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2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个拥有全球当时一半以上财富的强盛王朝,为何军事上一败涂地?一个屡遭外辱、苟且偷生的帝国,为何却创造出了中国古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辉煌的奇迹?兴于忧患,亡于战乱,中国历代王朝命运大抵如此。宋王朝似乎更为不堪。虽说其GDP占当时全球一半以上,但前为金朝“腰斩”,后被蒙元所灭,全无大国气象,尽显帝国朽气。而令人着迷的是,一个如此窝囊的王朝,老百姓生活却非常悠闲惬意。所以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明言:如果有机会,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谢和耐(法国)《南宋社会生活史》第2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1、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农业:“苏湖熟,天下足”南方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居全国首位,经济作物种植十分普遍。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南方地区丝织业、棉纺织业发达;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东南沿海造船业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商业外贸:商业繁荣街市繁华,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城市繁荣商业发达,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业活动,商业活动打破了时空限制;南宋政府重视鼓励外贸,设立外贸机构管理外贸事务,东南沿海出现众多港口,与50多国通商。2、南移在南宋时最终完成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1、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2、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课堂巩固练习1、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A、都城从开封迁到杭州B、南方农业生产突飞猛进C、南方水稻产量居全国首位D、南方丝纺、制瓷、造船业有了较大发展2、宋代海外贸易发达,但输出的商品不包括A、丝绸B、茶叶C、瓷器D、香料课堂巩固练习3、我国古代外贸由汉唐的陆路贸易为主转为两宋的海上贸易为主的原因不包括A、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北方战乱殃及阻断丝绸之路C、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外贸条件优越D、造船技术提高和指南针应用于航海4、南宋时期,有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香料到泉州销售,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番市B、番坊C、礼部D、市舶司课堂巩固练习5、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明州B、杭州C、广州D、泉州练习与测评1、时间:魏晋南北朝;原因:两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南迁等原因,南方经济赶超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完成。具体表现:农业上“苏湖熟,天下足”。南方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居全国首位,经济作物种植十分普遍。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南方地区丝织业、棉纺织业发达;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东南沿海造船业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商业繁荣街市繁华,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城市繁荣商业发达,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业活动,商业活动打破了时空限制;宋朝政府重视鼓励外贸,设立外贸机构管理外贸事务,东南沿海出现众多港口,与50多国通商。练习与测评2、由于西夏的崛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商业外贸对南宋经济极其重要。经济重心南移后,外贸获利成为南宋王朝的重要收入来源。3、略探索与争鸣两宋时期,传统纳贡体系的崩溃和岁币的输出,使海外贸易成为必要;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指南针的发明,又使得海外贸易成为可能;特别是南宋,海外贸易成为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外贸易的繁荣,使南宋经济逐渐背离了悠久的农业传统,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苟安东南的南宋政权既没有实力也没有愿望成为“海上强国”。明清时期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而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从而丧失了成为“海上强国”的契机。其它合理的说法亦可。(如从文化观念等方面加以说明)农业手工业商贸表现南方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居全国首位,经济作物种植十分普遍。南方地区丝织业、棉纺织业发达;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东南沿海造船业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城市繁荣商业发达,纸币的发行便利了商业活动,商业活动打破了时空限制;设立市舶司、番坊与番市;东南沿海出现众多港口,与50多国通商。中心苏湖地区“苏湖熟,天下足”苏州、杭州、成都、海南岛、景德镇开封、临安;广州、泉州、明州牛转翻车耕获图宋朝织机南宋缂丝名作《蛱蝶山茶花》南宋棉毯观音坐像缠枝牡丹纹梅瓶瓷器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罗盘针清明上河图局部海船出土时,舱内遗物非常丰富,有香料、药材、竹木器等。年代南方诸路北方诸路南北之比人数(人)1078年568880003398400063:37垦田(亩)1077年31848000014317500069:31赋税(贯)1045年358110004509500044:56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年代金朝(北方)南宋(南方)南北之比人数(人)1200年438000008060000065:35赋税(贯)1196年143190006000000081:19“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范祖禹《宋史》“江淮赋税,国用根本”——杜牧《樊川文集》“国家根本,全赖于东南”——黄公度《知稼翁集》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经济重心南移表东汉末年——南朝末年北宋末年——南宋初期唐代中叶——五代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人口流动带来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北方连年战乱,人口大量南迁;金灭辽、北宋,南宋立足江南;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成定局。安史之乱、五代战乱纷争,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加速南方发展。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摘自《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文标题:第2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3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