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司马沟小学“经验本土化”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指示精神,按伊川县教育局、水寨镇中心校的有关要求,认真实施我校“经验本土化”建设,构建有效衔接的操作体系。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人人享受教育”的理想,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遵循初中学生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认知规律,着眼于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每一所学校的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21世纪学校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打造有品位有特色有影响的司马沟小学“经验本土化”建设工程。二、工作目标全面优化教师队伍,推动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有效衔接、有效管理、有效实施、有效操作、有效激励的学校“经验本土化”体系,使学校教育工作与社会主流价值和学生实际需求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相协调、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承接。做到队伍精良、制度健全、个性鲜明、策略有效、上下联动、全面介入、常规出彩,使学校“经验本土化”工作整体取得明显成效。1、认真制定《司马沟小学“经验本土化”工作的目标与要求》,确立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总体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素养、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增强学生心理品质。2、建立有效管理的学校“经验本土化”工作机制。将学校“经验本土化”工作纳入绩效管理,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长效机制,推动“经验本土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3、优化有效实施国学经典《弟子规》等进学校全面推广的工作队伍。加强管理、实施、科研三支队伍建设,重视家校合作,重视经典诵读和力行相结合,使之产生动力,构建和谐校园培养有特色的高品位新型人才为宗旨。每学期开展一次年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孝亲尊师”十佳少年评选工作;在全体教师中,每年评选表彰一次“十佳孝星”和“十佳孝媳”和弘扬国学的先进工作者、先进班主任。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员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全员师德水平。4、运用有效可操作的学校德育工作策略。坚持把以德兴校、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德育资源,结合校情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工作;鼓励开拓创新,采取疏导、参与、讨论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5、探索有效激励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标准,创建适合伊川城关三中“经验本土化”的先进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始终保持德育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三、组织机构为有力推动“经验本土化”工程的开展,成立伊川城关三中“经验本土化”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占军(校长)副组长:司马伟轻组员:全体班主任。“经验本土化”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具体指导落实各项工作。四、工作步骤(一)制定方案,正式启动(2015年9月至2015年7月)传达上级有关“经验本土化”工程工作精神,专题研讨、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学校实施方案。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开展“经验本土化”工程的目的和意义,形成工作氛围。结合各校实际制定《学校“经验本土化”工程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制定有关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将工作内容层层细化分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二)分层试点,全面落实全面落实“经验本土化”工程实施方案。按计划分年级、分期、分类逐步推进。注重“经验本土化”工程的过程管理,重内容,重实效,要及时总结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注重调整和信息反馈,使整个工作过程,有序、有效地开展。2015年上半年,在五、六两个年级开设国学课,在全校开展大课间经典诵读活动,进一步形成学校一大特色,树立德育第一,做人第一德才兼备的优质品牌意识。(三)认真总结,推广成果(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采取多种方式交流、推介工作经验,对学校“经验本土化”工程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表彰“经验本土化”工程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将有效“经验本土化”成果推向常态化。(四)深层推进,彰显成效(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完善国学经典推广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经验本土化”工程成果,逐步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经验本土化”体系,调整、优化“经验本土化”工程方向。全面完成“经验本土化”预期工作目标,真正发挥成效。五、工作内容(一)创新“经验本土化”有效机制1、挑选一部分教师进行研究;指导学校开展“经验本土化”工作。2、建立学校常规联合视导制度。注重“经验本土化”常规工作的规范性管理,跟踪、观摩、指导学校“经验本土化”一日常规工作,注重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全方位推进学校一日质量的提升。3构建具有司马沟小学特色的全面推广诵读、力行国学经典的学校品牌模式。(二)夯实“经验本土化”管理常规学校常规诵读、力行国学经典,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1、注重学校“经验本土化”规范化管理。完善“经验本土化”目标、课程、活动、队伍等管理制度,注重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标准,注重《弟子规》国学经典的家庭、学校依然、每周的力行过程管理,健全动态考评机制,形成层次清晰、内容具体、年级衔接、操作易行的学校德育工作序列。2、巩固学校德育常规阵地。加强班(团)会、晨(夕)会、国旗下讲话、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读报等德育阵地建设,确保每周一次主题班会。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等活动,培养学生荣誉感、孝亲尊师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1、突出学生习惯培养目标。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结合《弟子规》国学经典力行等过程管理,着力抓好学生三大习惯培养,即健康生活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孝亲尊师的文明礼仪习惯,矫正不良习惯,采取规范训练、榜样示范、过程激励等方式,引导学生将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道德品质和实际行动。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2、落实学生习惯培养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习惯方面:加强《弟子规》国学经典等美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特别重视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心理健康、青春期健康),加强人际交往指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不断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提高抵抗挫折、克服困难、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激励学生培养较强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探究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践行个人礼仪和公共文明礼仪;侧重意志品质、身心健康教育,理想信念、健全人格教育等。(四)加强学校班级建设1、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倡导文明友爱、互助共进、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强化班级舆论引导,树立和弘扬班级正气,重视班级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着力培育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2、拓展班级活动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班级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班主任主导作用,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活跃学生身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3、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倡导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建立适应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机制,提高班级常规管理效率与水平,培养、锻炼学生自我教育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4、创新班级建设特色。倡导班级个性化建设,形成不拘一格的班级风格和良好班风,创设良好环境。坚持开展先进班集体评选工作。(五)加强德育课程建设1、加强德育学科课程建设。深入推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统一到“国家、地方、校本”三级德育课程之中,将《弟子规》国学经典诵读力行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学科教学之中。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挖掘、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针对师生实际开发与实施校本德育课程,彰显学校弘扬《弟子规》国学经典诵读力行方面的校本特色。2、强化“孝亲尊师”德育活动课程环节。坚持开展以“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为重要载体的学生实践活动,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作用,利用假期等时段,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初中生每学年一般不少于20天。3、优化德育学科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研究,落实课程教学计划,保证德育课程时间,加强德育学科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发挥班会的学生管理作用,利用培训、观摩、比赛等形式,积极探讨行之有效的班会教学模式,打造德育精品课堂。(六)整合有效德育资源1、巩固家庭教育成果。以创办优秀家长学校为突破口,真正做到“三纳入”、“三为主”,继续强化“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打造家长学校精品课堂,推进家庭教育常态化方向发展。努力开办好网络家长学校。2、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健全完善学校、社区协作方式,加强学校、社区教育互动和对接,创新学校、社区资源共享方式,完善合力育人联动机制。开展文明向上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逐步课程化。继续做好学校网络、计算机教室免费向学生和家长开放工作。3、积极开展各种学生主题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学生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民防教育、国防教育、科技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提倡利用各种纪念日等渠道,创设多种形式,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崇尚科学等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司马沟小学2015.3
本文标题:“经验本土化”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9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