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精选专题训练试题【4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精选专题训练试题【4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1.(10分)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小题1】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3分)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时时而间进B.几欲先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遥闻深巷中犬吠/不能称前时之闻D.以为妙绝/或以钱币乞之【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小题3】作者在描写口技表演者“失火救火”声响场景时,为什么还要写宾客们“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反应?(4分)【答案】【小题1】B【小题2】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意、少、舒、稍稍”各占0.5分,翻译流畅占1分。)【小题3】从宾客们“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反应,可以看出表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观众不能自持(或体现表演场景的逼真、生动),侧面衬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A项中的“间”分别解释为:夹杂/间或;B项中的“欲”分别解释为:想要。C项中的“闻”分别解释为:听/相称;D项中的“以”分别解释为:认为/用。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意”“舒”“稍稍”的意思。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描写的认识,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可以起衬托作用。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2.阅读《师旷撞晋平公》一文,回答小题。(8分)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⑥。”【注】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清除。⑥戒:鉴戒。【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饮酣酣:(2)释之释:【小题2】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答案】【小题1】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自身为例,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2分)【小题2】师旷先借撞“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直言以出,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2分)(意对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先找出两者分别是怎样劝谏的句子,再总结概括找出两种方法的不同。简言之,二者都用了设喻说理,但一个是以自身为喻,一个是以撞“小人”为喻。【小题2】“酣”在课内文言文中也有出现,可触类旁通,也可根据语境去推断。“释”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点评: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文言文,都要首先理解它们的大意,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精读相关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3.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1分)【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①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②陵上犯禁,敢陵上③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注释】①奚以:凭什么,为什么。②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③犯禁:触犯禁令。【小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1)寡助之至()(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故治国常富()(4)必先富民()【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得道者多助/伐无道诛暴秦C.然后治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民富则安乡重家/然则何时而乐耶【小题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小题4】理解填空。(3分)【甲】【乙】两文都是论述治国之道,都强调了以为本,一个从的角度来论述,一个从的角度来论述。【答案】【小题1】(1)至:极点(2)域:限制(3)治:安定太平的(4)富:使……富裕【小题2】B【小题3】(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先让老百姓富裕,然后再进一步治理国家。【小题4】以民为本,一个从施仁政的角度,一个从富民的角度【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注意本题中有字词的活用,“域”本是名词,此句中用作动词,意为“限制”,“富”本为形容词,句中是使动用法,意为“使……富裕”。考点:文言字词解释点评:本题不难,所学名篇,学生熟悉。解释古文中字词,不能只盯字词的本义,必须依照句子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比如本题中的“域”,就是如此。【小题2】试题分析:A项中“池”一为“城池”一为“池塘”,C项中“之”一为代词一为主谓之间不译,D项中“则”一为“就”一为“那么”,B项中“道”皆是“道义”的意思。考点:文言一词多义了解点评:本题不难,大多是学生学过而熟悉的内容。一词多义,是古文中最为常见的语言现象,但古文中有些字词含义没有变化,依然沿用至今。【小题3】试题分析:第一句,把“天时”“地利”“人和”解释准确,天时:时令;地利:地理环境;人和:上下团结(人的因素)。第二句,“是以”:因此;“善:精通;“为国”:治理国家;“者”,指治国之人;“必”:一定;“富民”:使百姓富裕;“然后”:这样然后,“治之”:管理国家。考点:文言翻译点评:本题不难,句子简单,容易翻译。翻译句子,先根据文章内容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再把每个字的意思弄清楚,最后疏通句子。【小题4】试题分析:甲文强调治国要重视“人和”,乙文强调治国先“富民”,都是以民为本的思想。甲文从治国的人性化来说,即“仁政”,乙文从百姓的安居乐业的角度来说。考点:文意理解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难以区分两文论述角度的不同。理解古文中的含义,首先要把古文文字疏通,了解内容,然后再抓住关键的句子去理解分析。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问题。(16分)[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小题1】解释划线字词。(4分)四时俱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野芳发而幽香()颓然乎其间者()【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小题3】写景方面,两文都注重时间变换,请分别举例说明。(4分)【小题4】两文都写到作者与山、水等自然景物的融合,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试结合下面句子作一下分析。(4分)(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醉能同其乐。【答案】【小题1】解释加点字词。(4分)季,季节;像那;开;在(每空1分)【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欢乐,但是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小题3】(4分)示例: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小题4】(4分)(1)示例: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2)作者娱情山水,但让他陶醉的是与滁洲的老百姓一起出游,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时”“发”都是多义词,“时”有本义“时间”,有转义“时节”“季节”,“发”有“发作”“产生”“起用”等义。“若夫”与“至若”一样,都是古文中的发语词(文言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乎”在语中为介词“在”,在句尾为语气词。考点:文言字词解释点评:本题不难,学习所学课文,内容熟悉,几个字词易于解释。古文中的一些字词的用法,也是有规律的,可从前后词性,可从位置大致推断它们的用法,这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小题2】试题分析:第一句把“五色交辉”翻译好即可,前面的很容易翻译,“五色”是色彩多,“交辉”指色彩互相映衬。第二句把三个“乐”和两个“而”解释清楚基本就可以翻译了,第一第三个“乐”为“快乐”,第二个“乐”是动词,“感受到快乐”,第一“而”表顺连,可不译,第二个“而”是转连,“却”。考点:文言句子翻译点评:本题不难,第一句简单,第二句复杂些,但出自学生所学课文,学生比较熟悉。翻译文言句子,先观察句子,大致理解一下句子的意思,再把重点词解释好,其它的词可顺出来。【小题3】试题分析:从两文中摘出词句即可作答,第一文中“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精选专题训练试题【48】(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999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