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针推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经验
概述中医学认识中风以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善行而数变的风的特征相似而得名。一般认为本病由外受之风、内生之风,或忧思恼怒、饮食失节、恣酒纵欲等因素所致。为主要症状。猝然昏仆:古代有“仆击”、“大厥”、“薄厥”之称;半身不遂:古代有有“偏枯”、“偏风”、“痱风”、“身偏不用”等称。概述现代医学认识中风病,又名“脑卒中”。是由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症、颈椎病、血液高粘滞综合征、A型行为及恶劣气候等原因所引发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拴塞、高血压脑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脑血管意外所致。中西医有关中风偏瘫文献复习中医学有关中风偏瘫的相关文献回顾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与治法的认识和医疗技术?有其逐步发展与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偏瘫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唐宋以前,以正虚邪中为主要病因病机。金元时期,倡火、风、气、痰内因为患。明清时期,主虚、风、瘀致病说。历代医家对中风偏瘫的病因病机的认识《灵枢》提出:“其有三虚而偏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又说:“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还说:“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汉代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为本,导致风邪乘虚侵入人体。提出“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隋代医家都认为中风是外受之风引起。《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风偏枯者,受于风湿之邪”等等。唐宋以后,则以“内生之风”为中风病发病的主要病因,强调中风的发生,是由内虚、阴阳失调而致,可谓中风病因说的一大转折。历代医家对中风偏瘫的病因病机的认识金元以后医家们各言其一,各持己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提出:“中风瘫痪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朱丹溪则认为痰生热,热生风。明代吴崑综合金元时期医家的学术观点,对中风病因作了较详细叙述:“风者,百病之长,得天行之象,故其发也暴。然上世论风,主于外感;乃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湿;而未世之论纷然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分类,率先提出了以外受风邪为“真中”,以内虚生风为“类中”之说。并强调:“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说明中风是由于人体自身的病变而引起的。历代医家对中风偏瘫的病因病机的认识至明清,医家对中风的认识更趋全面。张景岳认为,风有真风、类风,不可不辨。提出“内伤积损”的观点。王肯堂提出:“久食膏粱厚味,肥甘之品,损伤心脾”,说明饮食与中风发病的关系。清代沈金鳌认为肥人多中风,阐述了人体体质类型与中风发病的关系。叶天士结合临床经验,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导致“内风旋动”的发病机理。王清任却认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而成。由此可见,中风病的病机较为复杂,涉及五脏、经络、血脉等。根本原因多半是内伤积损所致。历代医家对中风偏瘫的辨证论治的认识中风病的辨证论治,历代医家极为重视。《素问·通评虚实论》说:“仆击偏枯”即是实,而“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金匮要略》提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的证候分类。隋代巢元方风痱候、风偏枯候等加以辨证。唐代孙思邈将中风分“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类。清代《医学心悟》提出中风按心、脾、肾三经分经辨证。