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乔治·戈登·拜伦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制作:十组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父母皆出自没落贵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哈罗公学毕业后,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剑桥大学毕业。曾任上议院议员。学生时代即深受启蒙思想影响。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hildHarold'sPilgrimage,1809-1818)。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DonJuan,1818-1823)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恰尔德·哈罗德是拜伦诗歌中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是他的长诗《唐璜》,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从1809-1811,拜伦出国作东方的旅行,是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在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在旅途中,他开始写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其他诗篇,并在心中酝酿未来的东方故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知道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拜伦在恋爱1811-1816年,拜伦一直在生活在不断的感情旋涡中。在他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青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拜伦在1813年向一位安娜·密尔班克小姐求婚,于1815年1月和她结了婚。这是拜伦一生中所铸的最大的错误。拜伦夫人是一个见解褊狭的、深为其阶级的伪善所宥的人,完全不能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己家中,拒绝与拜伦同居,从而使流言纷起。以此为契机,英国统治阶级对它的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写出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拜伦画像征服者威廉最后的光辉•拜伦在1816年4月永远离开了英国,一个传记作者说他“被赶出了国土,钱袋和心灵都破了产,他离去了,永不再回;但他离去后,却在若恩河的激流之旁找到新的灵感,在意大利的天空下写出了使他的名字永垂不朽的作品。”•1816年,拜伦居住在瑞士,在日内瓦结识了另一个流亡的诗人雪莱,对英国发动统治的憎恨和对诗歌的同好使他们结成了密友。•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6-1817)、故事诗《锡隆的囚徒》(ThePrisnerofChillon1816)、悲剧《曼弗雷德》(1817)、长诗《青铜世纪》(1823)等。巨著《唐璜》是拜伦最重要的一组诗,半庄半谐、夹叙夹议,有现实主义的内容,又有奇突、轻松而讽刺的笔凋。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英国维护资产阶级体面的报刊群起而攻之,指责它对宗教和道德进攻,是“对体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须的行为准则的讥讽”,“令每个正常的头脑厌恶”,等等。但同时,它也受到高度的赞扬。作家瓦尔特·司各特说《唐璜》“象莎士比亚一样地包罗万象,他囊括了人生的每个题目,拨动了神圣的琴上的每一根弦,弹出最细小以至最强烈最震动心灵的调子。”诗人歌德说,“《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优美感情的最纤细动人的地步……”。《唐璜》写完第十六章,拜伦已准备献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了。•这是诗人一生最后的、也是最光辉的一页。他既憎恨发动的“神圣同盟”对欧洲各民族的压迫,也憎恨土尔其对希腊的统治。1824年,拜伦忙于战备工作,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4月19日逝世。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全国志哀二十一天。•回顾他的一生,他的诗,他的精神,就足以使任何能感应的人相信:拜伦不但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世界上总会需要的一种诗人,以嘲笑其较卑劣的,并鼓舞其较崇高的行动。人物作品•拜伦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且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他未完成的长篇诗体小说《唐璜》(DonJuan),是一部气势宏伟,意境开阔,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英国以至欧洲的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拜伦从学生时代开始写诗,第2部诗集《闲暇的时刻》(HoursofIdleness,1807)出版后受到《爱丁堡评论》(EdinburghReview)杂志的攻击,诗人乃答之以《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EnglishBardsandscotchReviewers,1809)一诗,初次显露了他卓越的才华和讽刺的锋芒。1812年发表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第1、2章)是他的成名作。1816年,拜伦因私生活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斥,愤而移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写了《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3、4两章(1816、1818年)。