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收入的核算•二、费用的核算•三、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一、收入的核算•(一)收入的定义•1、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在企业的重要性,–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期末结账后,会计等式又恢复到基本形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投资者投资入股的资金,是不是收入?•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是不是收入?•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是不是收入?收益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增加的除所有者投资以外的经济利益,包括收入和利得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利得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通常从偶发的经济业务中取得,即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如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因其他企业违约收取的罚款等。(二)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同时满足)–(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商品可能发生减值或毁损等形成的损失。–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商品价值增值或通过使用商品等形成的经济利益。•所有权凭证的转移或实物的交付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1)大多数情况下,商品的所有权凭证转移或实物交付后,所有权上风险和报酬也随着转移,如多数的零售交易。•(2)某些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或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企业只保留商品所有权上的次要风险和报酬,如交款提货方式销售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视同商品所有权上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货方。•例1: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乙公司已根据甲公司开出的发票账单支付货款,取得提货单,但甲公司未将商品移交给乙公司。•(3)已交付实物但未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未随之转移,如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商品。•①企业销售的商品在质量、品种、规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或协议要求,又未根据正常的保证条款予以弥补,因而仍负有责任。•例2:A企业于5月21日销售一批商品,已发出,买方已预付部分货款,余款由A企业开出一张商业承兑汇票,已随发票交给买方。买方收到商品后,发现商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立即与A企业交涉,要求在价格上给予一定减让,否则退货。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A未采取任何弥补措施。•②企业销售商品的收入是否能够取得,取决于购买方是否已将商品销售出去。如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等。•③企业尚未完成售出商品的安装或检验工作,且安装检验工作是销售合同或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例3: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部电梯,电梯已运抵乙公司,发票账单已经交付,同时收到部分货款。合同约定,甲公司应负责该电梯的安装工作,在安装工作结束并经乙公司验收合格后,乙公司应立即支付剩余货款。•④销售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买方由于特定原因有权退货的条款,而企业又不能确定退货的可能性。•例4:甲公司为推销一种新产品,承诺凡购买新产品的客户均有一个月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如果客户对产品使用效果不满意,甲公司无条件退货。该种产品已交付买方,货款已收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只保留了商品所有权上的次要风险和报酬,且符合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则应确认相应的收入。•例5:某商场在销售A商品时向客户承诺,如果卖出商品在三个月内因质量问题不符合要求,则可以退货。根据以往的经验,商场估计退货比例为销售额的1%.次要风险和报酬•(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例6:A房地产开发商将一片住宅小区销售给客户,并受客户管理小区物业。(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销售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通常为公允价值)确定销售收入金额。•如果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销售商品延期收取价款(通常为3年以上),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已收或应收的价款不公允的,企业应按公允的交易价格确定收入金额。•(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可能性超过50%–主要根据企业以前和买方交往的直接经验、政府的有关政策、从其他方面取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例7: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约定甲公司生产并向乙公司销售一台大型设备。限于自身生产能力不足,甲公司委托丙公司生产该大型设备的一个主要部件。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协议约定,丙公司生产该部件发生的成本经甲公司认定后,其金额的110%即为甲公司应支付给丙公司的款项。假定甲公司本身负责的部件生产任务和丙公司负责的部件生产任务均已完成,并由甲公司组装后运抵乙公司,乙公司验收合格后及时支付了货款。但是,丙公司尚未将由其负责的部分的相关成本资料交付甲公司认定。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应用•会计上通常以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或交付实物作为确认收入的标志。(1)办妥托收手续销售商品的,应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2)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3)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根据以往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且确认与退货相关负债的,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不能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应在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4)售出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交货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前,不应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或检验是为了最终确定合同或协议价格而必须进行的程序,可以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5)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商品的,销售的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6)对于订货销售,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7)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采用视同买断方式委托代销商品的,按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8)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不应确认收入,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三)收入的会计处理1.收入的一般核算确认收入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2、计量•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售折让(三)销售商品收入的会计处理•1、涉及科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2、一般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3、波及商业折扣、现金折扣的账务处理•4、销售折让账务处理–例子见教材PP334-336•5、销售退回–例子见教材PP337二、费用核算•(一)费用概念•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狭义与广义–应当划分生产费用与非生产费用–应当区分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界限–应当区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二)期间费用核算1、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包括董事会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咨询费、诉讼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研究与开发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2、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收入(减支出)、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手续费等。•3、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装卸费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三、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一)利润构成•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债务重组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政府补助•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债务重组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非常损失•企业在期末,应将所有的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和所得税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形成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成果。(二)营业外收支(三)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本年利润abb-a0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b-a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b-a(四)利润分配•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缴纳完所得税后,应先用于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然后,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恰当的分配。一般企业利润分配的程序如下:•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四)利润分配1、弥补亏损一是用历年积累的盈余公积进行弥补;借: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二是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予以弥补。(不作分录)•2、提取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或应付现金股利)贷:应付股利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贷:股本将“利润分配”总账下的其他明细账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或应付现金股利)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文标题:收入、费用和利润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0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