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2425碳酸盐岩成因及环境
1第二十四及二十五章碳酸盐岩沉积作用及沉积环境第一节现代碳酸盐的分布与沉积环境2一、大西洋巴哈马台地的碳酸盐岩沉积3456二、波斯湾南岸现代碳酸盐沉积789三、海南岛崖县鹿回头小东海礁沉积10我国南海的珊瑚礁岛11四、现代广海碳酸盐沉积12131415五、非海洋碳酸盐岩的分布1617第二节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及控制因素一、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一)初始碳酸盐沉积物均是化学(生物化学)成因的当海水对CaCO3饱和及过饱和时则有CaCO3沉淀,即:Ca2++2HCO-3=CaCO3↓+H2O+CO2↑现已证明,促使上述反应向右进行的因素有:1、藻类光合作用吸收CO2,引起碳酸钙沉淀:6CO2+6H2O光合作用C6H12O6+6O22、PH值增加和碳酸盐浓度的增高,有利于碳酸盐沉淀。183、细菌破坏作用产生氨,增加了水体的PH值,对CaCO3沉淀起促进作用。4、温度增加和蒸发作用的使CaCO3过饱和,使其发生大量沉积。5、海水从高压区向低压区上升CO2的分压降低,有利于CaCO3的沉淀。19(二)、生物在碳酸盐沉积过程中有极重要作用1、绝大部分的灰泥是有机来源的1)底栖生物的死亡和破碎2)较大碳酸盐颗粒的磨蚀形成3)浮游生物群(动物及植物)的堆积4)海水的直接沉淀作用202、生物形成大量多种碳酸盐颗粒(生物颗粒)如腹足类、绿藻、珊瑚以及多数有孔虫提供文石质点;部分有孔虫、红藻以及棘皮动物,则提供高镁方解石。少量低镁方解石来自腕足类、苔藓虫、介形虫、有孔虫、三叶虫、珊瑚等。212223243、造礁生物直接形成礁灰岩如珊瑚、海绵动物、古杯动物、层孔虫、苔藓虫、厚壳蛤和水螅等。254、生物的活动消耗CO2。加快碳酸盐沉积藻类光合作用吸收CO2,引起碳酸钙沉淀:6CO2+6H2O光合作用C6H12O6+6O2细菌破坏作用产生氨,增加了水体的PH值,对CaCO3沉淀起促进作用。5、生物的粘结作用和障积作用有利碳酸盐沉积26综上述:保障碳酸盐饱和及过饱和、保障生物生存及大量繁殖是形成碳酸盐沉积物必须的环境条件。凡具备这样的条件即有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也有碳酸盐岩的沉积与堆积,否则无或少碳酸盐沉积。27二、碳酸盐岩形成与沉积的环境条件1.清徹的无陆源物注入的水体是首要条件海水清徹不混浊,有利于生物生存繁殖;无陆源物注入也无淡水注入,可保持水体饱和及过饱和;是碳酸沉积的前要条件。否则几乎无碳酸盐物的沉积。表明,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有相互排斥的现象2、透光的氧气充足的浅水环境最有利于碳酸盐的形成与沉积透光的浅水,阳光和氧气充足,有利于生物生存繁殖;浅水温度较高而压力较小,碳酸盐因溶解度降低而过饱和,因此有利于碳酸盐的沉积。一般浅水环境内碳酸盐岩类型多样、厚度巨大。28293、温暖浅海最有利于多种碳酸盐的沉积。现代海洋碳酸盐沉积主要分布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北纬30°之间的。两极地区也可有沉积。有冷水和暖水之分(P376表22-1)30314、透光带及含氧带以下、CCD(碳酸盐补偿)界面以上也可有碳本盐岩沉积(即界面以下无碳酸盐沉积物分布)。深水区温度较低而压力大,CaCO3不饱和;深水区生物难以生存繁殖;不利于碳酸盐质点的形成。但海水表层的浮游生物和浅水碳酸盐沉积区崩落或由重力流搬运来的异地碳酸盐碎屑,当未被全部溶解时也可形成碳酸盐岩的沉积,但类型少数量亦少。CCD界面的深度受二种因素的控制,一是浅水区碳酸盐质点的产能(量);二是深水区对碳酸盐质点的溶解能力。致使世界各海区CCD的深度各不相同。一般热带深(达4~5Km),寒带浅(1Km);远洋较深而近陆较浅。32333435三、各类碳酸盐沉积物的分布受水动力条件控制在波浪、潮汐作用的滨岸高能带和滨外高能带,形成粗颗粒的各种砂砾屑滩、介壳滩、沿岸砂坝、砂嘴、潮汐三角洲和潮汐砂坝等。由于水动力条件强,细粒物质不能沉积。碳酸盐灰泥及粉屑一般堆积在低能带,即:陆棚边缘或障壁砂坝前缘的较深水盆地、泻湖及潮坪区。