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专业建设2012(培训用)
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培养质量河北师大职技学院河北省职教研究所刁哲军专业建设是抓手,教学改革是手段,提高质量是目的。一、为什么要进行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搞好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打造学校品牌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专业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从专业的作用和价值看,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也是学生的选择点,有品牌的作用和价值。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来看,专业是学校教育与社会职业的衔接点,有岗位能力培养载体的作用和价值。从职业院校办学向来看,专业是社会企业与学校的结合点,有服务和合作的作用和价值。从对学校的社会影响方面来看,专业是社会评价学校的评价点,是政府评估学校的关键点,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闪光点,有对职业院校评价考量的作用和价值。专业是学校的品牌,是学校的特色。因此,打造品牌专业是职业院校创办学特色,育优质人才的需要。•专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工业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方向、规格、质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工程技术的进步为我国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诞生了一批新职业、新岗位,很多原有职业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等提出了新要求•专业建设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确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对专业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中职学校生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差异性与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对专业内容的设置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专业建设的目的在于不断健全和完善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必要条件。专业建设是在已经设置的专业基础上,为使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或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而进行建设,它侧重于专业发展的线和面,是动态的。这种差别取决于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必须长期(现阶段尤为突出)注意并认真做好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没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不从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必然会造成人才供求的失衡和错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二、专业建设要做什么1.专业建设的内涵(1)专业的内涵专业是专业学校教学组织的基本单位,是专门人才培养的载体。普通教育学意义上的“专业”是指教育机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业门类。职业教育学通常将“专业”定义为职业学校根据职业分类而设立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业分类。因而职业教育的专业,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而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或培养计划的基本单位,以职业能力培养需求为背景,针对职业岗位能力目标形成课程体系、教学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2)专业建设的内涵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完善的专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也就是: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从而使学校能够立足当前,服务社会,丰富内涵,增添发展后劲。专业建设的功能表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设置和调整合理的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等措施,使专业教育体系趋于合理、完善,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的社会需要的应用人才提供保障。•专业建设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变更或取消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老专业,新建与开设新的职业培养教育专业:二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学校原有专业进行内涵拓展。3、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制定一套优化的培养方案和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和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教改和教研成果;建立一个能反映学生培养质量的特色标志;每个建设周期实现一次质的飞跃。三、如何进行专业建设1.专业建设定位专业建设的定位必须建立在对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条件充分论证并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主要分析评价外界环境中对专业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评价可用教学资源中在本专业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因素•⑴外部环境分析专业建设定位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对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造成机会和威胁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和变化趋势;国家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变化;政府产业政策的调整;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其他同类学校的发展状况等。是专业建设定位的重要依据之一。•⑵内部环境分析在专业建设定位既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应该采取客观务实态度,充分考虑自身实际,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即对现有的师资、设备、设施、场地、教材等资源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在专业特色建设中应尽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避开不利因素,选择最适合的特色方向及定位。•⑶专业定位要注重特色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特别是办学历史中已经积累的特色基础,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特色建设。•2.专业建设流程:专业就业市场――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建设方案――方案实施――教研教改成果――质的飞跃•(1)广泛开展社会调研社会调研主要是采集实际信息,进行三项分析:区域宏观经济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领域需求总量的预测分析。社会调研的对象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地区行业协会和生产企业。•社会调查的范围和内容要有针对性。•除了要对传统行业和当地强势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情况作尽可能全面的调查外,还要注意新兴产业、行业对人力需求的动向,在人才层次、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的分析要真实和详细。•要制订社会调研活动的详细计划,•明确目标、确定内容、分步实施、采集数据、科学分析、汇总结论、研究对策、制订方案。•(2)职业专业分析职业院校的专业不等同于职业,不与社会职业一一对应,但却与社会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四个“一致”:•专业的划分与具有相同职业能力要求的岗位群相一致;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工作资格相一致;专业教学的实施与相关职业劳动过程、工作环境和活动空间相一致;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与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获得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的期望相一致。•(3)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社会职业分类和发展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首要依据。专业设置是否正确,主要看所设置的专业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对该类专门人才的需要,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否满足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专业设置优化分析•确立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进行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分析;•立足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进行专业建设的科学发展性分析;•围绕区域经济的服务意识,进行专业实施的地区差异性分析;•打造职业教育的专显特长,进行专业内容的职业核心性分析;•创造符合要求的教学条件,进行教学实施的具体可行性分析;•执行社会认可的评价标准,进行教学评价的合理有效性分析。•(4)专业调整要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步调。社会职业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社会职业的内涵产生变化,随着先进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必然引发生产、服务、经营方式和劳动组织的变化。这种职业要求的改变,不仅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划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5)专业建设规划“xxx”专业建设规划(参考格式)•一、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三、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四、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五、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一)课程建设•1.培养目标•2.课程教学内容•3.课程教学体系•4.网络、精品课程建设•5.教学方式、方法(二)师资队伍建设(三)教学条件建设(四)教研科研建设(五)教学管理机制建设(六)其他案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专业规模、建设现状、社会需求等二、指导思想本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标准要求,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密切跟踪地区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跟进行业技术的发展,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先进实用的技术,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能力训练为本位,以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专业定位、发展目标)本专业的建设方向和目标是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生产第一线胜任技能性较强的工作;熟悉××(具体要求)•四、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1培养方案、教学(实训)计划、教学(实训)大纲2专业核心能力建设中小型网站的编码设计和维护能力(软);局域网的组建和维护能力(硬)3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C#高级编程、网络数据库、H3C网络工程师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方法:引进高学历、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双师比例。5.实践保障体系建设、质量监控与评价、图书资料等完善充实现有设备(30万)。新建网络安全实训室(50万)、多媒体实训室(50万)加强项目管理,开放实训室。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6.反映培养质量标志就业质量社会评价各级各类考证率各类技能大赛7.成果教研成果项;各级教改课题项;教科研论文篇;编写、参编教材本;各级骨干教师名。等等。•五、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软件措施、硬件措施等。预算经费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费师资队伍建设费课程建设费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建设费等等。
本文标题:专业建设2012(培训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3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