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控制。染色体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基因位于上。蛋白质和DNA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遗传因子谁是遗传物质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蛋白质(氨基酸)多种多样:遗传物质20世纪20年代: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染色体DNA(结构不清楚):?DNA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碱基磷酸AGCT20世纪30年代:脱氧核苷酸的种类AGCT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0世纪30年代:DNA有重要作用多糖类荚膜R型菌:无荚膜、菌落粗糙(Rough)、无毒性(一)肺炎双球菌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S型菌:有荚膜、菌落光滑(Smooth)、有毒性,小鼠:败血病3.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R活小鼠不死亡S活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分离出S活细菌S死R活+S死小鼠死亡,分离出S活细菌4、实验结论:格里菲思推论P43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能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成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转化因子R活R+有毒S型死细菌小鼠死亡第四组+S活R死S小鼠死亡S活SS中的转化因子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返回结论:S型死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使小鼠致死。(三)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结论: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疑问:•由于艾弗里的实验中提取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仍有人表示怀疑。•那么要怎样设计才能让人无可挑剔呢?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然后单独、直接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研究方法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蛋白质的组成元素:DNA的组成元素:C、H、O、N、SC、H、O、N、P(标记35S)(标记32P)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返回(一)标记噬菌体方法:同位素示踪(标记)法返回标记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大肠杆菌标记T2噬菌体T2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35sT2的噬菌体T2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含32pT2的噬菌体(二)实验步骤:标记细菌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搅拌离心观察放射性的分布(一组用32P标记DNA,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离心离心1、为什么选择35S和32P作标记而不选用其他的同位素?2、第一(二)组实验中为什么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高)?因为硫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组分中,而磷则主要存在于DNA的组分中。用14C和18O等元素是不可行的,因为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的组分中都含有这两种元素。在第一组实验中,35S标记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后,搅拌不充分,使吸附在大肠杆菌外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没有与大肠杆菌完全分离开,离心后进入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在第二组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混合培养的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①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子代噬菌体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5S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有进入到细菌中。实验表明无35S亲代噬菌体想一想: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②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噬菌体内部DNA32P子代噬菌体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中。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亲代噬菌体有32P想一想:这一结果又说明了什么?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菌内(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结果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5S32P没有被标记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无35S标记蛋白质无32P标记DNA外壳蛋白质无35SDNA有32P标记目录四、生物的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1928年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1944年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1952年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RNA蛋白质感染不感染烟草花叶病毒烟叶烟叶得花叶病不得花叶病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控制其性状,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四、生物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除了DNA外,还有R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HIV、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46)本课小结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20世纪30年代——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占主导地位。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艾弗里)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格里菲思)①无毒R型活细菌活小鼠②有毒S型活细菌死小鼠③有毒S型死细菌活小鼠④活R+加热杀死的S死小鼠结论1:S型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S型蛋白质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R多糖DNARS结论2:“转化因子”是DNA,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本课小结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菌内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35S标记蛋白质无35S标记蛋白质外壳蛋白质无35SDNA是遗传物质32P标记DNA有32P标记DNADNA有32P标记噬菌体的基本结构外壳:蛋白质内部:DNA分子过程及结论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本课小结四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本课小结
本文标题: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77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