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外国新闻史》第六章
LOGO突进的平坦之路——美国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历史(1765—1833)第六章美国社会转型模式与新型新闻传播事业体系确立模式之互动。2.美国一帆风顺式的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体系确立的历史之路。3.托马斯•杰斐逊的新闻思想探讨。相形于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诞生的道路不同、体系各异的两种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模式,随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而形成的美国新型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却呈现出了一种迥然不同的新路径,这就是美式的“突进的平坦之路”。LOGO背景之回顾第一节一、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英国的殖民统治者企图把殖民地变成它的原料供应地和国内商品销售市场,这使得十三州殖民地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受到了英国殖民统治的严重压制。七年战争后,英国战胜法国,夺得了在北美地区的霸主地位,更变本加厉地对北美十三州进行殖民压迫,加速了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尖锐化,最终导致了独立战争的爆发。二、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殖民地文化精神背景要素为殖民地传播事业新体系的产生与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北美大陆从来没有过封建专制制度存在的历史;2.移民们独立的精神及热爱自由的传统;3.肥沃辽阔的土地和无数个体经济单位所奠定的资本主义制度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家们的“天赋人权”说、法国启蒙运动的“社会契约”论和“自由、平等、博爱”等最新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武装了殖民地的知识阶层,并由他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传递到酷爱自由的人民大众心中。二、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殖民地文化精神1765年的《印花税法案》使北美十三州全体民众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仇视和反抗情绪日益高涨,为革命的宣传家们准备了攻击的目标。初期的斗争是从殖民地人民群起反对1765年11月1日正式生效的《印花税法案》开始的。由于这个法案规定所有殖民地的报刊、法律证件、商业单据和各种印刷品都必须缴纳印花税,这就大大得罪了殖民地的两个重要文化阶层——律师集团和新闻出版界人士。于是,这两部分擅长舆论宣传工作的群体开始不断地对殖民当局口诛笔伐,宣传鼓动殖民地人民起来革命。1766年3月,在殖民地强大的抗议浪潮中,英国当局被迫宣布在北美十三州停止执行《印花税法案》。LOGO历史的进程第二节一、美国独立革命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1765—1783)北美十三州独立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是在革命的浪潮中起步腾飞的。伴随着革命的进程,北美十三州逐渐形成了三个主要的政治势力集团,他们都有着自己出色的宣传鼓动家和代表人物,这就是殖民地民主激进派的塞缪尔•亚当斯、温和派(辉格党人)的约翰•迪金森、保皇派(托利党人)的詹姆斯•利文斯顿和革命派的托马斯•潘恩。一、美国独立革命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1765—1783)塞缪尔•亚当斯1772年出生于波士顿的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家庭,哈佛学院毕业生,是殖民地当时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之一。亚当斯自身的经历和家庭变故使他极端痛恨英国殖民当局的重商主义政策,因为正是殖民当局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压迫使他和同一阶层的许多人破产、家道衰落,于是他开始投身于政治斗争,成为波士顿乃至整个殖民地民主激进派的领袖人物。(一)民主激进派宣传家——塞缪尔•亚当斯塞缪尔•亚当斯一、美国独立革命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1765—1783)约翰•迪金森一位精明冷静、讲求实际、深受殖民地富裕有产阶层推崇的著名律师,更多的是从财产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革命、独立、战争等重大问题的。1767—1768年间迪金森在激进的《宾夕法尼亚纪事报》上连续发表的12篇题为《宾夕法尼亚——农人来信》的著名系列政论文章。迪金森虽然厌恶革命,但他的宣传活动却有力地促成了这场革命。(二)温和派(辉格党人)宣传家——约翰•迪金森约翰•迪金森一、美国独立革命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1765—1783)詹姆斯•利文斯顿当时北美大陆上公认的保皇派,即希望继续凭借门第、财产、地位及传统进行殖民统治的集团的代表。利文斯顿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报纸编辑。他虽然思想保守、反对革命,但在十三州殖民地民众强大的反英浪潮中他却不敢明言保皇,便采取了一种“狡猾”的编辑方针。利文斯顿的报纸满篇充斥着对独立战争革命领袖们凭空捏造的攻击与污蔑。(三)保皇派(托利党人)宣传家——詹姆斯•利文斯顿一、美国独立革命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1765—1783)托马斯•潘恩是出身贫贱的英国移民,于1774年手持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封介绍信来到美洲,随即在为杂志《宾夕法尼亚》撰稿的过程中确立了其作为一位激动人心的评论家的地位,他最早的一篇出色的鼓动文章就是1776年1月出版发行的宣传小册子——《常识》。(四)革命派宣传家——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潘恩一、美国独立革命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1765—1783)《常识》发表背景:虽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独立战争终于爆发,但保皇派温和派的犹豫不决却使独立革命一开始就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危险。内容:潘恩猛烈抨击了英国政府的暴政,坚决主张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同英国分离,号召人民为此拿起武器,因为“辩论的时期已经结束,应该用武器这最后的手段来解决争议”了。