深水盆地中也有少量硅质和粘土沉积。泻湖及潮坪区,水循环受到限制,如果天气炎热干燥,则可以出现絮凝球粒灰泥、白云岩、甚至出现膏盐沉积。礁灰岩因造礁生物具有搞浪性且为获取更多更好的食物,常形成在迎风浪的高水能环境,并常聚集成为礁体,厚度大于同期沉积物。3637第三节碳酸盐主要沉积环境碳酸盐岩是典型的内源沉积岩;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速率较快,常大于地壳沉降速率,其自身沉积作用也常改变环境条件;因此,环境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分布组合相当复杂多样;在清水前提下,水深、水动力条件、盐度及循环条件是控制碳酸盐岩沉积的主要因素,也是划分环境的主要依据。水深的量度标尺:平均高潮线、平均低潮线、(平均)晴天浪基面、透光带(深度)、(平均)风暴浪基面、氧化界面、CCD界面。3839一、碳酸盐潮坪——广泛分布的碳酸盐环境以潮汐起主导作用的陆源物贫泛的浅水海岸区域称为潮坪环境。以碳酸盐沉积物为主。碳酸盐岩潮坪相既可沿碳酸盐台地的滨岸发育,也可环绕着由暴露的滩、丘和礁形成的岛屿发育。根据湿度与盐度,碳酸盐潮坪又分为超咸(干旱)潮坪与正常(潮湿)潮坪两类。以前者常见。以平均高潮面和平均低潮面为界,将潮汐环境分为潮上(坪或带)、潮间(坪或带)和潮下(坪或带)三个亚环境.潮间常有潮汐水道(潮渠、潮溪)及潮池发育。沉积物主要是潮汐、风浪带来的颗粒、灰泥及原地的藻类;生物主在是原地生长的蓝绿藻类。404142431、潮上带亚相暴露期长(90%以上);潮流能量低;潮上坪亚相属于萨布哈型潮坪环境,岩性以微晶-粉晶白云岩为主,次有泥云岩与泥质白云岩、硬石膏岩和石盐、角砾白云岩,球粒微晶白云岩等。44薄层状,水平纹层发育,常见干裂、帐篷构造、干缩纹、板状和竹叶状砾屑;藻纹层、鸟眼构造、瘤状及鸡雏状硬石膏结核,肠状硬石膏,盐溶膏溶角砾构造等发育。生物稀少,仅有藻层纹石、介形虫碎片及垂直潜穴。潮上带易受气候影响,潮湿多雨时藻席发育而无石膏沉积;干旱气候则多石膏沉积而少藻席形成。45462、潮间带亚相周期暴露;低潮线附近能量较高,向上渐减弱。低潮线处(下部)为生屑、砂屑、鲕粒灰岩及灰泥灰岩;多压扁层理、改造波痕、丘状柱状藻纹层;向上(中上部)颗粒减少灰泥增多,发育透镜状、脉状、复合波状层理,极浅水波痕,并有波状、席状藻纹层、鸟眼构造,还可有干裂、雨痕等暴露构造(不如潮上带发育)。47潮池中多为球粒灰泥灰岩、纹层状灰泥灰岩,发育藻席及底栖生物。潮汐水道中多为砂屑、生屑、鲕粒及砾屑的沉积,向上渐细,多潮汐层理及冲刷构造。生物贫泛,以藻类、腹足等为主,多异地生物屑。483.潮下带潮下带位于平均低潮面之下,很少暴露于水上,潮间带发育的潮道可延伸至潮下带。潮下带的沉积物类型多样,主要是灰泥石灰岩、颗粒质灰泥石灰岩、颗粒石灰岩等,颗粒可以是内碎屑、鲕粒、藻粒、生屑等。低能潮下带(远平均低潮线的地带)沉积的灰泥石灰岩、颗粒质灰泥石灰岩、球粒石灰岩等多呈灰色、深灰色,中厚层至块状,生物扰动强烈,水平虫孔常见,层理构造不发育。常含原地堆积的正常海生生物化石,如腕足类、棘皮类、有孔虫等。49高能潮下带(近低潮线的地带)沉积的各种颗粒石灰岩多呈浅灰色、灰色,中厚层至块状,颗粒分选、磨圆好,填隙物为亮晶胶结物或灰泥,双向交错层理、槽状层理、波痕等构造常见,其横向连续性好,多呈席状。4、碳酸盐潮坪的层序在古代碳酸盐岩台地上,潮下带、潮间带、潮上带这三种环境的沉积常常形成一系列向上变浅的旋回,即自下而上依次由潮下带沉积变为潮间带和潮上带沉积,如加拿大西部的寒武系(James,1984)及泥盆系(金振奎、Spencer,1991)、华北地台的奥陶系。这些旋回厚度多为几米,横向稳定,可追索十几千米甚至上百千米。5051干旱气候潮坪的垂向层序从下往上是碳酸盐―蒸发盐序列。若蒸发盐被淡水溶解后则层序上部发育盐溶或膏溶角砾岩。潮湿气候的潮坪,又根据其潮下是低能灰泥;还是高能砂质颗粒分成两种类型垂向层序。若潮坪环境中各类藻叠层石和藻纹层发育,则形成藻叠层类的垂向层序。从潮下、潮间到潮上,藻叠层石形态从柱状、穹隆状过渡到波状,再逐步过渡到微起伏纹层状5253二、颗粒滩——重要的颗粒碳酸盐岩沉积环境1、颗粒滩是指浪基面以上的浅水高能的碳酸盐沉积环境。地貌上多为浅滩、海滩、扇形或带状的滨外砂坝或潮汐砂坝。颗粒类型多样,主要是异地搬运而来。