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的家乡粤东明珠——普宁刘其宏••普宁,是一个交通、商贸发达并且是人文自然相和谐的城市。普宁市,简称普,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的一座中等新兴城市,中国至今唯一的中国中药名城试点城市,广东省沿海经济开放区城市,海峡西岸经济区西南片次中心城市。拥有粤东最大陆路口岸,目前是拥有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县级城市。除此之外,普宁还是中国著名侨乡,中国共产党革命老区,以及国家、省两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普宁市因“城市自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美而独具生态特色魅力和生活特色魅力”被推选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铁嶂兰芬铁嶂即铁山,位于练江北畔,洪阳之南,平地崛起,海拨488米。铁山虽不多高,然峰峦叠翠,苍翠耸拔,崖嶂多生兰花蕙草,每当花开时节,风吹飘香十里外,故称“铁嶂兰芬”。铁山所产兰花多为铁骨素心兰,又名铁山兰,是名贵兰花品种之一。其叶如剑,色墨绿,花优者多达12径,香清溢远,铁兰花是普宁的市花。铁山尤以崖涧野生素心兰花闻名,花开时节香溢四野,“铁嶂兰芬”为旧时普宁八景之一,铁山是普宁的“镇山”,现“铁山兰”为普宁市城徽.在海内外侨胞的心目中,铁山一直被认为是普宁的象征。市徽——铁嶂兰芬水果之乡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土地肥沃,具有发展水果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普宁是著名“水果之乡”,全市已有高值优质水果基地3.53万公顷,水果生产名列全国水果总产值百强县(市)。水果栽培历史悠久,果农栽培经验丰富,水果品种资源特别是优稀名贵品种繁多(共有30科64类286个品种)。全市水果种植总面积3.51万公顷,年产量15.8万吨,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青梅之乡”、“中国蕉柑之乡”、“中国青榄之乡”和“中国青梅种植资源基地”,2006年3月经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批准,普宁市被认定为“南亚热带青榄名优基地”。普宁——青梅之乡青梅是我国特产果树品种,其果实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用途广泛且国内外需求量大。而普宁有传统种植青梅习惯,栽培已有700多年历史。建国前青梅主要分布在普宁的高埔河、梅林河、大坪河流域的自给型零星少量面积种植,并有“高埔河沉船、酸了龙江”之说。如今优良品种达10多个,其中主栽种的优良品种有软枝大粒梅、大青梅、白粉梅、黄枝梅、软枝乌叶梅、青竹梅等。目前普宁青梅中国蕉柑之乡蕉柑是橙的天然杂交品种,蕉柑以其早结丰产、品质极佳、耐贮藏、易剥皮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是柑桔类果树中著名的优质品种。普宁蕉柑由于有优越生态条件,生产的果实更是艳红美观,汁多糖份高,被誉为“柑桔皇后”载誉国内外。经多年的选育引进,普宁市拥有一批丰产优质的蕉柑良种。普宁不仅具有栽种蕉柑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条件,且有广大农户丰富的种植经验,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得到长足发展。2002年被农业部纳入全国优质农产品区域区划规划,今后加速发展.中国青榄之乡青榄在普宁市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至2000年全市青榄种植面积已达0.67万公顷,总产量1.25万吨,青榄连片种植33.3公顷以上的生产基地有30个,青榄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市级首位,1996年6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青榄之乡”。普宁市青榄品种资源丰富,全市青榄品种有30多个,其中主栽优良品种有冬节圆、大红心、赤种、红心仔、丁香榄等10多个,其中冬节圆青榄以其“果大肉脆、纤维少、化渣、甘香、回味浓、质优、外观好”等优点被评为“广东省优稀水果”。普宁特产-----杨梅杨梅营养价值高,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据测定:优质杨梅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为0.5%~1.1%,富含纤维素、矿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实中钙、磷、铁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杨梅生长在远离大城市的山区,极少或没有被大气污染,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危害较少,具有“绿色无公害水果”之美誉。民俗特色人文普宁继1996年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之后,2008年普宁市再获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殊荣。在潮汕文化的氛围中,普宁有着潮剧、汉乐、城隍庙会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其中,普宁市拥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宁英歌、嵌瓷。在许多传统节日和重要日子,像游神赛会等具有浓郁潮汕特色的活动自然不会少,普宁也有着很特色的风俗,在传统节日的到来或者是某个自然村的重要日子,都会举行一些具有浓郁潮汕特色的活动;这些都是祖辈传承下来的.农历正月初七,称为人节或人日;这一天,普宁家家户户有吃七样菜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九,这天普宁人称为天地,家家户户清早点灯笼在门前,备办果品拜“天公”。这一天城乡不宰生畜,不除秽物,咸感天地好生之德。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叫元宵;普宁人叫上元节,这一天如有新婚及生男孙者,须出一屏或数屏灯屏贡献摆设,每层灯多为戏剧故事。有的地方还有做丁桌的习俗。还有闹元宵,大致如下:正月十五下午遣香,正月十五夜走老爷,正月十五夜送船,正月十六日倒旗法。清明节,普宁人称上坟;这天对潮汕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节日,人们必须在家里祭拜祖宗,然后带香烛纸料,“三牲果品”及鞭炮等物去上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主要习俗有三方面:一是赛龙船,二是吃粽子,三是拜神,驱病辟邪。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奉财神的日子;普宁的商户,不论生意大小,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贯有奉拜财神爷的习俗。农历七月初七,出花园,人活到虚岁15岁在当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举行拜“公婆母”、宴席上由其坐大位主持吃饭夹菜,菜式中要求由较多、较齐全的猪内脏做成,以示其长大成人后有“肚内”(胸怀),席中由家长宣布其已成大人。农历七月十五日,普宁人叫七月半。农村家家户户习惯做白果品,以豆为馅,印制成人、鱼、花等形状,俗称“人仔果”。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主要活动有几项:一是祭拜祖先,二是拜月娘,三是落三姑,;四是烧大窑。农历十一月,冬至节,无定日,阳历则固定为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节前夜,家家户户都做米粉圆,俗称“冬节圆”。普宁英歌普宁英歌是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舞蹈,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普宁英歌是一种壮美阳刚的汉族男性群体舞蹈,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表演队伍人数少则24人、36人、72人,最多可达108人。表演者按梁山泊英雄形象画脸谱造型,穿着武士服,紧身短打,手执特制双短棒扣击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节奏,队形变幻莫测,动作套式五花八门,场面恢宏,气势磅礴。普宁英歌威猛、雄浑、粗犷、豪迈的表演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更有“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的美誉。普宁嵌瓷普宁嵌瓷,是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嵌瓷,潮汕人俗称“聚饶”、“贴饶”或“扣饶”,是潮汕地区富于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种和别具一格的建筑装饰艺术。普宁嵌瓷,据专家考证和现存潮汕具有历史时期的庙宇、祠堂和民宅等建筑物中见证,在明代万历年间(1572年—1619年)就已在普宁民间出现,盛于清代。现在潮汕民间的庙宇、祠堂和民屋“四点金”、“下山虎”等建筑物都装饰有嵌瓷。普宁豆腐普宁豆腐又名普宁豆干、薯粉豆干,以竹芋薯粉为原料配少量大豆、石膏、山坑水等原料配制,蒸熟包成方块状,外金内银、柔嫩光滑,晶莹剔透。食用时用油炸,蘸韭菜盐水或汕头咸辣椒酱,皮赤而酥脆,内肉白而嫩滑~潮州菜里的一道经典名菜,名扬海内外。
本文标题:普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03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