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
一、近代化背景链接中国近代化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请你用史实加以说明。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危害一、近代化背景链接中国近代化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请你用史实加以说明。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危害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遭到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富国强兵,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探索救国之路。二、近代化探索历程链接过程事件领导阶级及代表人物向西方学习侧重点传播的新思想最突出的影响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思想文化近代化近代化探索特点:近代化探索精神:从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解放思想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主、追求进步的时代精神。三、西方近代化探索链接读下面材料,请用史实说明西方近代化的过程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中国:先进生产技术(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西方:思想文化(文艺复兴)政治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先进生产技术(工业革命)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追求民主和科学)洋务运动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③筹划海防,创建近代海军④培养近代人才,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内容破产原因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阻挠不改变封建制度(根本)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背景19世纪60——90年代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代表人物: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派主观目的洋务运动实际结局破产原因洋务运动积极作用维护清朝统治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不改变封建制度第一,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第二,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评价洋务运动类别口号代表企业地点创办人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1861最早)安庆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最大)上海李鸿章福州船政局(设备最先进)福州左宗棠民用企业“求富”轮船招商局(第一家民用)上海李鸿章汉阳铁厂武汉张之洞湖北织布局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企业一句话概括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培养近代人才,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性质)。1、洋务派是属于A.封建地主阶级B.农民阶级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2、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A.先进的政治制度B.先进的教育制度C.先进的科学技术D.先进的文化制度3、以下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有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④曾国藩⑤李鸿章⑥左宗棠⑦张之洞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⑦4、为“自强”“求富”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始中国近代化起步进程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5、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军事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D.继昌隆丝厂6、下列属于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的有①开平矿务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福州船政局④轮船招商局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7、下列属于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工业有①江南制造总局②轮船招商局③汉阳铁厂④湖北织布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8、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筹办的与文化教育有关的事情是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B.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C.京师同文馆的创办D.北洋舰队的创办9、以下活动中,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①改组军机处②创办企业③筹建海军④兴办新式学校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0、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是①北洋海军②南海海军③东海海军④福建海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D.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12、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外国经济侵略有一些抵制D.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13、清朝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国家坚强利炮的威力是在下列哪些事件的哪击下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太平天国运动④甲午中日战争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4、以下是洋务派开办的企业,其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总局D.轮船招商局16、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挽救民族危亡B.创办近代军工企业C.开办民办工业D.维护封建统治17、洋务运动兴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A.鼓励私人兴办企业B.辅助军事工业,维护清朝统治C.让全国人民富裕起来D.发展资本主义制度18、“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上述观点指导下,李鸿章创办了A.近代军事工B.近代民用工业C.近代海军D.新式学堂19、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20、在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A.培养人才B.创办军事工业C.筹划海防D.创办民用工业创新题21、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使中国开始了A.维新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2、《同治夷务》中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23、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在战争中需要的枪支弹药、船只不可能来自A.轮船招商局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总局D.安庆内军械所24、要了解湖北钢铁业的历史,可以查阅下列哪个企业的资料A.开平煤矿B.湖北织布局C.汉阳铁厂D.江南制造总局2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26、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A.顽固派B.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7、曾国藩等人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A.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B.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D.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派28、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图略)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于上海。轮船由最初的3艘增至1877年的30多艘,在各个口岸设有分局27处。从1873年(同治十二年)到1877年(光绪三年),总盈利1221000两白银。材料二: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到甲午战争之前,企业总数已达60多个。这些企业,多有拒洋动机,少数还能办出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谁创办的?(2)概括指出“自强”运动的主要内容(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封建主义”出现“些微裂缝”的原因。李鸿章A.创办军事工业B.建立新式陆、海军C.创办民用工业D.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A.产生了中国的一批近代化企业B.出现近代化机器生产、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C.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内容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①《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②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进步性、爱国性、启蒙性、阶级局限性“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1898年)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公车上书(1895年)背景:序幕:代表人物:结果:影响:评价:•意义:•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性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具有进步的意义。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第一,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第二,维新派手中无实权,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第三,顽固派力量强大,维新派力量弱小。(客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主观)1、使康有为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A.洋务运动的失败B.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C.鸦片战争的失败D.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2、康有为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联名上书的事件发生于A.1894年B.1895年C.1897年D.1898年2、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是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C.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于一位甘为变法流血的维新人士,其作者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光绪帝4、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A.商鞅变法B.公车上书C.百日维新D.光绪维新6、戊戌变法的实质是A.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B.一次知识分子参与朝政的运动C.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D.一次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5、“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C.清政府腐朽统治D.《马关条约》的签订6、“公车上书”里提出要“变法”,这里的“变法”是指要建立A.资产阶级的君主专制政体B.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C.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D.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7、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A.顽固派的强大B.光绪帝被囚禁C.袁世凯的告密D.帝国主义的破坏8、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9、假如你是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你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C.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10、戊戌变法法令与洋务运动措施相似的是A.改革政
本文标题:201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65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