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汇报人:刘刚刚/宋亮亮时间:2015/12/01一、产生背景二、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三、理论研究社会背景: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二战对人的认知与决策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战后的信息时代更加强调对人们的信息选择、接受、以及信息编码、存储、提取与使用过程的研究。一、产生背景科学技术背景: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认知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取向。心理学自身发展的结果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中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只是强调行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这就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的不满,开始放弃行为主义的研究立场,转向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从而导致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综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发源于早期认知理论的代表学派——格式塔心理学的顿悟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皮亚杰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才逐渐形成。认知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包括:1、人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2、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感知、注意、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的信息交换过程。3、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理解是有选择性的。4、学习的质量取决于效果。苛勒:德国心理学家,历时7年,以黑猩猩为对象进行的18个实验,依据其结果,撰写了《猩猩的智慧》一文,他发挥了格式塔理论,提出了顿悟说。二、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苛勒的格式塔学习论经典实验---黑猩猩学习苛勒称此种学习现象为顿悟学习。堆箱接竿顿悟:指突然察觉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苛勒认为学习不必靠盲目的尝试和重复练习,只要个体理解整个情境中各刺激之间的关系,顿悟就会自然发生。顿悟问题:你能用一笔画四条直线连上下面九个点么?1、学习就是构造一种完形;2、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以意识为中介;3、学习是由顿悟实现的;4、创造性思维是打破旧的完形建立新的完形;5、“问题”就是“障碍”,智慧就是凭借中介物清除障碍的过程。格式塔学习论的基本观点皮亚杰(J.Piaget)的认知结构理论皮亚杰(1896—1980)是当代一位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专家,他是瑞士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经典实验爸爸给小明(12岁)和小东(6岁)两兄弟分饮料喝。爸爸将一样多的可乐倒进两个容积一样但是形状不同的杯中。弟弟小东非要那个细长杯子的可乐不可,因为他觉得那杯可乐多。哥哥小明觉得无所谓,他还怪弟弟:“傻瓜,明明是一样多的嘛!”四个大年龄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二、前运演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三、具体运演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四、形式运演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杰罗姆·布鲁纳于1915年10月出生在美国纽约。他在众多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是一位在西方心理学界和教育界都享有声誉的学者,他在1959年任美国科学院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席,主持了著名的伍兹霍尔中小学课程改革会议;1960年任总统教育顾问;1952年当选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会理事长;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包括习得、转化和评价学习应注意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对外界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中不断变动。他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并认为表征有三种: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这三种表征在儿童智慧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幼儿时期(1、2岁),主要是依靠动作去对付世界;第二阶段:三至七岁,儿童开始在头脑中利用视觉和听觉的表象或映象代表外界事物并尝试借助映象解决问题;第三阶段:大约从六、七岁开始,符号表征阶段这时个体能运用语言、数字等符号代表经验,同时应用这些符号来学习和获得经验。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习得: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2)转化:对新知识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3)评价: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看对知识的分析、概括是否恰当,运算是否正确等。学习应注意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提倡发现学习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中,由于布鲁纳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认为从事物变化中发现其原理原则,才是构成学习的主要条件,故而被称为发现学习论。1、直觉思维是发现学习的前奏。2、学习情景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3、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同具体回馈价值。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1939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4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68年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任教,曾在该校师范教育部任研究和评价的主管,后来又在该校的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工作过。并列学习上位学习下位学习按照新旧知识的概括水平及其相互间不同关系把学习分为奥苏贝尔既重视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又强调关心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学习变化的实质在于新旧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的相互作用,那些新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关系,进行同化和改组,在学习者头脑中产生新的意义。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为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新概念或命题原有概念或命题归属到概括程度较高概括程度较低上位学习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关系)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几个概念或命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个概括水平更高的概念或命题。这个概括水平更高的新概念主要通过归纳原有下位概念的属性而获得意义。例如,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下位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上位概念。并列学习当新学习的概念和命题既不能与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概念或命题产生下位关系,也不产生上位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时,这时的学习便只能采用并列结合学习。在这种学习中,实际上学习者头脑中没有最直接的可以利用的观念,学习者只能在更一般的知识背景中为新知识寻找适当的固定点。基本观点(一)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新的意义被同化的过程奥苏贝尔指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个体获得有逻辑意义的文字符号的意义,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实质性的而非人为的联系。有意义的学习是以同化方式实现的。所谓同化是指学习者头脑中某种认知结构,吸收新的信息;而新的观念被吸收后,使原有的观念发生变化。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二)同化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定论的性质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再现或派作他用。接受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它也是积极主动的。(三)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奥苏贝尔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主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教学的基本策略。逐渐分化原则: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人们认识新事物的自然顺序和认知结构的组织顺序,对知识进行由上位到下位,由一般到个别的纵向组织,类似于循序渐进。整合协调原则:就是从横的方面加强教材中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消除已有知识之间的矛盾与混乱,以促使学生的学习融会贯通。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奥苏贝尔主张,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介绍一种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地包含了正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这些内容在抽象、概括水平上普遍高于新知识,也与学生个人的参照系相联系。这些引进的内容,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称之为“组织者”。由于这些引进的内容是在学生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呈现,故又称之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分为: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列组织者1.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2.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用。3.重视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4.重视强化的功能。5.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三、理论研究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不足不足在于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我们认为学习心理是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学习起间接作用。只有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才能使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认知学习理论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
本文标题:认知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72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