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四湖泊资料
-1-微专题突破练四湖泊1.熟悉四类湖泊的成因及特征:举例成因特征贝加尔湖、青海湖构造湖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湖水较深,湖岸陡峭五大连池、镜泊湖堰塞湖由滑坡、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形成,物体阻塞河道,堰塞体往往不稳定,易垮坝-2-长白山天池火口湖火山口积水而成,多为近圆形,湖岸陡,湖水深北美五大湖、欧洲高山湖泊冰川湖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2.以贝加尔湖为例分析常见考查角度:(1)物种独特的原因——分析“特有”。①周边人口较少,流出河流少,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②湖泊古老,经漫长进化形成独有物种。(2)鱼类丰富的原因——分析“丰富”。①湖泊面积大,提供广阔的空间;②湖水纯净,阳光透射率高,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充足;③入湖河流多,沿湖湿地多,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3)天然空调机的原因——分析“调节气候”。①冬温高:冬季湖泊降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湖水结冰释放热量。②夏凉爽:纬度高,地势高,湖泊升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4)多风浪的原因——分析“湖陆风”。湖泊面积大,湖泊与周边陆地热力差异大,白天吹湖风,晚上吹陆风;湖面狭长,两岸地势高,狭管作用强。(注意冬季结冰,基本无风浪,主要考虑夏季)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所列为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1、2题。-3-湖名面积(千米2)贮水量W(亿米3)入湖流量Q(米3/秒)洞庭湖282017310353太湖242044195滇池2971229青海湖485374239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D.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2.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贮水量大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D.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解析】1选D,2选C。第1题,据材料中湖泊换水周期公式,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表中面积第二大的洞庭湖的换水周期最短;贮水量最小的是滇池,但换水周期不是最短;太湖换水周期比洞庭湖要长,因而水循环不是最活跃;洞庭湖的换水周期最短,水体更新最快。第2题,青海湖属于构造断陷湖,湖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湖泊深度、入湖流量等;青海湖是内陆湖,入湖水量少,换水周期长;洞庭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该湖有湘江、沅江、资水等多条河流注入,入湖流量较大,洞庭湖面积也比较大,可是贮水量却不是很大,这是因为湖泊较浅,泥沙淤积严重,湖泊的容积小,导致贮水量小。咸海(内流湖)原为世界第四大湖,因人类过度利用而迅速萎缩,2014年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如图为咸海区域图。据此完成3、4题。-4-3.根据水循环的原理,直接补给咸海最多的水体是()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大气降水D.冰雪融水4.咸海萎缩后带来的影响是()A.灌溉用水减少B.耕地面积增加C.气温日较差增大D.沙尘暴频次降低【解析】3选A,4选C。第3题,由图可知,咸海深居内陆,降水少,区域干旱,其水源最主要来自阿姆河、锡尔河的地表径流。第4题,咸海作为湿地可以调节区域气候,因此咸海萎缩后,其调节功能会丧失,咸海及周边区域气温日较差增大,生态恶化。波波湖面积2800平方千米,深度2.4~3.0米,湖面海拔3690米,是南美洲西部玻利维亚(南回归线以北)第二大湖。湖水含盐量很大,过去一直是鸟类从北向南迁徙途中的休息地,也是高度濒危动物安第斯美洲狮的水源。目前此湖已经干涸。下图是1986年和2016年波波湖面积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5.根据材料推测,波波湖的湖盆底部()A.地形平坦B.波状起伏C.南高北低D.东高西低6.波波湖的水位在下降过程中,在湖泊四周可以看到大量()A.砾石边滩B.盐分析出C.树木枯竭D.渔民内迁【解析】5选A,6选B。第5题,根据材料,对比1986年和2016年波波湖面积,湖泊干涸,湖水大面积消失,仅剩南部一小部分,说明该湖湖盆整体较为平坦。第6题,材料中提到湖水含盐量很大,由于湖底沉积作用,水位在下降过程中,在湖面边缘可以看到淤泥滩和大量析出的盐分;湖面海拔3690米,高原高山气候,树木很少;因为湖水水位较浅,所以不会引起渔民内迁。7.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每年2月前后完全封冻。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湖区西岸风速大于东岸。下图示意纳木错流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结合水循环环节,分析纳木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6-(2)列举纳木错湖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3)风力对湖冰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据此推测纳木错湖区东、西部封冻期的早晚及湖冰形成的稳定程度。【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向心状的水系特征及地形的分布可以判断该湖地势特点为四周高,中间低;河流由四周流向湖泊,将矿物质(盐分)带入湖泊,而没有河流流出,再加上降水较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长时期的湖水蒸发,导致湖水盐分升高,形成咸水湖。第(2)题,纳木错湖位于青藏高原,可判断湖泊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第(3)题,水体流动速度越快,越不易结冰,根据湖区西岸风速大于东岸,可知东岸水体流动较慢,更易形成稳定的湖冰,封冻更早。答案:(1)河流由四周流向湖泊,将矿物质(盐分)带入封闭的湖泊;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升高,形成咸水湖。(2)高山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3)东岸封冻更早,更易形成稳定的湖冰。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本文标题:(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四湖泊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2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