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篇范畴《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第一节货币的形态第二节货币的职能第三节货币的本质第四节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第五节我国的货币制度第六节《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将介绍货币的有关基本理论、货币的定义和职能、货币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本章后,要求掌握: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主要形态;货币制度演变;国际货币制度现状。《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节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存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对它的存在也习以为常,但是“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在漫长的历史中却一直是个谜。•关于货币的起源不同时代的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论述,但现代的学者已一致认同:货币起源于交换。根据史料的记载和考古的发掘,在世界各地,交换都经过两个发展阶段:先是物物直接交换;然后是通过媒介的交换。《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一、古代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主要有两种观点:先王制币说与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管子·国蓄》中有:“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币为下币。三币握之……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先王为了进行统治而选定某些难得的、贵重的物品为货币。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司马迁《史记》中有:“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行焉。”•西方货币起源说主要有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亚里士多德在描写了物物交换之后说:“一地的居民有所依赖于别处居民的货物,人们于是从别处输入本地所缺的货物,而抵偿这些收入,他们也得输出自己多余的产品,于是‘钱币’就应运而生了。这种钱币是‘中介货物’,是‘某种本身既有用而又便于携带的货物’。”《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二、马克思论证货币的起源•古代关于货币的起源学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虽然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均有较大的局限性。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完整地阐述了货币的起源。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劳动的私人性质决定了产品归私人所有,可是产品又不是或主要不是供生产者本人消费,而是供其他社会成员消费。所以私人的产品必须纳入社会总产品中进行分配。私人劳动顺利转化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只有在两种商品相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这样,商品交换中价值必然要求价值表现,必须有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称为价值形式。商品变换发展的过程可以浓缩为价值形式的演化过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简单价值形式开始,经过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逐渐发展成货币形式。《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只羊=2把石斧211=210把斧子袋谷物只绵羊级兽皮尺布211210把斧子袋谷物只绵羊级兽皮尺布21221把斧子袋谷物分黄金级兽皮只绵羊《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三、从节约社会交易成本角度论证货币的起源•物物交换有四个困难:•1.需求双重一致的偶然。交换双方对对方的商品都存在需求,只有需求都得到满足才能完成交换,而这种需求双重一致性是非常偶然的;•2.商品之间的比价将非常多。两种商品的比价必须让交换双方都满意才能成交,当有n种商品时,商品之间的比价延伸至之多;•3.难以实现交叉兑换比率”的一致。A可兑换成B且B可兑换成C,但往往并不等于A可兑换成C;•4.交换同步实现,没有价值储藏,无法进行过去的商品与将来的商品的交换,更无法进行将来的投资与消费。)!2(!2!2nnCn即《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货币的产生有利于:简化交换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拓展商品交换的空间;提高经济效率,挖掘生产潜力;促成商品跨时间的交换,使得货币成为连接现在和将来的纽带。•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换一种表述方法,节约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律,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活动方式,之所以这样演化而不是那样演化,最终都可以从社会费用、社会成本的节约找到解答。•物物交易的经济是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与另外任何一种商品相交换的经济;货币经济是只有一种特定的商品——货币可以与另外任何一种商品相交换,货币之外的任何一种商品也均可以与货币相交换但彼此之间却不能交换的经济。《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从“交换”的概念自然引申:同一种商品之间,包括货币与货币之间,不存在交换的必要。同时设定:任何两种商品,在货币经济下则是货币与任一种非货币商品,均有一个交易网点,这些交易网点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来实现交换。在这样的定义和设定之下,很容易算出不同经济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如以C1,C2,C3,…,Cn表示经济中存在的n种商品,在物物交易的经济中所需要的交易网点相当于任何两种商品组合的数量,即)1(21)!2(!2!2nnnnCn《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在货币经济中,由于定义只有货币与非货币商品的交换而无非货币商品之间的交换,所以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是:(n-1)。比较与(n-1),只有n为2时,即经济中只有两种商品时,两者的值相等。但只有两种商品,就不可能存在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交易的区分。当n≥3,物物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数大于通过货币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数,且n越大,倍数越大,两者之间的社会交易成本有极大差距显然可见。因此,从节约社会交易成本角度看,也必然是货币交换代替物物交换。《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银行券、辅币等第二节货币的形态一、实物货币Diagram2三、代用货币Diagram4二、金属货币四、信用货币五、电子货币1、铸币2、中国的铸币铜、银、金等普通借记卡、IC卡、信用卡、银行卡支票存款、储绪存款、商业票据等《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三节货币的职能国家主权豁免的内容国家主权豁免的放弃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职能贮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世界货币职能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本质所决定的内在的功能。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货币五项职能”。但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的具体表述和排列顺序并不完全一致。马克思在分析货币职能时,假定金是唯一的货币商品,上面就按照马克思的表述来介绍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一、价值尺度•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的职能。在这里,货币是一种尺度,一种单位,所有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均可通过它来衡量,用它表示,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比较。•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有如下特点:•第一,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第二,必须是足值的货币,这是价值尺度职能存在和发挥正常作用的前提条件。•第三,货币将商品的内在价值转化为价格,必须通过价格标准来完成。•价格标准与重量单位的这种联系随着货币制度的演变而不断变化,最后完全分离。《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完成商品交换的职能。这也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有如下特点:•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第二,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因而可以用价值符号来代替。•第三,货币流通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第四,商品内在矛盾加深。《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三、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价值的独立形态或生活财富的一般形式保存起来的功能。•货币充当贮藏手段时有如下特点。•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第二,必须是足值的货币。•第三,质上的无限性和量上的有限性。•第四,不同货币形式的贮藏手段职能发挥的作用是不一致的,也是不一样的。•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贮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以此调节商品价格。•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贮藏手段无法调节货币流通和物价。《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四、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的职能是指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初是为了适应商品的赊销活动的需要。在偿还赊买货款时,货币已经不再是交换过程的媒介,而是成为了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态存在,使商品的流通过程结束。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也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在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工资费用收支、捐赠赔款等支付活动中发挥作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但可以由价值符号执行。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大宗交易活动都是由支付手段职能来完成货款支付的。•第二,是信用关系发展的基础,同时使信用危机成为可能。《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五、世界货币•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跨出国境,在国际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功能。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作为支付手段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作为购买手段进行国际贸易;作为一般性财富转移手段进行国际财富的转移。•信用货币取得世界货币的职能的一般条件是:第一,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比较强大且国际贸易比较发达;第二,这种货币是自由兑换货币,并在国际市场上有比较大的需求量;第三,这种货币币值比较稳定,发行国愿意承担维护和调节该货币币值的义务。•虽然黄金已经不再作为固定的货币形态了,但黄金仍然是国际支付的最后手段。《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四节货币的本质国家主权豁免的内容国家主权豁免的放弃自从货币产生以后,人们不断对它的本质进行论证探讨,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对货币的本质的讨论也就是对如何给货币下定义的讨论,下面就七个方面展开讨论:一、货币与“一般等价物”二、货币与“社会劳动的核算工具”和“选票”三、货币与法律四、货币定义的范围与度量五、货币与“普遍可接受性”六、货币与财富七、货币与生产关系《货币银行学》包屹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五节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国家主权豁免的内容国家主权豁免的放弃一、货币制度概述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货币制度的宗旨是加强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管理,维护货币的信誉,管理金融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建立有序、稳定、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有
本文标题: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038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