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上课稿)
第一课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不同点标准低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00多美元,只是刚刚跨过小康门槛。较高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生活质量偏重于物质消费注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全面改善。社会状态发展不均衡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相同点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只是二者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D2、(2009·广东文科基础·4)《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A1.“绿色GDP”是指从GDP中扣除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成本后的生产总值,它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即资源耗减)为5118亿元,占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即环境退化成本,是指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将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全部治理所需的支出)将达GDP的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GDP的增长,不一定带来社会经济的发展B.GDP的增长,一定意味着社会财富积累的增加C.“绿色GDP”概念的运用,有利于政府部门转变观念和科学决策D.“绿色GDP”概念的运用,有利于培育公众关心、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BBC
本文标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上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2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