(四)革命派宣传家——托马斯•潘恩《常识》一、美国独立革命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1765—1783)《危机》托马斯•潘恩写出的另一本著名的系列宣传文章小册子。1776年年底时,大陆军遭遇一连串的军事失败,军心涣散。值此革命危急关头,潘恩写出了文章《危机》,刊登于1776年12月19日《宾夕法尼亚周报》上并迅速引起了公众的热烈反响。一直到独立战争结束,每每在关键时刻,潘恩便撰写出《危机》续篇——他先后共写了13篇。(四)革命派宣传家——托马斯•潘恩《危机》一、美国独立革命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1765—1783)《危机》“此时此刻,正是考验人们的灵魂的时候,在夏天的季节来当兵,在阳光明媚的时候才爱国的人,在这场危机中固然会把为国效忠视为畏途。但是现在面对危机,挺身而出的人们,却值得我们男女同胞的敬爱和感激。暴政,像地狱一样,是不会轻易地被征服的,然而我们有一点可以使自己感到欣慰:战斗愈是艰苦,胜利愈是辉煌。我们得来太便宜的东西,我们就会等闲视之——任何事物惟其昂贵才有价值,只有上苍知道怎样给它的商品标定一个适当的价格;所以,假如自由这样一件如此神圣的东西竟不会被定以高价,那才奇怪了。”——托马斯•潘恩(四)革命派宣传家——托马斯•潘恩一、美国独立革命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1765—1783)在1765—1783年这一革命时代,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在规模上、声誉上都有了惊人的发展。革命的各个重要关头:1766年《印花税法案》的废止;1770年波士顿流血事件;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1775—1783年间数次重大的关键战役;殖民地的独立革命报刊业都发挥了自己的出色作用,新生的北美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从战争中脱颖而出,并在后续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二、政党报刊时期及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1784—1833)两大政治派别集团: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派(Federalist)以托马斯•杰斐逊为首的反联邦派(Anti-federalist)两派在联邦宪法的采用、关税和州债负担、法国问题、对英缔结和约这四个主要问题和许多细节上矛盾尖锐、互不相让,这些争执马上反映到了该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中。(一)美国政党报刊现象——“党派谩骂”时期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托马斯•杰斐逊二、政党报刊时期及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1784—1833)党派创刊日期刊名主编所在地联邦党的宣传媒体1789年4月《合众国公报》约翰•劳诺纽约1784年《哥伦比亚前哨报》拉塞尔少校波士顿1797年3月《箭猪公报》威廉•科贝特费城1801年《纽约晚邮报》科尔曼纽约反联邦党的宣传媒体1971年《国民公报》菲利浦·弗伦诺费城1790年《曙光女神报》贝奇、杜安费城二、政党报刊时期及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1784—1833)在美国新闻史上政党报刊的含义是:1.报刊公开标榜为政治服务,自觉成为党派政治斗争的工具,接受政党津贴资助;2.报刊论战时以我画线,以宣传本党的政治主张为主,常常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捏造罪名、诽谤对方;3.报刊的内容主要为政治哲学文章,长篇大论、内容深奥、文字艰涩,读者多为本党成员、少数政客及知识分子阶层。这一时期报刊党派谩骂成风,报刊论战激烈,言词文字粗野,不择手段地诽谤污蔑乃至人身攻击,不讲求什么客观公正原则,有时办报人之间甚至大打出手,棍棒相见。二、政党报刊时期及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1784—1833)威廉•科贝特可谓这一时期党派谩骂的一个典型标本。在《箭猪公报》创刊号上他直言不讳且厚颜无耻地宣称:“我将不作公正不偏的陈述,那将毫无用处,而且毫无意义。”他用这样的文字来刻毒地描绘费城《曙光女神报》主编贝奇,“这个穷凶极恶的无耻小人(无愧是老本杰明的子孙)知道,凡是有点常识的人都对他嗤之以鼻,把他看作一个信口雌黄的说谎者、一个工具、一个被人收买的走狗……他是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他的目光从未逾过你的膝盖,他一脸菜色,双颊凹陷,双目呆滞,他给人的总印象是:恰如在示众架上吊了一个星期或十天的那么一个家伙!”威廉•科贝特二、政党报刊时期及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1784—1833)产生背景:远因——独立战争中深入民心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资产阶级民主观念在美国已形成了强大的政治思想力量。近因——新宪法既未提及新闻自由,也未提及人民的诸种自由权利,与1776年的《独立宣言》相比大大倒退,因而遭到全国民众和进步政治团体的激烈反对。内容:国会不得通过建立尊奉某一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的法律;不得废止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集会、请愿、诉告的自由。(二)《人权法案》的制定二、政党报刊时期及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1784—1833)意义:其一,《人权法案》第一条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自由成文法规。其二,从法律的意义上来看,《人权法案》第一条以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的成文形式,规定给予民众很大的民主权利和新闻自由。其三,《人权法案》第一条从法律上保证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权利和言论及新闻出版自由,它标志着美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正式确立长。二、政党报刊时期及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1784—1833)《宪法第一修正案》《人权法案》的起草工作是由杰斐逊的挚友和学生麦迪逊领导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的。《人权法案》的具体条文是麦迪逊民主思想和当时许多州宪法中相关具体法律条文的混合产物。最后,经参众两院修订后,
本文标题:《外国新闻史》第六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5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