542、颗粒滩水浅(5-10米至高出水面),波浪作用强烈,海水循环良好,盐度正常,氧气充足,但原地底栖生物分泛而多异地生物的碎屑,3、由于波浪,潮汐及岸流经常簸选,常形成清洁的碳酸盐砂堆积,以浅色亮晶鲕粒灰岩、亮晶生屑、砂屑灰岩为主,无或少灰泥。4、一般呈浅灰色至灰白色;多槽状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双向交错层理及底冲刷等构造。5、很少有原地底栖生物,可见多种异地的大型生物化石碎屑。6、岩石灰泥少,原生孔隙发育,有利于流体流动,易受淡水的影响,胶结作用、白云化作用、溶解作用均十分发育,常是油气的良好储集层。557、当灰泥较多时,表明是在较深的浪基面附近形成,而称其为“深水滩或称深滩”,常成为生物礁发育的基础“礁基”。56根据浅滩的位置和形态,可将其分为裙滩、堤滩、点滩和台缘滩。(1)裙滩裙滩(或称为岸滩)是指沿海岸发育的滩,其向陆侧没有泻湖。这种滩通常发育于坡度较大、波浪作用活跃的海岸,宽几千米至十几千米,长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千米,可向海或陆地方向迁移。常可分为后滨、前滨与临(近)滨等相带。浅滩后滨带的部分.由于处于渗流带中.胶结物多呈新月形和重垂形。这里淡水淋滤和土壤化作用也较强烈,常形成钙结壳。57前滨带的部分,岩层向海低角度倾斜,发育平行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双向交错层理以及前滨环境的特征构造——冲洗交错层理。此外还常见扁平或近球形的孔洞——拱石孔(keystonevug)(Dunham,1970),这是波浪冲洗带顶部陈发性快速沉积捕捉的气泡形成的。胶结物既有代表渗流带的新月形和垂悬形(尤其是前滨上部),也有代表潜流带的等厚环边形(前滨下部)。等厚环边胶结物晶体可呈针状或柱状。近滨带的部分长期处于水下,沉积的颗粒石灰岩发育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以及波痕等构造,胶结物为等厚环边形,胶结物晶体可是针状或柱状。58浅滩外侧通常是开阔海;内侧为潮坪或陆地环境。海退期,裙滩可形成向上变粗、变浅的沉积序列;海进期则可形成向上变细、变深的沉积序列。(2)提滩堤滩(或称为障壁滩)呈堤状,其内侧为泻湖,外侧为开阔海,可处于水下,也可出露水面。当出露于水上时,堤滩可分出后滨、前滨和近滨带,其沉积和成岩特征与裙滩相似。当处于水下时,提滩的沉积和成岩特征与处于近滨带的浅滩相似。59堤滩沉积呈带状,宽可达十几千米,长可达数十千米,平行海岸延伸,并可向海或陆地方向迁移。提滩上发育连通泻湖和开阔海的潮道,潮道深可达十几米,宽可达几百米,可侧向迁移。潮道沉积主要为颗粒石灰岩,显示向上变细的须积序列。序列底部为冲刷侵蚀面,其上常有粗粒内碎屑或生物化石滞留沉积。序列下部具有大、中型板状交错层理,上部具有小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在潮道的两端常发育潮汐三角洲。靠近清湖的一端发育涨潮三角洲,靠近开阔的一端发育落潮三角洲。这两种三角洲的不断向前推进都可以形成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但岩石共生组合不同。涨潮三角洲与泻湖沉积共生,落潮三角洲与开阔海沉积共生。60(3)点滩点滩是指零星散布于台地内部的浅滩,规模大小不等,大者宽可达十几千米,长可达几十千米,如凯科斯(CaCO3)台地南部发育的鲕粒滩。点滩的形成往往与台地内部局部水下隆起有关。点滩沉积主要为亮晶颗粒石灰岩,中厚层至块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以及波痕等构造发育。颗粒类型可为内碎屑、鲕粒、生屑等。胶结物为等厚环边形,晶体可是针状或柱状。(4)台缘滩台缘滩是指位于台地边缘的浅滩。台地边缘水体浅、能量高,是形成浅滩的有利场所。台缘滩总体上呈带状平行台地边缘展布,其规模一般较大。61在巴哈马台地上,台地边缘发育的鲕粒滩宽达20多千米,长上百千米,其上还形成了许多横切浅滩的潮道。台缘滩沉积主要为亮晶颗粒石灰岩,厚层至块状,交错层理、平行
本文标题:2425碳酸盐岩成因及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5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