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5学习方法篇预习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但有的同学不甚重视,认为老师以后会讲,看了也白看。其实这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预习目的的表现,预习的目的并不是把自己所接触的知识点学会了、上课就不用听,而是预先知道一下将要学习一些什么东西,这样听课会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预习可以选在合适的时间。对于预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妨碍做其他的事情;第二,要有针对性;第三,要有目的性。具体地讲,应从以下方面做好预习。疑疑是学习的开始。预习主要是找出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这是预习时最重要的任务。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又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即疑是最佳的“导”法。教师授新课前常会布置问题或习题,这些问题巧而生趣、准而能思、精而知深,学生带着疑问去学,可以唤起动机,激发兴趣。对于一些问题,只要教师在课堂上稍一点拨,立即就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尤其是对于较难的内容,事先思考一些问题可以起到循序渐进的作用,接受新课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则乐,乐则愿,愿则学。学生在预习时可以读一些相关的趣题,如在预习物理课《平抛运动》一节内容时,讨论反应敏捷的猴子能否逃脱被与其等高的汽枪子弹击中的厄运;或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如水流星实验,找出各种情况下小球过圆轨道最高点时速度满足的条件;或实际体验科学家探索真理的过程,大胆提出假设,如预习《自由落体运动》6一节内容时,书中写到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而伽利略却巧妙地利用归谬法推翻了这个结论,假如你处在伽利略那个时代,想想看应如何推证?有了兴趣,预习就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快乐。纲边预习边列提纲,这样的预习方法可以明确方向、突出重点、节约时间。因为课外时间是有限的,对某一课程预习时占用的时间过多,势必会影响到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因此,若估计预习花时较多时,就以该节内容为本,抓住重点,花很短的时间即能基本掌握这节课的要点。此外,预习不一定是看书本读课文,还可以根据条件以情景模拟、集体讨论等形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增强兴趣,增进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又可以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可谓一举多得。听课学习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听课方法上的“失之毫厘”,可能会导致学习成绩的“差之千里”。上课时首先要注重课堂的效率,时刻记住,老师所说的东西总是他长久以来的教学经验所得,从老师这里获取的方法,往往要比自己苦思冥想好得多,比单捧着一本书好多了。所以要把老师的东西吸收为自己的,然后再做深层次的思考,融会贯通。当然,想得太久也是不值得的,如果上课时一个问题困扰你三五分钟还不能解决,就先放一下,下课去找老师吧,有深度的问题老师会喜欢的。听课中的重点有三——态度:上课思维、思路、思考、练习跟老师的步调走,切不可作落队的孤雁。提问:有疑惑的地方,向老师问。(这一点很重要:通常情况下,老师能够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笔记:包括要点、提示点、甚至例题。记哪些内容?做笔记最重要的7学习方法篇是“做一遍”,而不是“抄一遍”,这是梳理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记老师的重要板书,更重要的是记老师口头讲的东西,记那些可能你还不是非常清楚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个例子,能够加深你对原理的认识,也可以是对原理的推论,能够减少你在解题时花费的时间。复习复习指课后所有的工作,包括做作业和课外练习、看书本等,以便及时巩固学习知识。复习最重要的原则是及时,因为时间久了就会遗忘很多。每次复习时间不用太长。在复习的时候不要急着先做作业,操之过急就会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想法,好的做法是先回顾、领悟一下老师上课时讲的内容,先在脑子里面过一遍,然后再把书看一遍,最后才开始做作业。做作业的时候不要边做边翻书,而应尽力凭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做完了之后再对答案,找出错误和疑问,翻开书本把这些重点记忆一下,这样就可以真正起到复习巩固、查漏补缺的作用。复习顺序应该如下:回顾——课本——笔记本——独立做题——核对答案——再次思考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是复习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冲突,尤其是作业时间占用了休息时间。大家可能觉得学习非常紧张,只好开夜车来复习,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如果半夜硬撑着眼皮来温习功课,不仅效率大大降低,而且会影响第二天的听课,反而适得其反。小技巧:默写记忆重点重点知识默写记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每次复习后,合上书本,让自己完全凭记忆将复习的知识点完整、有条理地回顾一遍。这样,所有的知识点就非常清晰了。8妙法推荐:三步复习法在平时的复习和总复习时,都可以参照三步复习法去复习,以提高复习效果。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除了平时认真理解、消化学习内容,掌握并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考场上沉着应战、充分发挥这几点之外,科学地安排好复习,对于提高考试成绩也至关重要。复习是一个必要的再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把书本知识经过归纳整理搬到纸上,形成知识网络;(2)把纸上的经过归纳整理的知识网络搬到大脑的记忆里,并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回答问题,经过演练,提高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3)进行实战演习,通过练习和模拟考试查漏补缺。概括地讲,就是要做到:弄懂、记牢、会用。具体来讲,应该按下述三步复习法安排复习。第一步:归纳整理,使知识网络化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东西统统抛掉。”这是他一生宝贵学习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网络化,并且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不断细化、深化的过程。不论哪一科知识,都是学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在总复习时,除了对知识进行网络化归纳外,还有必要从不同角度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特别是一些有某种联系而又分散于各处的知识,若用归纳法进行整理,对增强学习效果会大有帮助。