沈金鳌则认为按病变部位浅深和病情的轻重来讨论中风症候分类辨证较合适。这些方法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历代医家对中风偏瘫的治法的探讨中药汤剂疗法偏瘫其他疗法古代文献中的导引及运动疗法古代文献中的针灸疗法历代有关中风偏瘫的治法方药的论述始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以脉证相随,方药互参形成的“侯氏黑散”、“风引汤”。唐代《千金要方》的大、小续命汤等,创立了治疗中风的方药。历代有关中风偏瘫的治法方药的论述两宋金元时期,中风病的治法,已形成一定规模。刘河间认为卒中瘫痪多因将息失宜,五志过极,肾水虚衰,心火暴甚所致,治法注重清火。朱丹溪则认为中风病为血虚有痰,应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衄。王肯堂认为治中风要先辨闭脱症,才可施治。张景岳论及中风,有“凡治风之法,宜察浅深虚实,及中经、中脏之辨,然中风半身不遂,大抵属气虚”之说。历代有关中风偏瘫的治法方药的论述《医宗必读》认为治中风“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原为闭证设,若施之脱证,如人即入井,而又下之石也”,提出了“若误服苏合香丸、牛黄、至宝之类,即不可救矣”之训诫。并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来治疗中风,还提出治半身不遂用顺风匀气散、虎骨散等。这些治则方药逐步完善了中风的辨证施治体系。历代有关中风偏瘫的治法方药的论述清代《辨证录》指出:“在治中风中,不可过用风药,杂然乱投祛风药,以致耗气伤血而成偏枯。应重用参术,多用补剂而散之也。”《金匮翼》采用开关、固脱、泄大邪、转大气、逐痰涎、除热风、通窍隧,灸腧穴等“卒中八法”以治疗中风。“八法”可随证调用,以应仓卒之变。它荟萃了前人的经验,为后世临床治疗中风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王清任认为:前人治疗中风时,不外气、湿、痰、火、挟风而作,独张景岳有高人之见,认为中风属咬牙、语言蹇涩、口角流涎皆由气虚而致,并非痰饮、风火、痰火等引起,故组方以长于补气的补阳还五汤治之。历代治疗中风偏瘫的针灸推拿方法回顾除了中药内治之外,历代医家在诊治中风时,还创立了针灸、按摩、外治、食疗、养生导引等多种治疗方法,形成了中医学丰富多彩的中风治疗体系,在临床应用中各有其特点及疗效。本次讲座不再一一概述,只以针灸推拿为重点简单复习一下古代有关针灸推拿外治方面的文献。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述了用“养生方导引法”治疗风偏枯侯,有“蛤蟆行气法”、“专意念气”法等。刘河间治疗中风口噤筋脉紧急者,“早令导引按摩,自不能者,令人以屈伸按摩,使筋脉稍舒缓而气通行”。《石室秘录》记载了运动疗法的雏形,与现代Bobath法利用神经反射原理来治疗偏瘫的技术十分相似。古代文献中的导引及运动疗法古代导引及运动疗法文献资料《补辑肘后方·治卒中风诸急·风喑不得语方》“治中……取蜘蛛子,摩其偏急颊车上,候视正,则止。亦可向火摩之。”《圣济总录·诸风门·风口噤》:“治中风目瞑牙噤,不能下药者,用此散。中指点散,揩齿三二十次,在大牙左右,其口自开,始得下药,开关散方。天南星(生,捣为细末)、龙脑(别研)各等份研细,五月五日午时合,患者共使一字?。若急用亦不择端午。”古代导引及运动疗法文献资料《寿世编·中症门》:“中风(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生南星、生半夏、皂角子各等份,研末,吹鼻内,得嚏则吉,无嚏则危。……白矾、盐花等份,擦牙即开”《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云:手前后递互拓,极势三七,手掌向下,头低面心,气向下至涌泉、仓门,却努一时取势,散气放纵,身气平,头动髆前后欹侧柔髆二七,去髆并冷血。筋急,渐渐如消。”古代文献中的针灸疗法针灸治疗偏瘫在古代文献中也有较多的记载。在古代针灸治疗偏瘫的文献中,往往以灸法为主。在《针灸甲乙经》之前,治半身不遂以取单穴为主。唐宋以后基本上是多穴处方。古人治偏瘫主要是以阳经和督脉经穴为主,其中上肢以手阳明经腧穴为主,手少阳经为辅;下肢是以足少阳经为主,足阳明和足太阳经为辅。古代的针灸法文献资料《灵枢经·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太平圣惠方·具列四十五人形》:“黄帝问岐伯曰,凡人中风,半身不遂,如何灸之。岐伯答曰,凡人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五个月前,非时,足胫上忽发酸重顽痺,良久方解,此乃将中风之候也,便须急灸三里穴与绝骨穴,四处备三壮,后用葱薄荷桃柳叶四味煎汤,淋洗灸疮,令驱逐风气,于疮口内出也,灸疮若春较秋更灸,秋较春更灸,常令两脚上有灸疮为妙。