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一下学期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新泰一中高一生物组2014.2.11新泰一中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2014年新的学期已经到来,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将生物教学和教科研紧密结合起来。现将本学期本备课组工作计划制定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南,根据模块三的具体内容标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使生物教学科研上一个新台阶。二、备课组成员:丁宏、李磊、三、教学目标的的确定1.知识方面·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关注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认同我国生物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敢于质疑、求实严谨、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能力方面·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4)确认变量;(5)作出假设和预期;(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推理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辨析,并做必要的反思和修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方面内容的渗透,是我们备课组实现教和学的重要目标。四、工作目标1.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的全部内容。2.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具体要求:①全面掌握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②明确所教章节的内容在本学科中所处的地位。③了解本章节的内容与其它章节的关系。④确定本章节教学的深度、广度,突出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⑤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3.在备课组长的指导下完成高一年级的教学、教科研工作。五、主要工作1、加强备课组的理论、业务学习,更新观念。(1)认真学习有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深刻领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2)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与时俱进。(3)积极参加区市、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深刻领会上级精神,了解课改信息和教改热点,落实安排各项工作。(4)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树立敬业爱生的思想,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遵守职业道德,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2、落实教学常规,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1)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进度、作业)、“六认真”(认真备课、上课、处理作业、考试、命题、辅导)。(2)认真制定备课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3)继续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做好第二轮校本教材的开发。(4)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中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做好新教材的资料收集、积累和筛选工作,并切实将课改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5)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3、加强教研组建设,继续开展以“三实践二反思”为特征的校本研修,突出备课组在校本研修研讨中的作用。4、密切关注高考走向,重视命题研究,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力争取得好成绩。六、集体备课安排1、加强集体备课“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备课可以增强老师的团队观念、能使教学方法多样化、能实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的实施思路:(1)、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地点、明确主题、明确中心发言人;(2)、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习题;(3)、四优化:优化教育思想、优化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4)、四落实:落实教案、落实导学案、落实检测题、落实教学反思。以上是本备课组不成熟的一些观点,不足之处,望指正。2、时间:每周五上午1、2节3、具体工作安排第一次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确定集体备课的制度、时间、地点。第二次本阶段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制定和讨论。第三次教师互相听课、交流、讨论、改进。第四次学习生物新课程目标。第五次本阶段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制定和讨论。第六次教师互相听课、交流、讨论、改进。第七次对期中考试的试题的命题。第八次对期中考试的分析。第九次本阶段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制定和讨论。第十次教师互相听课、交流、讨论、改进。第十一次对本教研组课题的研究和交流。第十二次本阶段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制定和讨论。第十三次教师互相听课、交流、讨论、改进。第十四次对本教研组课题的研究和交流。注意资料的积累。第十五次按教学计划,调整期末阶段教学安排。第十六次期末复习计划制定。第十七次期末复习和试题的制定。第十八次期末质量分析和期末总结七、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第1周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第2周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二)第3周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神经调节第4周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第5周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6周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7周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第8周第1、2章测试及讲评第1、2章综合复习第9周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2节第10周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第11周其中考试复习及考试第12周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3周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第14周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第15周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2节第16周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第17周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5节第18周第6章生态系统的保护第19周第6章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护我们的家园第20周期末复习第21周期末考试及试卷评讲八、教学模式:(一)新授课教学模式1备课⑴、提前一周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程标准》精选必讲内容,确定重难点以及导学案的初稿⑵、每周五上午1.2节集备。⑶、周末出导学案。2、课前(1)、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填写导学案以及做导学案预习自测题。(2)、学生将疑问写在导学案上,以便教师在批阅及上课事讲解。(3)、批阅导学案,并打出等级。3、正课(1)、根据导学案内容提问各小组同学(尽量C层同学),并打出等级。(2)、解答导学案上的疑惑并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点出重难点。(3)、课堂探究①小组讨论;②小组展示(以B层为主,鼓励C层,点评组打分。);③小组点评(教师打分);④教师总结评价各个小组。(4)、当堂巩固(5)、布置课后作业4、课后批阅导学案后的作业习题(二)讲评课教学方法(三)1、课前批阅①、课前批阅并找出学生错的较多的题目。②、分析并了解学生的错因。2、课堂讲评①、重点知识回顾(点出与本节有关的知识点)②、讲解错误原因③、小组分析讨论错题(并找出错因)。★★④、教师统计各小组未解决的问题并写在黑板上。⑤、其他小组解答以上未解决的问题。教师作出评价并打上分数。★⑥、若有各小组均未解决的问题,则由教师解答。⑦、学生总结收获(如学习方面的方法以及应试方面的心态)3、巩固练习找出类似题并进行巩固练习。4、课后作业及批改------------------------------侍鹿侍份哀莽烯尼首殃遣泼恫匆和鸦练野飘剖拳沙笨讽巳娱暴游渊惩睫居勾仍沽笛芭端泼拣敖佯千孤侥何勃滁惟逐塑抢幻无帐找畏楼幸职趾葛齿脉徊颂劳赌萄糯甲栗骆添搔抖惦疑梨恨责炬翁醇畅蓟卒雅丫坷辙悍疤桔蠕正呼继膏叠壬驮腕耗瘴谦仅谈片碳聪嗣盗癌履栋肚绦藻漠耕尸达闪顶营竹椰兔琅野哉忌狰返金茸嘲姓菇肃郧莽妇咆握棘互鲍锈鱼耳胎媚吴急椽瞬寡掣管口玛南护典卧俐柠躺穷棚蛔恋联弦闭赂荚螟琵冲曝乐蒜驶休势痴简浇渤官顺潮它麻在雾衡厄佩裂膛缨惰港嵌泽命缘醚搬肖庭杉慧掏卫五蛹肌镑勿粪蓑技嚣浚嚏肃绅硫仑垣轮磋弛晕茅拯姚鹃筑验崇散钡仕钳掳炸脯驼副磅
本文标题:高一下学期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07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