这部抒情叙事长诗和未完成的巨著《唐璜》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拜伦还写了一系列长篇叙事诗,如《异教徒》(TheGiaour,1813)、《阿比多斯的新娘》(TheBrideofAbydos,1813)、《海盗》(1814)、《柯林斯之围》(TheSiegeofCorinth,1816)和7部诗剧,如《曼弗雷德》(Manfred,1817)、《该隐》(Cain,1821),以及许多抒情诗和讽刺诗,如《审判的幻景》(TheVisionofJudgement,1822)。1823年初,希腊抗土斗争高涨,拜伦放下正在写作的《唐璜》(DonJuan,1818-1823)[1],毅然前往希腊,参加希腊志士争取自由、独立的武装斗争,1824年4月19日死于希腊军中。他的诗歌在欧洲和中国都有很大的影响。经典语录人是快乐与悲伤之间的钟摆。一切悲剧以死亡结束,一切喜剧以结婚告终。当这受苦的皮囊冷却,那不灭的精魂漂泊何方?一个有血气的人,既不曲意求人重视,也不怕被人忽视。人生好比一面鼓,一边走着,一边敲着,一步一步走向坟墓一夜醒来,我发现自己已经成名了我对你的爱,就是对人们的恨因为爱上了人类,就不能专心地爱你爱我的,我报以叹息恨我的,我付之一笑任上天降下什么运气这颗心全已准备好等你赋予的血液已经流完,等你所爱的声音沉寂了让我留下的记忆使你心欢别忘了我死的时候含着笑假如人们叽叽喳喳议论着的一切全是真话,我就不配住在英国;假如这些全是造谣中伤的话,英国就不配让我居住知识是悲苦:知道的最多的人,必定最深的悲叹一条不详的真理——知识的树不是生命的树。你身上仿佛包着一件尸衣,使你永远不得安宁在已知的毒素里,最毒的毒素就是你,你是你自己的地狱部分作品《好吧,我们不在一起漫游》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消磨这幽深的夜晚,尽管这颗心仍旧爱着,尽管月光还那么灿烂。因为利剑能够磨破剑鞘,灵魂也把胸膛磨得难以承受,这颗心啊,它得停下来呼吸,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虽然这夜晚正好倾诉衷肠,很快的,很快就要天亮,但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踏着这灿烂的月光。雅典的女郎趁我们还没分手的时光,还我的心来,雅典的女郎!不必了,心既已离开我胸口,你就留着吧,把别的也拿走!我临行立下了誓言,请听:我爱你呵,你是我生命!①凭着你那些松散的发辫——爱琴海的清风将它们眷恋,凭着你眼皮——那乌黑的眼睫亲吻你颊上嫣红的光泽:凭着你小鹿般迷人的眼睛,我爱你呵,你是我生命!凭着我痴情渴慕的红唇,凭着那丝带紧束的腰身,凭着定情花——它们的暗喻②胜过了人间的千言万语;凭着爱情的欢乐和酸辛:我爱你呵,你是我生命!我可真走了,雅典的女郎!怀念我吧,在孤寂的时光!我身向伊斯坦布尔飞奔,雅典却拘留了我的心魂,我能够不爱你吗?不能!我爱你呵,你是我生命!拜伦和他的女儿拜伦的作品名称:•《闲散的时光》《当初我们两分别》《给一位淑女》《雅典的女郎》《希腊战歌》《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我见过你哭》《我给你的项链》《写给奥古斯塔》《普罗米修斯》《席雍的囚徒》《给托马斯·穆尔》《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拜伦的讽刺才能:•他把讽刺、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更是他独特才能的突出表现。早年他的处女作《懒散的时刻》受到《爱丁堡评论》的挖苦嘲弄时,他就写出了长篇讽刺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对整个英国文坛报以全盘攻击,展现了诗人的胆魄和作为一个讽刺诗人的才华。他的政治讽刺诗《审判的幻想》中淋漓尽致的表现,使此诗被评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为成熟和完整的政治讽刺诗之一。在诗中,他对骚塞令人作呕的歌颂乔治三世的同名诗篇进行了无情嘲笑和辛辣讽刺,锋芒直指英国国王和一切反动力量。《唐•璜》更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讽刺叙事诗,诗人以一种嘲讽和批判姿态,对广泛涉及的社会现状、政治制度、道德风尚、生活习惯以及英国社会施以最深刻的评论。拜伦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辛辣的讽刺,它密布在作品各个角落的锋芒,指向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人生。成为一部“讽刺百科全书”而从不失去尖刻和精辟特性的讽刺也从一般的嘲讽上升到政治讽刺的高度评价:•英国19世纪上半叶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由于他的卓越的诗歌创作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主民族革命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它是欧洲文学界的一面光辉旗帜。恩格斯赞赏他对现实社会的辛辣讽刺。人生经历•破落童年•1788年1月22日,乔治·戈登·拜伦生于英国伦敦一间被租用的简陋房子里。拜伦生在一个古老而又败落的贵族家庭里。拜伦是跛脚的。造成这个残疾,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天生的;另一说是因为母亲残暴,一时气极把他打成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拜伦可以说是一个美少年,他有一双清澈的眼睛,一头褐色的卷曲头发,皮肤白皙,人们都很喜欢他。尤其是拜伦的嗓音很好,说话声十分悦耳。因此在后来剑桥大学中,同学们都叫他“好嗓子绅士”。•幼年时,每当他在街上走过,总会听到人们这样议论他:“啊,多么漂亮的孩子啊,可惜是一个跛脚。”•惟独跛足这一生理缺陷,常常使他感到自卑和痛苦。•这时拜伦马上就会脸红起来,认为说话的人侮辱了自己,就抹着眼泪,一边大声说:“不许你这样说我!”一边就向对方扑去。爱上读书•四岁半的时候,拜伦被送进阿伯丁学校读书。他好学、聪颖,记忆力特别好,但也像所有的孩子一样顽皮,有时还搞一些恶作剧。他的善良、正直和义气很快受到小伙伴们的喜爱,但他时而亲切时而暴烈的性子又使他们吃惊。“一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孩子,可是难以驾驭,”一个老师曾这样评价他。拜伦是个聪颖的学生,却不太用功,成绩也不突出,但他看的书却非常多。他后来回忆说:“人们从未看到我读书,老是懒洋洋的,恶作剧或作游戏,事实上我在吃饭时读,在床上读,在没有人读书时读,自我5岁以来,就读了所有的读物。”读了《圣经》以后,拜伦对神秘传奇的东方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特别喜欢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成为优秀诗人•1801年,为了同拜伦的贵族地位和身份相称,家里决定送他到一所素有名望的学校——哈罗公学就读。这所在1571年由约翰·里恩创建的学校,在英国历史上培养了许多知名的人物,其中对拜伦十分崇拜的丘吉尔首相就是这所学校毕业的。
本文标题:乔治・戈登・拜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8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