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复习课件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大变革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源)各国竞相变法,确立封建统治“百家争鸣”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特征: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政治上:政权分立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经济上: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复习要点一、掌握夏朝的建立、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夏朝建立时间:建立者:地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灭亡时间、原因: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1世纪上半期)禹,知道大禹治水,铸造象征最高权利的九鼎。(一言九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夏朝是第一个国家因为建立了国家机器。禹传启,家天下公元前1600年,存在470年夏桀的统治残暴(桀驾人车)二、掌握商汤灭夏、盘庚迁都商朝时间:迁都:青铜器:甲骨文灭亡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殷代表作——殷墟(河南)出土礼器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我国由文字可靠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河南出土公元前1046年,存在554年;商纣王的荒淫无道.“厚赋税以实现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封神榜》讲述的武王伐纣的故事三、掌握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和灭亡西周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公元前11世纪,定都镐京政治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成。实行分封制农业上:出现了人工灌溉建筑上:开始用瓦灭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灭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灭亡的相同原因:统治残暴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1、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原因(目的)、内容和作用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内容(1)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2)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意义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加强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讲得时西周实行分封制二、掌握夏商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阶级结构1、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来区分尊卑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贵族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社会地位极端低下,毫无人身自由2、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1)军队、刑法(暴力镇压)(2)礼仪教化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的大事就是祭祀与打仗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掌握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名称1、春秋: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3、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4、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5、既称霸也称雄:齐、楚、秦6、成语:问鼎中原——楚庄王(邲之战)退避三舍——晋文公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二、掌握齐桓公能够称霸的原因和称霸的标志1、材料1: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今受其赐。——《论语》材料2: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根据材料回答:1、材料说的是什么事件?齐桓公称霸2、齐桓公能够最先称霸的原因有那些?(1)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2)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目的:争当霸主)3、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公元前651年(公元前7世纪中期),葵丘会盟齐燕楚韩魏赵秦合纵合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代表人物:魏国公孙衍连横: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代表人物:秦国张仪三、合纵连横三、了解合纵、连横1、合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2、连横:秦利用六国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3、结果:秦国强大起来。合纵失败的原因:东方六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朝秦暮楚。4、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争霸5、战国与春秋时期战争的不同:从争霸到兼并,说明出现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趋势。6、春秋战国的战争的影响:(1)给人民带来了灾难(2)促进了民族融合(3)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4)促使各国进行变革,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1、掌握生产工具的变革情况北京人半坡和河姆渡居民春秋时期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工具、牛耕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西周:木制、石制工具千耦其耘(生产力低)春秋战国:铁器、牛耕个体生产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各国竞相变法,确立封建统治二、掌握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和作用1、目的:富国强兵根本目的:确立封建统治2、时间:公元前356年公元前4世纪中期3、在位君主:秦孝公4、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主张,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5、战国后期秦国强大起来的原因:商鞅变法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治(6)统一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富国)重农抑商(强兵)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获得爵位的最好途径(富国;最有利于地主阶级的利益体现了变法的性质,最关键)(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最深远)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富国措施)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掌握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成就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2、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是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3、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政治上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4、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主张“因材施教”二、分析百家争鸣的原因1、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推动生产力发展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秩序。(2)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的开阔了事业,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探索。(3)自孔子创办私学以来,私人办学兴盛,为各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2、作用:有利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兼爱”、“非攻”——墨子(墨家)“道法自然”——庄子(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商鞅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墨家——兼爱、非攻儒家——仁政,以礼治国法家——法治,中央集权道家——无为而治有利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玉垒山岷江成都平原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成玉垒山成都平原岷江玉垒山成都平原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一、掌握都江堰的修建原因、修建者、结构、意义1、修建时间——战国时期的秦国2、修建人物——李冰父子3、结构——“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4、“始知李太守(李冰),伯禹(大禹)亦不如”歌颂了李冰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3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