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贫困的经历整整伴随了我20年,对贫困和饥饿的恐惧影响着我后来的经历和作品,我的小说里有很多贫困的记忆。”——莫言长期的饥饿使我知道,食物对于人是多么的重要。什么光荣、事业、理想、爱情,都是吃饱肚子之后才有的事情。因为吃,我曾经丧失过自尊,因为吃,我曾经被人像狗一样地凌辱,因为吃,我才发奋走上了创作之路。卖白菜莫言小说走进作者莫言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代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酒国》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十三步》《食草家族》《丰乳肥臀》《酒国》《红树林》《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蛙》中篇小说《欢乐》《怀抱鲜花的女人》《师傅越来越幽默》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散文集《会唱歌的墙》剧作《我们的荆轲》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其中《红高粱》获1985-1986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张艺谋导演改编成同名电影,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奖”。话说小说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小说的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写作背景20世纪60年代,我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物质严重匮乏,人民极度贫穷,尤其是农村。在我的脑袋最需要营养的时候,也正是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时候。我常对朋友们说,如果不是饥饿,我绝对会比现在聪明,当然也未必。因为生出来就吃不饱,所以最早的记忆都与食物有关。那时候我家有十几口人,每逢开饭,我就要大哭一场。1960年春天,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是一个黑暗的春天。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村子里几乎天天死人。都是饿死的。情节与脉络一、(1—9)开端二、(10—25)发展三、(26—30)高潮结局年关将近,母亲为贫困所迫决心卖掉仅剩下的三棵白菜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经过母亲因“我”的过错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令“我”终生难忘以“白菜”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复述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1)母亲为何要卖白菜?而“我”为何执意不肯,还哭?(2)小白菜滚进水沟,母亲为何打我,骂我?(3)老太太为什么对白菜如此挑剔?看秤如此仔细?取钱、数钱如此小心翼翼?6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环境人物母亲我老太太夯实基础正确读写词语撇()一眼哽咽()()抽噎()侍弄()间()苗木橛()子打蔫()嘟哝()踽踽()而行几绺()黑黢黢()拽()戳()撇()嘴箢篼()()yējǔqūyuāndōujuépiēgěngyènòngjiànniāndūnongliǔzhuàichuōpiě作业一、掌握作者及其代表作品二、掌握文中重要词语三、掌握小说的常识①开头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变化?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表现母亲家境的贫困、窘迫和母亲的愁苦,衬托母亲的坚强。情节之开端特写镜头4、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5、“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白菜的数字?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②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6、第9段,写“我”和母亲对自己亲手栽种的那棵小白菜的深情。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何要这样写?(1)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2)为了表现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们难以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痛苦(3)体现了物质匮乏时代人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无限珍惜。插叙①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②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贫困。颠着小脚、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1、赏析:“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情节之发展2、赏析:“她摇摇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①这段文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太太形象?挑剔为生活所迫“一张张地数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3、赏析:“老太太低声嘟哝着……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着。”写这个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三是真切表现了当时生活在贫困之中人们的整个生存状态。②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情节之结局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坚强、自尊、诚信、善良、朴实3、在母亲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1、小说塑造了一位怎么样的母亲形象?再穷也不能失掉自尊再穷也不能丢掉诚信人物形象2、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粗暴狭隘与母亲形成对比,凸显母亲的高尚品质主旨小说通过“我”与母亲对卖白菜以及对买白菜老太太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刻画了一个坚强、自尊、善良、诚信、朴实的母亲的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生活在贫困之中人们的整个生存状态,启迪人们“人穷不能志气短,再穷也需诚信在”的做人行事的道理。表达技巧用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性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细腻描写表现人物内心感受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信?拓展延伸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俗语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英】毛姆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苏】高尔基经典语录练习与思考二、一是母亲与“我”之间的事,二是“我”与老太太之间的事,三是母亲与老太太之间的事表现出母亲的坚强、自尊、善良、朴实、诚信的思想性格三、多算了别人一毛钱虽然是小事,但体现了一个人做人行事的原则和态度。母亲的眼里诚实做人行事大于一切。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诚信。母亲不轻易哭是因为她性格坚强,能够正视生活中的一切苦难。母亲流下伤心的泪水,是因为儿子丢掉了诚实。母亲的泪水是自尊自爱的泪水,是诚实至上的泪水。四、插叙追述了小白菜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这棵白菜非同寻常的感情。交代了“我”不由大哭的原因,表现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无限珍惜和难以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痛苦,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五、例举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重在谈谈对“志气”“真诚”的认识。
本文标题:卖白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5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