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关于语文学习的积累与感悟
关于语文学习的积累与感悟——牡丹江公益人文大讲堂讲稿董一菲很高兴能与大家在2011年人文大讲堂第一场报告一同分享《关于语文学习的积累与感悟》,下面我们一同来探讨交流。在屏幕上的题目用红色字体突出两个关键词:积累和感悟。这两个关键词和语文学习关系密切,是语文学习不可绕过的两个重镇。一、语文学习积累感悟的重要性语文学习不是一日之功,也不可一日无功。大家体会一下“不是一日之功”。它强调的语文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语文学习重在过程之中,这就是积累,这就是感悟。“不可一日无功”这句话说起来有点残酷,强调的是语文学习恒久的坚持,不可中断,时时刻刻点点滴滴,不能既打鱼又晒网。关于语文是什么,我们是能够达成共识的:语文承载的是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的载体就是语文,中华文化既然如此博大精深,所以语文学习不可一日无功。大家学过数理化,数理化的解题讲究“举一反三”。老师教一个定理,一个公式,一个例题,考验你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就是能否举一反三,能否触类旁通。语文则不同,很多时候语文讲究的是“举三反一”。读的多了,体会很多,慢慢就有了语感,懂得了这就是盛唐诗的特点,这就是魏晋诗的特点,这就是晚唐诗的特点。这就是雪莱,这就是拜伦,这就是斑斓的李贺,绝不是飘逸的李白,这就是举三反一的结果。“举三反一”是学语文的一个要诀,一个秘笈。说是一个秘笈,其实是一个“笨功夫”,就是不断积累,不断感悟。大家看,屏幕有四个词: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熏陶渐染、文火慢煮。这就是语文,这就是语文的积累和感悟。第一个词叫做“绳锯木断”,何为绳?既是绳子,又不是绳子。高中语文课本有一篇荀子的文章《劝学》,其中有这样一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里的绳是什么绳?就是墨线。一个木匠做木工活用的墨线,很细,是绳,也是线,但就是这个线却可以当锯,木头为之断。这说明什么?这就是语文的功夫,就像荀子所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就叫“绳锯木断”。第二个词叫做“水滴石穿”,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也”,这句话很好理解,天下最柔弱、最柔情的是水,但就是这水,长久的滴啊滴啊,亿万斯年会使水滴石穿,金金属的坚硬的兵器靠石头来打磨,而石在水的打击下却会洞穿。这里面隐含一个哲理。想起了泰戈尔很抒情的一句话“使鹅卵石至臻至美,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这里同样可以用来说明语文积累的一个道理:学好语文需要大家有耐心,要耐烦。“耐烦”是谁说的话?是沈从文的话,沈从文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家,他以《边城》,他以湘西文学,走向中国,走向世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沈从文说做事情要“耐烦”,只要肯“耐烦”,就可以把语文学好。沈从文的学历是小学毕业,他经过了刻苦的积淀,通读古今中外的作品,耐住性子,坐住板凳,做了大学教授,写出了一系列的反应详细生活的作品。,我们难以忘怀他独特的“湘西世界”:“翠翠”,白塔,摆渡的老人,那条黄狗,那些水手,吊脚楼的女子,田园牧歌般的情调,一幅独特的风俗画。第三个词叫做“熏陶渐染”,这个词要读准,“渐”读阴平,何为“渐染”,渐染是慢慢浸染,是有一个过程的,它不能一蹴而就的。大家都知道郭靖吧,金庸《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的靖哥哥,郭靖要和一个高手比武,而郭靖刚出道,心里没底。就请洪七公教他降龙十八掌前三掌以求速成,以求应急,结果郭靖应付完场面,还要扎扎实实学一招一式。武功如此,语文亦如此。“熏陶渐染”,这个又使我想起当代文学另一个大家,他就是《胡同文化》的作者,江苏高邮人汪曾祺。一个著名的作家。