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节日意义:国家象征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全民节日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庆典仪式每逢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共举行了十四次国庆阅兵。1949年至1959年十年,共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实行“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第一次列出阅兵条款。随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及其他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1984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1999年,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建国50周年阅兵,于199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大型的阅兵式。2009年国庆节举行建国60周年大阅兵。印度哈萨克斯坦朝鲜中国考试全过程……1月考后我的感受:1)终于考出了理想的成绩,可以松口气了:2)我讨厌思考这个问题,因为:3)对这次考试我挺后悔,因为:4)对这次考试我很难过,因为:23功能一:检测和反馈功能。通过考试成绩,发现自己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自己下一个学段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调整指明方向、确定依据。功能二:激励和鞭策功能。要从考试的成败得失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鞭策和激励自己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功能三:评价和自我定位功能。要从答题过程和多次的考试成绩中了解自己优势、劣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4一次月考失利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坏事,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件好事,给自己敲响了警钟,使你有了危机意识。5例如:1、考试就像关卡,是通往理想的必经之路。2、考试是一道门,门后是快乐,门外是悲伤。63、考试就像一场球赛,有欢天喜地,又有失败悲哀,老师、父母是球迷,正因为有他们,考试才会显得有意义。让我们用球赛的激情去对待考试4、考试是一杯苦酒,带给我的是一次次的伤心落泪而不是甜美的幸福。可是考试不是拿来让人感到痛苦的,而是拿来让人选择起步的、拿来让人实现自己的理想的。76、考试就像一个秉公执法的法官,一次次的宣读法庭的宣判,一次次的慰藉胜诉者的付出,一次次的打击败诉者的心灵,只要我们努力,我们肯定能通过初中时代最后一次审判——中考。8重要的是寻根究底是什么造成现在的问题呢?如果真的是很努力了,那会不会是没有瞄准目标,或是力气用的不是地方。所以,好好查查发生事故的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首先看看试题都错在哪儿?分析一下出错的原因是粗心?是没有记住公式?是不能融会贯通与灵活应变,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然后和老师同学们沟通交流,看看是不是自己学习方法有问题。910别盲目责怪自己马虎、不够细心,还要认真分析马虎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对症下葯及时解决。第一种:知识点掌握得不准确、不扎实。当时记得就不准确、不牢固,当然在应用的时候就会出错了。对策:没有它法,踏踏实实的努力是惟一的锦囊妙计。第二种:平时缺乏规范的解题步骤,尤其忽视计算环节。对策:考场就是平时习惯的缩影和体现。只有平时严谨,不盲目追求做题数量,兼顾做题的规范性、完整性,才能在考场上做到思维和手眼的协调一致。11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其次是好好分析一下什么地方是可以努力和改变的,该改的改、该补的补。同时对以后的学习要重新作出合理的安排和计划,然后依旧认真努力地付出。首先是宣泄掉失利带给自己的消极情绪。12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连续5年对高考状元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在影响高考成功的20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其次是;第三位是;第四位是。一项对高考“状元”的研究考试中的心态考试前的心态平时的学习方法学习基础131、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它只是你最近一段学习成果的检测。**考试前一天不要过晚入睡。2、积极的心理暗示**今天精神状态很好,我一定能考好;**紧张是正常的,没有关系,做个深呼吸,放松;**这段时间我学习很认真,只要考试时认真做,就可以了。14不要盯着不动,用很正常的眼神去看!15你的心理承受的压力越大,图片便会转动得越快!据心理专家说以上图片都是静止的……16适当的压力积极的态度努力兴奋17过大的压力紧张担心烦躁失眠失去信心放弃学习1819如何调整答题时的犹豫、急噪心理?试题中的某些部分,特别是选择、填空等类型的题目,一看似曾相识,但又不真相识,很容易使考生产生犹豫不定、急噪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审题做答要沉着冷静,看准看全。考生要努力追忆有关的基本知识,变换角度思考各种解题办法,这样有助于打开正确的解题思路。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时,一定要有主见,有自信心,即使确实不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宝贵时间,最终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有空白,因空白无论如何是不得分的。20如何控制通到容易题时的过分激动心理?有些同学在答卷时,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乾坤在握,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在考场上便情不自禁摇头晃脑。这样,势必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马虎从事。其结果“题易我大意,大意失荆州”,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因此要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遇事善于分析判断,在面临过分激动的情绪时,能以坚强的意志力克制自己。使自己答题顺利时具备一种成竹在胸、心情舒畅、认真慎重、稳操胜券的良好心理状态。21如何平息遇到难题时的恐慌心理?•有些同学在考试过程中,一旦遇到偏题难题,便会产生恐慌心理,这是一种预料到威胁性刺激而又无力去应付的心理反应。这时考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即由对解题思路的注意转移到一旦考不上,前途、理想、名誉、幸福都将付诸东流的认识评价上,进而陷进骤然亢奋、犹豫拘谨、思维阻滞、无所适从、呆若木鸡的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考试作答。22遇到难题时,要具有我难他难我不畏难的态度和冷静沉着、谨慎细心、难中求易、分厘必争的心态。自己感到难,其他考生同样也难。试题的得分,一般都采用分步、分点、分面计分的办法,因此,遇到难题除不要恐慌外还不要轻易放过,会做多少答多少,保证总得分。23再把容易的题目做完整、做准确、不丢分,这已经算是考试成功了。甚至在这种良好心态下,难题有可能迎忍而解。其次,把不会做的题目抛开,这在客观上等于延长了考试时间,降低了考题难度。把遇上难题而恐慌,恐慌就考不好的恶性循环,变成遇上难题不恐慌,而有可能做出做好更多题目的良性循环。24调整自己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也许高考状元的真正水平和其他同学的真正水平没有很大的距离。为什么有人在高考中能充分发挥,主要是他心态调整比较好。我在高考前并没有疲劳地复习,而主要是调整心态。我想我一定能成功,我在平时已把汗水付出,到时候就一定能有收获251、你有没有经常制定一些学习计划?2、你是否经常进行课前预习?3、你是否上课时经常主动发言?4、你是否有记课堂笔记的习惯?5、在学习新的课程之前是否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6、你有没有经常进行错题整理的习惯?7、你是否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向他人(同学、老师)请教的习惯?8、在小组合作讨论时,你是否有自己的观点?9、你是否经常准时、认真完成作业?10、你有没有经常总结并反思每天学习方法的习惯?26我们无法掌控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所有事情。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每天怎么做。27考试的成功和失败,只是一种感觉,在更多的时候,它无须旁人认可,更无须别人裁判。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学会调整,永葆自信,这样我们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对生活充满敬意和热爱。28现在开始,需要做到:•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学生要经常检查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每天要将各科的课堂笔记复看一遍的习惯,较难的例题还应复做一遍。每周要把本周的学习内容回顾一遍的习惯。每一章学过后,要有归纳总结的习惯。*考试过后要有分析试卷失分情况的习惯。每周都要查一查自己有没有完成自己定下的学习计划。还有没有留下疑点。29建议: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以身边的一个人为榜样,合理制定日计划、周计划与月计划。30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拿破仑.希尔31考试只是检验一段时间来所学知识的手段之一,通过检验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查漏补缺。不论成败,胜是鼓励,败作调整,都有收获。*考得好的同学不要骄傲,不要把学习松懈下来,人生的考试还有很多很多,要始终做好准备。*考得不好的同学不必痛苦难过,要坚信“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只要你付出了总会有回报。32预祝大家下次考出理想的成绩!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考试心态调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1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