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第二十章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
第一节概述一、预算会计概述(一)预算会计体系构成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对各级政府预算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连续、系统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1.财政总预算会计:属于政府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和监督各级政府的总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会计。在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居于主导地位,对行政事业等单位预算会计具有指导作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核算。2.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特点及报表)(二)预算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注:这里要和企业会计要素对比掌握。企业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关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B.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C.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既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也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D.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存【答案】A【解析】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社会团体(即各种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注:社会团体指的是各种协会;上面的基金会与平时说的买卖的“基金”是不同的,购买的基金是金融工具,而基金会是非营利组织,比如各种慈善机构等。(一)特征1.不以营利为宗旨;2.资源提供者不取得经济回报;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组织的所有权。(二)会计原则1.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2.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3.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可理解性、配比性、实际成本、谨慎性、区分费用性和资本性支出及重要性等。5.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6.民间非营利组织许多资产的取得没有实际成本,因此在强调实际成本计量原则的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三)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净资产变动额(四)财务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关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B.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划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业务活动情况的会计要素C.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D.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答案】D【解析】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报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第二节事业单位特殊业务的核算一、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一)财政补助收入管理要求(3点)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二)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的支付方式有关系。财政补助收入有三种支付方式: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财政实拨资金。1.财政直接支付预算单位应于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按入账通知书中标明的金额确认收入。2.财政授权支付事业单位应于收到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按到账通知书标明的额度确认收入。3.财政实拨资金事业单位在收到单位的开户银行转来的收款通知书时,按照通知书上所列的收款金额确认财政补助收入。【例题3·判断题】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应在收到财政部门委托财政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2010年考题)【答案】√(三)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账务处理按三种支付方式不同:借:事业支出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贷:财政补助收入【例题4·判断题】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材料,事业单位应借记“材料”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答案】×【解析】应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二、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的核算(一)事业收入的核算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应纳入预算管理或应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直接计入事业收入。在收到财政专户返还款时,再计入事业收入。会计期末,将“事业收入”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二)事业支出的核算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发生的支出。事业支出是事业单位支出的主要项目,应设置“事业支出”科目核算。发生事业支出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会计期末,将“事业支出”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事业支出”科目。三、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的核算(一)经营收入的核算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通常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思路确认。事业单位不能用事业收入弥补经营活动亏损,但可以将经营活动的结余用以支持事业活动。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经营收入”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应确认的经营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经营收入”科目。一般纳税人,还涉及增值税销项税的核算(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会计期末,将“经营收入”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收入”科目,贷记“经营结余”科目。(二)经营支出的核算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通常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的思路确认。事业单位要严格区分经营支出和事业支出,不能将经营支出的项目列为经营支出,也不能将事业支出的项目列为经营支出。事业单位应设置“经营支出”科目,发生经营支出时,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会计期末,将“经营支出”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经营支出”科目。四、成本费用的核算成本费用的核算主要指经营活动,但不仅仅是经营活动,但事业活动也会涉及成本核算。成本费用核算的目的是最终算出一些产品或劳务发生的成本。事业单位应设置“成本费用”、“间接费用”等科目。发生费用时,借记“成本费用”、“间接费用”等科目,贷记“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间接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成本费用”;成本计算期结束,借记“产成品”科目,贷记“成本费用”科目。五、结余与结余分配的核算事业单位的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一)事业结余的核算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①借:事业结余贷:各类支出②借:各类收入贷:事业结余(二)经营结余的核算经营结余用公式表示为: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①借:经营结余贷:经营支出销售税金②借:经营收入贷:经营结余年度终了,事业单位应当将当年实现的事业结余全数转入“结余分配”,结转后,“事业结余”科目无余额。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借: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贷:结余分配(三)结余分配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经营活动交纳所得税;二是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单位专用基金内容很多,但除职工福利基金在结余分配中提取外,修购基金和医疗基金都是通过收入提取的。①借:结余分配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经营结余×税率)②借:结余分配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分配后,单位应将当年未分配结余,全数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结转后,“结余分配”科目应无余额。借:结余分配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例题5·单选题】事业单位年终结账时,下列各类结余科目的余额,不应转入“结余分配”科目的是()。A.“事业结余”科目借方余额B.“事业结余”科目贷方余额C.“经营结余”科目借方余额D.“经营结余”科目贷方余额【答案】C【解析】“经营结余”科目借方余额为亏损,则不结转。六、对外投资的核算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物和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包括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对外投资”账户金额一般与“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账户金额相等。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应在“其他收入”总账科目核算。(一)债券投资的核算事业单位购入各种债券时,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借记“对外投资”项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要反映事业基金中投资基金的增加和一般基金的减少,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债券到期收回投资或将未到期的债券对外出售,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对外投资”科目,按照借贷方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其他收入”科目。同时要调整事业基金相关明细科目,借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二)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核算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按照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照固定资产账面原价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三)以材料对外投资的核算事业单位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材料对外投资时,按照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照材料账面价值(不含增值税)贷记“材料”科目,按照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金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与材料账面价值和应交增值税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照材料账面价值和应交增值税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四)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核算事业单位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按照双方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照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借贷方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应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七、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及修缮的核算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特点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之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应当相等。【例题6·单选题】下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增加的业务中,不能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是()。A.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B.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C.盘盈的固定资产D.购置的固定资产【答案】B【解析】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项目的数字应该相等,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在尚未付清租赁费时,这两个项目的数字不相等。第三节民间非营利组织特定业务的核算一、捐赠收入的核算(一)捐赠的概念捐赠属于非交换的一种,通常是指某个单位或个人(捐赠人)自愿地将现金或其他资产无偿地转让给另一个单位或个人(受赠人),或者无偿地清偿或取消该单位或个人的负债。捐赠基本的特征为:无偿的;自愿的;捐赠交易中资产或劳务的转让不属于所有者的投入或向所有者的分配。(二)捐赠收入的分类按捐赠方对捐赠的资产提出限制性条件(时间限定或范围限定等),分为两类: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三)捐赠承诺民间非营利组织对于捐赠承诺,不能确认收入,但可以在
本文标题:第二十章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03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