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章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第一节地史的研究方法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Stratigraphicdivisionandcorrelation)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是建立在地层层序的确立的基础上的。而地层层序的确立是依据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原理。(一)地层的划分依据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沉积旋回:由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的,沉积物的粒度自下而上由粗变细再由细变粗重复变化的地层组合。每一个沉积旋回可以划分出一个相应的地层单位。利用沉积旋回划分地层时应注意:1)因地壳升降运动幅度的差异,沉积旋回有大有小,划分的地层单位也有大有小。2)海侵层位易保存,海退层位不易保存。3)每一个沉积旋回往往是由底砾岩开始的岩性变化:在沉积旋回不明显的陆相地层,可以把岩性相同或相似的地层划分出一个相应的地层单位。2,岩层接触关系任何形式的地层不整合都是划分地层的重要标志。实际上,上述的底砾岩就是产在不整合面上的.*利用上述依据划分出来的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3,古生物化石化石: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骨骼、硬壳)或遗迹(足印、蛋、粪便等)。化石保存条件:1)具有硬壳部分的生物易保存。2)掩埋迅速。3)长期被矿物质填充、置换和升馏。标准化石:演化最快、水平分布最广的化石。如三叶虫、笔石、蜓等。*利用化石所划分出来的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地层综合柱状图(二)地层的对比地层对比:是将各地区所划分出来的地层进行比较,找出岩性和化石相同(同一时代)的地层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以恢复该时代的地壳发展史。(以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成果为例)*标准剖面和层型:地层出露完整,顺序正常,界线清楚,化石保存良好的地层剖面即可成为标准剖面。层型是地层单位和地质界线所依据的地层模式。*地质年代表二,岩相古地理分析(一)沉积相的分类1,海相沉积1)滨海相:潮间带及其临近地带。潮汐和波浪作用强。沉积物以粗粒(砾、砂)为主,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常见交错层理、波痕,含破碎贝壳。2)浅海相:水深200m左右附近地带。波浪作用减弱,阳光充足,底栖生物繁盛。沉积物以细粒(砂、泥)陆源碎屑和化学及生物化学岩为主,富含生物遗体。3)半深海相和深海相:生物软泥,铁锰结核,重金属泥。4)非正常海相:淡化海:黑色泥质沉积。咸化海:白云岩沉积。2,过渡相沉积(海陆混合相)3,陆相沉积沉积类型多样,横向变化大。沉积物以碎屑为主,常含陆生动植物化石。(二)岩相分析的主要依据1,生物化石指相化石:凡是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且指示特殊岩相的化石和化石群。如:珊瑚温暖清澈的浅海;破碎贝壳滨海;植物陆相;苏铁气候湿热;银杏气候温和。2,岩性和结构特征在海相地层中,粗粒、交错层理、波痕、干裂滨海;细粒碎屑岩或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等)或鲕状赤铁矿浅海;红色岩层氧化环境;黑色页岩还原环境;盐假象干燥。3,特殊矿物海绿石较深的浅海环境;石膏、石盐干燥;白云岩咸化海或泻湖相。地层综合柱状图(三)岩相分析的原则——现实类比法现实类比法:现实主义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用历史发展的辨证观点研究地史的方法。(四)古地理图古地理图:对于一定地区、一定时代的地层进行岩相分析之后,把当时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情况综合起来所绘成的图件。晚三叠世晚侏罗世三,构造历史分析构造历史分析依据:岩相垂直变化、岩层厚度及接触关系。构造阶段:根据地槽发育的构造旋回,结合海陆分布、生物演化和岩浆活动的阶段性变化,对地壳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阶段。第二节地层系统一,岩石地层单位(地方性)根据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地层接触关系所划分出来的地层单位,即岩性地层单位。主要有群、组、段等。组是地方性最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凡是岩相、岩性大致一致与上下地层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且分布稳定的地层。以初建组的地名命名,如:栖霞组。二,年代地层单位(全球性)根据地层中生物化石所划分出来的地层单位,即年代地层单位。由于生物化石分属于不同的纲、目、科、属、种,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化石分类级别,划分出不同大小的年代地层单位。由大到小为:宇、界、系、统、阶。系是全球性最基本的年代地层单位。它是依据生物化石所属的纲或目所划分的年代地层单位。如D的鱼纲;C的两栖纲等。三,地质时代单位不同级别的年代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间,即地质时代单位。因此,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时代单位存在着对应关系。即宇(宙)、界(代)、系(纪)、统(世)、阶(期)。四,地层符号宇的符号:如太古宇AR界的符号:如中生代Mz系的符号:如志留系S统的符号:如上二叠统P2阶、群、组的符号:如上石炭统船山组C2c段的符号:如上石炭统船山组第三段C2c3复习思考题1,地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地层对比?2,什么是标准剖面和层型?二者有何区别?3,滨海相和浅海相有何特点?根据什么来进行岩相分析?4,什么是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时代单位?
本文标题:地史的研究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09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