凡人不信此法,或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忽中此风,言语謇涩,半身不遂,宜于七处一起下火,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会穴、二耳前发际、三肩井穴、四风市穴、五三里穴、六绝骨穴、七曲池穴。上件七穴,神效极多,不能具录,依法灸之,无不获愈。”古代的针灸法文献资料《针经指南·针经标幽赋》:“中风环跳而宜刺。”《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第一、阳症中风不语,手足瘫痪者:合谷、肩髃、手三里、百会、肩井、风市、环跳、足三里、委中、阳陵泉(先针无病手足,后针有病手足)。”“第二、阴证中风,半身不遂,拘急,手足拘挛。此是阴证也。亦依治之,但先补后泻。”“第四、中风不省人事:人中、中冲、合谷……复剌后穴:哑门、大敦。”“第五、中风口噤不开:颊车、人中、百会、承浆、合谷(俱宜泻)……复剌后穴:廉泉、人中。”“第六、半身不遂中风:绝骨、昆仑、合谷、肩髃、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复刺后穴:肩井、上廉、委中。”“第七、口眼歪斜,中风:地仓、颊车、人中、合谷……复刺后穴:听会、承浆、翳风。”“第八、中风,左瘫右痪:三里、阳溪、合谷、中渚、阳辅、昆仑、行间……复剌后穴,先针无病手足,后针有病手足:风市、丘墟、阳陵泉。”古代有关中风病预防的论述历代医家还认识到中风容易复发的特点,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症因脉治》中说:“中风之证……一年半载,又复举发,三四发作,其病渐重。”阐明中风不仅容易复发,而且每次复发病情会加重。故应预防中风的发生。朱丹溪说:“眩晕者,中风之渐也。”罗天益指出:“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古代有关中风病预防的文献王清任在《医林改错·卷下·记未病以前之形状》中记录了三十四种中风先兆症状:“每治此症,愈后问及未病以前之形状,有云偶而一阵头晕者,有头无故一阵发沉者,有耳内无故一阵风响者.有耳内无故一阵蝉鸣者,有下眼皮长跳动者,有一只眼渐渐小者,有无故一阵眼睛发直者,有眼前长见旋风者,有长向鼻中攒冷气者,有上嘴唇一阵跳动者,有上下嘴唇相凑发紧者,有睡卧口流涎沫者,有平素聪明忽然无记性者,有忽然说话少头无尾、语无伦次者,有无故一阵气喘者,有一手长战者,有两手长战者,有手无名指每日有一时屈而不伸者,有大指无故自动者,有胳膊无故发麻者,有腿无故发麻者,有肌肉无故跳动者,有手指甲缝一阵阵出冷气者,有脚趾甲缝一阵阵出冷气者,有两腿膝缝出冷气者,有脚孤拐骨一阵发软向外棱倒者,有腿无故故抽筋者,有脚趾无故抽筋者,有行走两腿如拌蒜者,有心口一阵气堵者,有心口一阵发空、气不接者,有心口一阵发忙者,有头项无故一阵发直者,有睡卧自觉身子沉者,皆是元气渐亏之症。因不痛不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综上所述,祖国医学对中风病证论治有着丰富的记载和较好的疗效。但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贯彻“预防为主”,加强中风预报和预防的研究,是减少疾病死亡率,降低疾病病残率的关键。尤其对于中风急性期病情迅速恶化的状况,要严密观察病情,把握病势的顺逆,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进一步探讨本病的发病演变规律,提高中风治疗的疗效,是当今医疗科研的重要任务。现代有关中风偏瘫的相关文献回顾中风偏瘫本质的认识中风所导致的偏瘫是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性的。由于脑动脉破裂或阻塞,以致该血管所灌流的脑细胞缺血坏死,运动系统失去了其高位中枢的调控,使原始的、被抑制的、受到调节的皮层以下中枢的运动的释放,导致患侧肢体肌群间协调紊乱,肌张力异常,产生的异常的运动模式及运动功能障碍。偏瘫主要是由于病侧锥体系损害所致,同时还伴有锥体外系的损害,病灶的部位和大小决定偏瘫的严重程度。中风偏瘫传统分期法既往根据病程长短,人为地将偏瘫分为四期:偏瘫急性期:指发病后2周之内。由于此期瘫痪的肢体肌张力下降、反射消失、不能维持自主性活动,故又称为软瘫期。其中发病后1周之内,病情变化较大,叫偏瘫急性期早期或叫偏瘫超早期;偏瘫痉挛期:指发病后2~4周之间。主要表现是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紧张性反射、肌张力增高和痉挛状态;相对恢复期:指发病后5周~6个月。主要表现是分离运动、精细运动和速度运动。大多数偏瘫患者,在此期内被治愈;只有少数人进入后遗症期;偏瘫后遗症期
本文标题:针推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经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9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