通过归纳,可以建立起系统与重点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并找出规律。以因式分解为例。因式分解一章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另一项是因式分解的方法。因式分解有五种方法:①提取公因式法;②公式法;③十字相乘法;④分组分解法;⑤拆项、添项法。这9学习方法篇五种方法有个谁先谁后的问题,还有一个哪种方法适宜于哪种题型的问题。我们经过归纳,便可以找出其中的规律。此外,通过归纳还可以充分辨析基本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例如,元素与原子、化合物与混合物、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置换反应与取代反应等,通过归纳都可以找出相互之间的相似之处和本质区别,防止混淆。第二步:牢记基础知识,狠抓基本功训练通过系统演练,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解题技巧。同学们在总复习时,可以先把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知识网络从教科书中提炼出来,写在纸上;然后再尽快地将这种知识网络通过记忆化为内储知识。现在的标准化考试的特点之一是题量多,覆盖面大,注重能力的考查。同时,标准化考试中的大量客观题不论要求思维敏捷到何种程度,反应快到何种速度,其知识点却仍是基础知识和基本功。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各科《考试说明》,对于各科的知识点及能力等都做了明确说明。其中,所谓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能力,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对所学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有较强的驾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必须把重点放在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努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中,首先要把基础的东西搞透搞实,同时,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基础知识上,还必须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系统演练,可以使已经掌握的知识逐步达到应用自如的程度。在演练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和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同学们平时课后所做的习题,主要是针对单元知识而出的,是对单元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和检验。高考、中考总复习所进行的演练,不能再停留在这种水平上,应该在能顺利解答单元习题的基础上,多做一些综合知识应用练习,即进行系统知识综合技能训练。10第三步:进行实战演习,查漏补缺考生有必要了解考卷的题型、结构,这就像指挥员要了解战场的地形地貌一样,以便做到胸中有数,防止急中出错。具体做法是,把近一两年的升学考试的考卷或其模拟考试的考卷拿过来,按照时间要求,就像正规考试一样郑重其事地解答,然后自己批卷。批卷时不光要看自己能得多少分,更要看哪道题不会答,哪道题的答案不对,哪道题的解题步骤不对,哪道题的解题技巧上还存在问题,哪道题本来会答但马虎了。这样做一些实战演习,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答卷时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要认真阅读试卷和试题的指导语,弄清答题的要求和方式。例如:选择题是单选项还是双选项。单选题常用的方法有淘汰法和直接法,淘汰法的特点是,根据已学知识经过判断去掉不合题意者,剩下的一个就是正确答案;直接法的特点是,根据已学知识经过推论或计算得出答案,以此答案对照各备选答案,相同者为正确答案,解题时找到一个正确答案后,剩下部分可以不再考虑。多选题要求严格,解题时对每一个备选答案都要进行认真判断。难度较小的题常用淘汰法,难度较大的题常用分析法和逆推法。淘汰法与单选题所用的淘汰法相同;分析法是经过分析得出结论;逆推法是从答案出发反推,舍去不合题意者,剩下的为正确答案。涉及计算的题,则常用直接法,即用计算结果对照备选答案,相同者为正确答案。(2)要注意弄清评分得分的理由。还以选择题为例,特别是双选项的选择题,要看清是全正确才得分还是仅选一项正确了就得一半分数,有没有倒扣分。遇到不是倒扣分的选择题,自己把握不大时可以大胆地去猜,猜时要选用淘汰法排除一些选项,剩下的选项用逻辑推理或直觉去猜,千万不要不敢选。但是,遇到倒扣分的题,则要防止没有把握的猜测。(3)要弄清作答方式是在什么地方写答案。若在机读的答题卡上作答时,要在题目纸上选好选项后,再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涂黑时要注意涂得标准,最好不要涂了改,改了涂,以免因为涂黑不规范而被计算机误读。11学习方法篇(4)要注意把握时间。一般选择题大体上是得1分的用一分钟时间,得2分的用两分钟时间,得3分的用三分钟时间。切忌在个别难题上纠缠太久。一下子把握不准的问题,可先选一个自认为合理的答案,并在草稿纸上记下该题的位置,待全卷答完后,再回过头来仔细推敲。(5)要注意简答题宜想好了再写。简答题要求简单明了,答题时应抓住与问题之间最本质的联系,讲明道理。(6)要注意的是,解大型题尤其是计算题时,能做几步就做几步,宁可“会不全”,也不要“全不会”。对于一眼就看出结论的题,也要写出步骤,一步不少,一字不落。(7)要注意检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认真检查,改正任何因为粗心导致的错误。考生除了注意上述三步复习法以外,在复习时还应注意自我心理调适,注意安排好饮食和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和身体锻炼。选择教辅书的技巧教辅书在学习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对于教辅书的选择,应该注意以下建议:选择经典的书最好选择由一个或两个人独立编撰的教辅书。大概是由于独立编撰,责任清晰,若是书中有差错,那么作者难逃其责,所以此类书错误较少。有时这类书中还带有作者自己独有的一些心得体会,这是“流水线”编撰出来的书所无法比拟的。而独立编撰的作者最好是特、高级教师或大学教授,这样更能保证书的质量。选择难度适中的书现在很多书难度都特别大,有些同学甚至买一些奥林匹克竞赛书来做,实际没有必要,一般高考的时候题目难度适中,不会考难题、偏题、怪题,12所以没有必要在高中阶段多看较怪、较偏的书。应该针对高考的难度去选择书,而不要买一些特别难的书。要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合自己提高的书,比方说有的书有题目有答案但是没有分析,如果你水平比较好的话,可以选择这一类的,因为比较节约篇幅,书中题量会较大;而水平、基础不是太好的同学,则可以选择一些有解释、有分析的书,因为你自己做不出来,书中的分析和解释能帮助你理解,所以选择这个比较好。尤其是对待各种各样习题的时候,只做其中适合自己水平的,否则就是疲劳战术。在做题时,不要单纯盲目追求每天做了多少题,而应做同一种题时,常常思考能有几种解法。看参考书的时候联系课本是最重要的。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每一段
本文标题: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2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