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阿房宫赋》复习课杜牧考试说明之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阿房宫赋》学习目标1、熟练背诵默写全文。2.掌握“举、爱、族”等实词和虚词“焉”的用法,并能准确翻译语句。(标准:做到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得分点,特别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3.记忆并能准确判断文学常识。4、作文素材拓展积累。一、填空默写①五步一楼,十步一阁;,;,。②朝歌夜弦,为秦宫人。,;,;,;,。,;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③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嗟夫!,;,,?,;,。学习目标一二、高考链接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瓦缝参差,。(2008天津卷)2、蜂房水涡,。(2009福建卷)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2009北京卷)4、十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10年重庆卷)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11广东)6、使天下之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12江苏卷)7、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2013•北京卷)8、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①,②,③?④,⑤;⑥,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3•安徽卷)9、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13·辽宁卷)10、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钩心斗角。【13年全国1卷】1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2014·江苏卷】1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重庆卷)1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16年全国2卷】14、复道行空,__________?【17年天津卷】15、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年全国1卷】学习目标二回扣课本检查落实一、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2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3二川溶溶4廊腰缦回5檐牙高啄鸟6各抱地势,钩心斗角7盘盘焉,囷囷焉8矗不知其几千万落9复道行空10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灭亡/统一/光秃架木做屋,建筑/趋向河水缓流的样子萦绕/曲折鸟嘴啄食适合,随着/指宫室建筑错综复杂精密盘旋的样子/形容词词尾助词/曲折的样子矗立/量词,座、所建筑物之间上下都有的通道/通过不知西东分辨不清11、气候不齐12、明星荧荧13、绿云扰扰,梳晓鬟也14、渭流涨腻15、雷霆乍惊16、杳不知其所之也1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1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19、剽掠其人,倚叠如山20、弃掷逦迤21、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相同明亮的样子比喻女人的长发/乱纷纷的样子/发髻脂膏突然深远/往,到美好的姿态/美丽久/宠爱掠夺/民/堆积。倚,倚靠;叠,重叠。看到,看待/爱惜22、秦爱纷奢奢华,不节俭。23、在庾之粟粒24、瓦缝参差25、直栏横槛26、独夫之心,日益骄固27、戍卒叫,函谷举2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9、族秦者秦也30、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31、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32、秦人不暇自哀•22、奢华,不节俭。纷,多;奢,过分•23、露天的谷仓•24、长短不齐•25、栏杆•26、极端孤立的统治者,指秦始皇/骄横顽固•27、呐喊/攻占•28、火/可惜•29、灭族,杀死全族的人•30、假使/抗拒•31、传递,顺着次序传下去•32、空闲1、举1)举类迩而见义远________(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________(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________(4)举疾首蹙而相告曰________(5)杀人如不能举_______(6)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________(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________(8)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1)举出,提出(2)发动,举行(3)推荐,推举(4)全,皆(5)尽(6)发言(7)并吞(8)被攻占,被占领1、举举起、抬起——举动、举行、发动、起兵提拔、举荐、应举、提出拿、用攻下、占领、全推导提示:“举”的本义是“举起、抬起”。这是一个“举动”,活用为动词即“举行、发动”。举有由低到高的含义,所以有引申出“提拔、举荐”之义;由此又引申出一般意义的“应举”。举起东西应该是有所用,故又引申出“拿、用”,进一步引申为“占领”之义。后又虚化为范围副词“全”。成语助记:不识抬举举国上下举案齐眉举目无亲举棋不定举手投足举贤任能举一反三举重若轻一举成名高考链接1、(王充)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17年天津卷】于是祖父王汎领着全家肩挑车载家当,准备到会稽郡城去安家,但中途在钱唐县留了下来,以经商为业。2、(谢弘微)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17年全国卷一】(谢弘微)品性严肃正直,一举一动一定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3、(赵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17年全国卷二】(赵憙)于是推荐提拔有善行的人,诛杀铲除坏人。2、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使秦复爱六国之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晋陶渊明独爱菊。喜爱喜欢吝惜爱护2、爱爱护喜欢,爱好爱惜,吝惜爱慕,欣赏恩惠隐蔽,躲藏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古之遗爱也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推导提示:“爱”本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从心,旡(jì)声。高考链接1、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16山东卷)诚心于爱护人民,果断地推行善政,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恩德,而归服于他们的道义,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而人民大众高兴的原因。