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水泥部分1.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GB/T4131-1997)2.通用水泥质量等级(JC/T452-2002)3.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90)4.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6.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1345-91)7.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8074-87)8.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ZBQ11004-86)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10.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11.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12.铝酸盐水泥(GB201-2000)13.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92)14.白色硅酸盐水泥(GB2015-91)二、砂、石、水、外加剂与掺和料1.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或GB/T14684-2001)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或GB/T14685-2001)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5.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6.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GB8075-87)7.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1999)8.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11.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12.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三、混凝土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20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混凝土及预制混凝上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40:92)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7.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JGJ18-53)8.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9.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10.预拌混凝土(GB14902-94)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12.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88)1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14.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技术规程(DBJ13-42-2002)三、砂浆部分1.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90)2.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3.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四、砌墙砖部分1.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2.蒸压灰砂砖(GB11945-1999)3.烧结多孔砖(GB13544-2000)4.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2003)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1997)6.砌墙砖试验方法(GB/T2542-2003)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1997)8.陶瓷锦砖(JC456-92)9.彩色釉面陶瓷墙地砖(GB11947-89)10.玻璃马赛克(GB/T7697-1996)四、钢筋及焊接件部分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3.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91)4.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5.低碳热轧园盘条(GB/T701-1997)6.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4463-84)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1995)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10.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11.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T3057-1999)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13.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14.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97)15.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7.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18.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1~5237.5-2000)19.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238-2002)五、土工部分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六、其他1.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0)2.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0)3.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GB18173.1-2000)4.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12592-91)5.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12593-91)6.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JC/T690-1998)7.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不透水性(GB328.3-89)8.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耐热度(GB328.5-89)9.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拉力(GB328.6-89)10.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柔度(GB328.7-89)11.铝箔面油毡拉力(JC504-92)12.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13.习用非国际标准制单位与国际单位制单位的换算关系一、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及制作(一)现场搅拌混凝土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等。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不宜少于10组,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4、当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方可对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所谓等效养护龄期,就是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且龄期宜取14d~60d。一般情况,温度取当天的平均温度。(三)预拌(商品)混凝土预拌(商品)混凝土,除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14902-94)规定取样。1、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一个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分项工程中连续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立方米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为每200立方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用于出厂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点采取,按每100盘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组相同的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亦不得少于一次。3、混凝土试样的组批条件,应符合GBJ107的规定。4、对于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每车应目测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检验的试样,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检验不得少于一次;当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也不得少于一次。(四)混凝土抗渗试块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混凝土抗渗试块取样按下列规定:1、连续浇筑混凝土量500立方米以下时,应留置两组(12块)抗渗试块。2、每增加250~500立方米混凝土,应增加留置两组(12块)抗渗试块。3、如果使用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仍按上述规定留置。4、抗渗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留置的两组试块其中一组(6块)应在标准养护室养护,另一组(6块)与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混凝土抗渗试块取样按下列规定: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五)粉煤灰混凝土1、粉煤灰混凝土的质量,应以坍落度(或工作度)、抗压强度进行检验。2、现场施工粉煤灰混凝土的坍落度的检验,每工作班至少测定两次,其测定值允许偏差为±20mm。3、对于非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每拌制100立方米,至少成型一组试块;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每拌制500立方米,至少成型一组试块。不足上列规定数量时,每工作组至少成型一组试块。(六)试件制作和养护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的要求,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按下列规定:1试件的制作1.1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1.1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符合《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的规定;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1.1.2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度:水泥、掺合料、水和外加剂为±0.5%;骨料为±l%。1.1.3取样或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1.1.4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坍落度不大+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官与实际采用的方法相同。1.1.5圆柱体试件的制作按有关规定执行。1.2混凝土试件制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2.l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1.2.2按以上1.1.4的规定,选择成型方法成型。1)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b.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符合有关要求的振动台上,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2)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a.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b.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c.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d.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3)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b.宜用直径为φ25mm的插入式振捣棒,插入试模振捣时,振捣棒距试模底板10~20mm且不得触及试模底板,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以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振捣时间为20s。振捣棒拔出时要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孔洞。1.2.3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2试件的养护2.1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2.2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
本文标题:建筑材料送检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2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