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石鼓山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福建省南安(金淘)至厦门高速公路泉州段石鼓山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安至厦门高速公路泉州段A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00九年十月一日·1目录目录...................................................1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测量总体组织...........................................33.1测量人员组织机构..................................33.2测量工艺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3.3测量仪器的配备....................................34.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35.分项工程测量方案.......................................45.1隧道测量放样......................错误!未定义书签。5.2隧道监控量测......................................45.2.1测量布点......................................45.2.2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测量方法...................46.竣工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7.注意事项...............................................78.测量质量保证及纠偏措施.................................8·21.编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2.工程概况石鼓山隧道为特长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隧道左洞长6005米,右洞长6005米,隧道平均长6005米。我标段承担施工左洞起始里程为ZK10+480,终止里程为ZK13+648,左洞全长3168米;右洞起始里程为YK10+500,终止里程为YK13+652,右洞全长3152米,左右洞平均长3160米。隧道左洞洞身及出口分别处在半径为4000及1630米的平曲线上,右洞洞身及出口分别处在半径为4000及1680米的平曲线上。左洞纵坡分别为0.5%、-0.951%、-1.70%,右洞纵坡分别为0.5%、-0.950%、-2.50%。隧道左右洞进出口洞门型式均采用削竹式。隧道进出口位于山坡,山坡坡度约10-15°,上覆薄层残坡积粘性土层,坡积碎石,现有边坡稳定。其中出口段洞身围岩主要为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凝灰熔岩,厚度约为15米。隧道区主要发育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次一构造,以节理裂隙密集带为主,隧道区发育有22条构造破碎带或节理裂隙密集带,这些构造破碎带或节理裂隙密集带是影响隧道围岩完整性的主要因素。隧道洞体围岩级别以Ⅱ及Ⅲ级为主,进出口段围岩级别为Ⅳ、Ⅴ级,构造破·3碎带和节理裂隙密集带处为Ⅳ、Ⅴ级。3.测量总体组织3.1测量人员组织机构项目部组建以总工为总负责人,专业隧道工程师为负责人,施工队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的测量管理模式,用来保证隧道拱顶沉降和位移收敛的正常量测,其中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员3人。3.2测量仪器的配备本标段隧道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如下:测量工具仪器名称型号精度单位数量收敛仪把1水准仪台1钢卷尺30m把2钢卷尺5m把5塔尺5m根24.水准点布设施工时通过洞外加密精测点,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高程。洞口水准高程点位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水准高程点作为基准点,进行测量及平差计算。·4高程控制点位宜每50m~100m设置一个,如特殊需要时还可进行加密,其布置形式为闭合水准线路,闭合于洞外水准控制点。加密水准点的复测按四等水准控制。采用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并定期进行复测。5.隧道监控量测5.1测量布点5.2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测量方法监控项目见附表洞口浅埋地段监控量测·5洞口浅埋地段监控点布置断面图①、监测位置:布置在洞口浅埋地段,设置4~6个观测横断面;沿衬砌中线每2~3m一个测点。②、监测工具:水平仪、水准尺。③、监测频率:开挖面前30m,1次/2天;开挖面前后30m,2次/1天;开挖面后30~80m,1次/2天;开挖面后80m,1次/7天。④、监测精度:△h=0.1mm围岩监控量测施工中会遇到断层、突泥、涌水、软弱破碎带、瓦斯等不良地质条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可以做到有备无患,沉着应对可能发生的地质变化,实施地质超前预报,加强对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状态的监测,及时获取围岩稳定状态和支护结构可靠性的信息,不断修正支护参数,调整施工方法,及时将地质病害消除在萌芽状态中,确保隧道顺利安全施工。洞内地质和支护状态观察施工阶段地质勘察和围岩级别判断主要根据掌子面的观察进行,·6由经验丰富的地质工程师通过洞内观察,掌握地质状况,判定围岩级别,及时进行围岩级别变更,确定支护效果及决定支护参数,要求绘制掌子面观察(素描)图,进行摄像等,观察中应具体地记录以下各项:(1)地质状况及分布、性质和掌子面自稳性;(2)围岩地软硬、裂隙间距及方向等围岩状态;(3)断层地分布、走向、粘土化程度等;(4)涌水地点、涌水量及其状态;(5)软弱层的分布;(6)其他。监控量测(1)现场量测应及时根据量测数据绘制净空水平收敛、拱顶下沉时态曲线及拱顶下沉距开挖工作面距离的关系图。(2)对初期的时态曲线应进行回归分析,选择与实测数据拟合好的函数进行回归,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拱顶下沉及净空水平收敛值。(3)围岩及支护的稳定性应根据开挖工作面的状态,净空水平收敛值及拱顶下沉量的大小和速度综合判定。隧道周边允许相对收敛见《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布置图》中说明,当速度位移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相对位移值已接近表中的规定数值,或者支护混凝土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时,必须立即采用补强措施,并改变施工方法或设计参数。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变形基本·7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隧道围岩变形速度有明显减缓趋势。b)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c)施作二次衬砌前的总变形量,已达预计总变形量的80%以上;d)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再发展。当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围岩变形无收敛趋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允许施作二次衬砌,或者根据要求采用加强衬砌,及时施工。在洞口浅埋地段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7.注意事项严格按规程办事,遇到超限时要认真检查,不合规范要求时返工。测量组人员团结配合,保持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制定仪器维修和保养制度及周检计划,加强仪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持其良好状态,按时送检。专人负责对桩点的保护,注意防止桩点沉降、偏移并定期复核,有偏差时及时调整。观测和计算结果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计算清楚,格式统一,装订成册和长期保管。原始观测记录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补记,手簿必须填明页次,注明观测人、记录人、计算人、复核人、观测日期、起始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的类型,并详细·8记录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因超限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使用。8.测量质量保证及纠偏措施a、执行现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保证各项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b、定期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洞内外控制点联测,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c、认真审核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复核后方可使用,抄录数据资料,必须仔细核对,且须经第二人核对。d、各种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完成,严禁事后补记补绘,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时,应当补测或重测。e、测量的外业作业必须采取多测回观测,并形成合格检核条件;内业工作,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和相互校核。f、必须坚持测量双检制。g、利用已知点高程必须坚持先检测后用的原则,即已知点检测无误合格时才能利用。·9附表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布置量测间隔时间1-15天16天-1个月1-3个月3个月以后必测项目地质和初期支护观察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隙和变形观测或描述,地质罗盘及规尺等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每次爆破后周边位移拱顶下沉收敛仪水平仪水平尺见图表中所列桩号1-2次/天1次/2天1次/周2次/月地表下沉水平仪水平尺设计要求断面开挖面距量测面2B:1-2次/天开挖面距量测面5B:1次/2天开挖面距量测面5B:1次/周选测项目锚杆抗拔力锚杆测力器拉拔器每10m一个断面,每断面≥3根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各种类型压力盒ZDK-1、Z5-1、Z5-1(b)、Z5、Z5(b)衬砌二组,每个断面15个测点1次/天1次/2天2次/周2次/月钢拱架支撑内力支柱压力计其它测力计每10榀设一组,支撑底部1次/天1次/2天2次/周2次/月喷射砼应力及二衬砼应力裂缝应变计应力计测缝计各种衬砌型式各1个断面每个断面11个测点1次/天1次/2天2次/周2次/月
本文标题:石鼓山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80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