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精选专项试题训练【1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精选专项试题训练【1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1.《马价十倍》①有人卖骏马者,比②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⑤而马价十倍。注释:①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校正编订。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刘向,除编订《战国策》外,还编有《说苑》等书。②比:副词,接连地。③还:通“环”环绕。④一朝:一天⑤一旦:一天。【小题1】4分)解释句中划线的词。(1)往见伯乐曰()(2)人莫言()(3)去而顾之()(4)伯乐乃还而视之()【小题2】(4分)请翻译下面句子。(1)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2)一旦而马价十倍。【小题3】(2分)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这样不加分析地盲目地虚推、崇拜对吗?【答案】【小题1】(1)去(2)不,没有(3)回头看(4)骏马【小题1】(1)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2)这匹马的价钱一天就暴涨了十倍。【小题1】不好,人应该有主见,不应该跟风,要学会正确的判断事物,不被别人的言语所左右,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往是去,到……去的意思,与“来”“返”相对。“莫”表示否定,不,没有的意思。“顾”是回头看的意思。在《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的“顾”就是这个意思。之在这里是代词,代指“骏马”。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点评:解释课外文言词语可以采用迁移法和联想法,想想课内有没有学过类似的解释。【小题1】⑴“愿”是“希望”的意思,“子”是“你”的意思,“请”是“请让我”的意思。⑵“旦”是“早晨”的意思。试题分析:考点: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时要注意落实一些关键字词,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具体的语境中具体分析词语的意义。【小题1】试题分析:“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这是盲目跟风的行为,是没有自己主见的行为,这种行为显然是不好的。应该做的是正确判断事物,不受别人的影响,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点评:结合文言文的内容谈理解和感悟,要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中心来回答。2.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选自柳宗元《黔之驴》)【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节选自苏轼《日喻说》)【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1)蔽林间窥之()(2)稍近益狎()(3)驴不胜怒,蹄之()(4)或告之曰()【小题2】下面各项中“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3分)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觉无异能者C.生而眇者不识日D.问之有目者【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2)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小题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答案】【小题1】(1)偷看(2)更加(3)用蹄踢(4)有人【小题1】(3分)B【小题1】(1)(3分)老虎非常害怕,逃到远处,认为驴子要咬自己,十分恐惧。(2)(3分)他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就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小题1】(4分)参考答案:①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②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③认识事物要亲身实践,不能主观臆断;④要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盲目推断。(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题1】B中“者”是指……本领,而其他的都是指“……的人”。【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骇、遁、噬、扣”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学生能从“看问题本质、亲身实践、讲究科学方法”等角度来谈即可。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B.而或长烟一空或凭或立C.属予作文以记之以此自终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贻余核舟一【小题2】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有去国怀乡去:离开B.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没有C.前人之述备矣备:准备D.登斯楼也斯:这【小题3】下面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以单行散句为主,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B.文章开篇切入正题,叙述事情本末缘起,说滕子京“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C.第三、四段逐渐递进,悲喜交加,由情及景,道出了“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D.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小题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案】【小题1】D【小题1】C【小题1】C【小题1】(1)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2)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用法的能力。A.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B.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凭或立(有人)C.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以此自终(凭借)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尝贻余核舟一(曾经)【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C、前人之述备矣备:详细。【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第三、四段呈并列关系,悲喜交加,由情及景,道出了“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注意“于”这个字,还要注意“得无------乎”这个特殊句式。翻译(2)句时注意“尝、或、以”等字,同时还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的修辞。4.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面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忌不自信小信未孚B.朝服衣冠朝晖夕阴C.闻寡人之耳者鸡犬相闻D.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小题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翻译:________(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翻译:_______【小题3】从文中找出能表现邹忌自省心理历程的语句。(2分)答:________【答案】【小题1】B(共2分)【小题1】(1)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2)从这些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很深了。【小题1】“忌不自信”“自以为不如”“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共2分。每两点1分)【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B二者都是“早晨“。【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共4分。第一句2分,重点词语“美”、“私”;第二句2分,重点词语“蔽”、“甚”)【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5.老虎之死(10分)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久而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以其余奉虎,虎谓其衷,益爱近之。久之,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4分)(1)小而善缘()(2)辄使猱爬搔之()(3)益爱近之()(4)久之()【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1)久而成穴,虎殊快,不觉也。(2)猱徐取其脑啖之,而以其余奉虎。【小题3】读了这则短文,你有什么启示?(请不少于两点)?(2分)【答案】【小题1】(1)擅长(2)就(3)更加(4)音节助词,无意。【小题1】(1)(老虎的脑袋)让猱挠个不停,挠出了个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觉得脑袋挠破了。(2)猱慢慢地取它的脑浆吃,并把吃剩的余渣用来献给老虎。【小题1】例:(1)弱小的能打败强敌。(2)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是取胜之道。(3)暗箭最容易伤人。(4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精选专项试题训练【1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9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