2、及(阮)况卒,(朱)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诫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2005年广东卷,第9题)等到阮况死后,朱晖就厚赠给了他家。有人为此讥讽朱晖,朱晖说:以前阮大人有求于我,我之所以不接受他的要求,是告戒自己,不要玷辱了大人的美好名声。现在送奴婢给他家,是要表明自己当初那样做,并不是因为自己吝啬。3.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灭族家族类族推导提示:本义为聚在一起的箭头。引申出“聚集”“众多”之义。从“聚集”又引申出“家族”“宗族”“民族”。被别国灭了就等于“灭族”“家族”“宗族”又引申出“种类”“类”。“众多”又引申出“普通”“一般”•族,矢锋也。会意。本义:箭头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士大夫之族3、族庖月更刀,折也4、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5、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家族,同族人类普通,一般的聚集交错的地方灭族•成语助记:非我族类(指不是跟自己一条心的人。)名门望族高考链接1、(梁)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15安徽卷)先生生于世族之家,年少就不喜欢学那些纨绔之习,喜欢读古书,把声名利益看得没有什么了不起。2、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06江苏卷)郡守说:替反叛者解脱说情,要灭族的。3、(许逖)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04浙江卷)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文言虚词焉①盘盘焉,囷囷焉②或师焉,或不焉③且焉置土石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形容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句中表示停顿哪里怎么兼词,在那里①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②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③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④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⑤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焉”字用法词尾代词兼词助词他,他们,它……的样子于是,于之句末:了、呢、不译句中:表停顿,无义1、代词2)相当于“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1)哪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兼词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盘盘焉,菌菌焉。犹且从师而问焉3、词尾4、助词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句末语气助词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句中表示停顿高考链接1、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17年天津卷】才一年,因变乱而失去了爵位和封地,于是就在那里落了户,以种地养蚕为业。2、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16年山东卷】君王放宽对渔盐的征税,对关市只盘查而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十分之一的租税;3、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16年全国卷一】曾公亮熟习写文章的章法,任职以后,熟悉懂得了朝廷台阁的规章,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当堂训练当堂训练:翻译,要字字落实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六国)人也顾念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夺财宝时连一锱一铢都不放过,使用时却当作泥土呢?2、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唉!灭掉六国的,其实是六国自己,并不是秦国;灭掉秦国的,是秦国的帝王,而不是天下百姓。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国人来不及哀叹自己,而让后人哀叹他们;后人哀叹他们却不借鉴他们的教训,也就使更后来的人又为这些后人而哀叹了。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译文:把宝鼎看做铁锅,把美玉看做石头,把黄金看做土块,把珍珠看做石子,丢弃满地,秦人看待它,也不很珍惜。我来填一填呜()!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乎!,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三世()至万世而为君,也?,而后人哀之;,亦使也。学习目标三文学常识1、《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是(杜牧),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晚年居于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称之为(“杜樊川”)。其诗特点是(清丽自然),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有(“小杜”)之称,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2、赋,是古代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3、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A.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B.文中“辇”指人力拉的车,专供帝王出行时乘坐。C.“剽掠其人”中的“人”就是“民”。因唐代避讳李世民的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的“人”,就不是这个意思了。D.“妃嫔媵嫱”各有等级,媵是陪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参考答案:C学习目标四:作文素材积累运用根据本课内容,给出上联写下联1、上联:阿房宫骄奢淫逸终化土下联:2、上联:叹六国纵横纷争百载春秋为秦并下联:秦始皇横征暴敛致亡国悲阿房雕梁画栋几千万终成焦土1、从秦国的灭亡中你得出什么结论?角度点拨: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②自省请你从中任选一个角度,运用课本素材,写一个主体段。学习目标四:作文素材拓展积累
本文标题:阿房宫赋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19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