优,经常受到老师、同学的夸奖和学校的表扬,并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上高中后,田甜发现有些工商管理人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时态度粗暴,于是写信给工商局,建议工作人员文明执法。高中二年级寒假期间,田甜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获得320元收入。2006年12月,时逢县级人代会换届选举,刚满18岁的田甜对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益处?※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上述材料中涉及主人公的哪些权利?主人公有自己的名字,体现她享有_____权父母的抚育,体现她享有_____权在美丽的环境中成长,体现她享有_____权按时入学,体现她享有_____权画作出版,体现她享有_____权获得荣誉称号,体现她享有_____权向工商局提出建议,体现她享有_____权获得劳动收入,体现她享有_____权参加选举,体现她享有_____权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损害他人的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我们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案例某天晚上9点多,萧山国际机场,飞往广州的XX航班开始登机,191位旅客在16号登机口排队刷登机牌。看着前面的人走得差不多了,30多岁的王先生拎起行李包,走到登机口,扭过头指着身后的三名男子,对服务员小张说,小姐,他们是恐怖分子!千万要当心!三名男子吓了一跳,赶紧说,开啥玩笑,小姐,我们认识的,是朋友。小张正告王先生,这种话不好乱讲的,要承担后果的!王先生也一本正经地说,我这话是当真的。后果马上来了,王先生和三名男子刚在飞机上坐下,就被警察带了下去,进了机场派出所。随即,飞机上的安全员对4人座位的前三排、后三排和行李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逐一检查……确认没有问题才起飞,航班因此耽误了1小时。机场派出所里,王先生连称是开玩笑;经查,这三名男子确实是他朋友。因要接受调查,机场经查取消了4人这次航班的乘机资格,机票作废。王先生这样的做法正确吗?是在正确行使他的权利吗?其危害是什么?王先生的行为属于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王先生的处理结果:没被拘留,罚款200元(2)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只有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和和充分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一天,小明和妈妈正在看新闻联播,他们边看边说。小明:“我认为要解放台湾问题必须用武力,给那些台独分子点颜色看看。”妈妈:“我认为还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好,毕竟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啊。”奶奶:“唉,现在多好啊!文化大革命那会儿,一句话就可以把你打成反革命,小明的爷爷就是这样被迫害致死的。爸爸:(从外面回来)我回来了。妈妈:“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爸爸:“单位出点事,我单位同事小王,平时工作不认真,经常迟到、旷工。实行聘用制后,他落聘了,于是心怀不满,在厂门前贴小字报,公开辱骂厂里的有关领导,结果被派出所抓走了。抓他的时候,他还喊:“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我的自由。”案例请详细观察小品材料,回答问题:1、小明和妈妈讨论台湾问题,爸爸说单位的事情,奶奶提起了文化大革命。这些体现了公民的什么权利?2、小王认为言论自由就是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赞成他的说法吗?3、假如你是公安人员,你怎样回答他呢?1、言论自由2、小王公开发表侮辱他人的言论,损坏他人名誉给他人造成不良影响,是法律不允许的,他应该对自己的言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3、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它以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个人合法权益为前提,如果滥用言论自由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合法权益是法律所不能允许的。具体地说言论自由受到法律两方面限制:(1)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2)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侮辱诽谤其他公民的人格,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的言论,对其后果要负法律责任。因此,言论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享有的自由。请问哪些法律对滥用言论自由行为有约束和制裁?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都是相对的,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在我国,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其范围,否则,就会侵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孟德斯鸠案例: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人们群情激愤全国各界人士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谴责美国霸权主义行径。请问:1、从材料可以看出,公民在行使哪项政治自由?2、集会、游行、示威这三项自由表达方式十分激烈。为了既要保障这些自由行使,又要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并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会损害国家和他人的利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有关内容关于集会游行示威的解释本法所称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本法所称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本法所称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文娱、体育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不适用本法。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应当载明集会、游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人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与数量、起止时间、地点(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线和负责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请你来判断1、某印刷厂印刷盗版的《新编汉语大词典》,执法人员在搜缴过程中,又发现库房有尚未运走的宣扬迷信思想的书刊,于是执法人员没收了这些书刊,并给以厂家罚款的处理。这是否侵犯了公民的出版自由?为什么?因为:(1)出版自由不是绝对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出版自由要遵守国家法律,《著作权》是保障公民出版自由权利的重要法律;而盗版违法了著作权法。(2)出版自由不能出版危害国家、社会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权益的物品。(3)我国禁止出版和发行黄色的、淫秽的以及散布迷信、没落思想的出版物。(4)盗版书籍、迷信书刊违反了我国法律,必须严厉打击。2、抗击“非典”期间,为控制“非典”疫情蔓延,疫区地方政府采取了强制隔离等措施。有极少数公民不予配合,认为这“干涉了人身自由”,是“侵犯人权”。国际上很多国家都有紧急状态法,规定当整个国家或某个城市发生战争、叛乱、骚乱、地震、瘟疫等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时,可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权利,包括人身自由都将受到一定限制。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发生瘟疫的状况下,可对疫区公民的自由、权利进行必要的强制性限制。根据材料回答:如何理解自由权利与法律的关系?公民权利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受限制。个人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法律就要对其进行强制限制。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受限制。权利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依法正确行使、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则是尊重、不侵害他人的权利。也就是说,公民个人权利的行使是有限度的,是有边界的,如果公民个人权利在行使过程中威胁、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法律就要对其进行限制。因此,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规定的权利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否则,会侵害他人的权利,自己所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正确行使权利(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2)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本文标题:第一课_第二框_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3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