汪曾祺的父亲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书法写得悠然,民乐西洋乐样样精通,据说还会武术,深得老庄之神会,有名士风范,汪曾祺和父亲一起生活了十九年,耳濡目染,那股子语文的精气神,整个是熏出来的,字正腔圆,味道纯正,不是教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熏出来,汪曾祺的文字功夫才会如此了得。在样板戏的年代,江青也认可他的才华,他是沈从文的学生,深得沈从文的衣钵。汪曾祺读书也很有趣体现了读书的最高境界——超功利的率性阅读,在他老家——江苏高邮,他家的后花园有一棵老树,这棵老树有一个横斜的枝干,少年的汪曾祺在闲暇的时候,拿一块带筋的酱牛肉亦或是榨菜,躺在这老树的横枝上悠然而读,他终身难以忘怀的是这种阅读的时光。于是他从这里出发,带着他沉沉的文学大梦,走向更广阔的人生,成为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家。他是真名士,自风流!学语文要有那份悠然,那份超然,学语文不可急功近利。第四个词叫做“文火慢煮”,就更形象一点,大家知道大厨讲求火候,学语文也是一样要讲究火候,要文火慢煮,何为文火?文火不是武火,不是急火,是悠然悠哉的小火。大家知道要煲一锅味道鲜美的汤,必须要用文火慢煮,文火入味。学语文绝对不是学数理化,数理化学习可以大火猛攻,就像在攻城,语文学习像是在攻心。语文学习不可用大火,一部经典,一首诗词,要含英咀华。否则语文就成了一锅焦糊的饭。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就充斥着利欲熏心和急功近利,充斥的是背道而驰,充斥的是一锅焦糊饭。比如小孩子识字,识字在这里我要做一下说明,识字提前不是坏事,三周岁就可以识字,但关键的是怎么识?一般的方法是这样,送幼儿园今天学七个字,明天学八个字,后天转个幼儿园,再加上休息,时断时续,这种识字是没有帮助的,而多数幼儿识字就是停留在这种状态。识字应该集中识字,应该是在三周岁到六周岁之间,将中国的两千常用汉字熟练,这里熟练指能认就可以,能念就可以。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扎扎实实稳扎稳打,花费三到四年时间,为孩子的语文学习终身奠基。这是我们传统塾学的精华,我们应该继承。王国维,胡适,如鲁迅、郁达夫,宗白华、朱光潜、梁思成、林徽因……他们都走过这样一条路。因为每年都要出去讲课,接触的孩子也多了,自然感触也就多了,许多生活在文化名城孩子,文学积淀也没办法令人满意。,是不是说我们的孩子没学语文,那可是最大的冤案,我们的孩子一直都在学语文,很努力的那一种。许多孩子幼儿园就开始踏上了漫长的语文学习路,家长们也反复地说“孩子学的最多的就是语文”。可是语文的现状却是孩子们错字连篇,词不达意,文不对题,甚至胸无点墨。这一切是因为我们背离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追求速成,热衷技巧,不能叩问语文之心。什么是积累?我们不妨再来解释一下,积累其实就是一个语文学习的过程,这个学习的过程对于语文来说,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阅读的过程。语文底子就是书底子。当然,也可以问问自己。我曾对我所教的班级进行过调查,问有多少学生读课外书超过两本,举手的才一半左右,第二高级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高二的理科实验班有两个,我教其中的一个,孩子们的读书情况就是这样。而我上一届教的文科实验班,学生们爱读书,能说,能写,即使是在高三三模的时候,仍然能在他们的书包里找到品味不俗的书,甚至还有佛教的《心经》和《金刚经》,而且有几个同学还能背。你看这样的两个班,仅仅相差三年,孩子们的书底子又相差这么一大截。一是应试教育的直接的恶果,素质教育的呼声越高,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应试教育太猖狂了。正像孔子为什么在春秋时大喊“仁义道德”,因为“仁义道德”在那个时代缺失。为什么有“三八”妇女节,却没有男子节,这正说明了妇女地位不高。为什么大喊素质教育?这正是暴露我们教育的问题。应试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大声呼吁中节节胜利。教育的悖论。某知名中学的初中部,他们怎么学语文,我听到了甚感震惊,从最早的月考到半月考,再从半月考到周考,这还是初一的阶段,这还不够,又从周考到课考,“课考”顾名思义就是一课一考。语文的课文成了什么,语文的课文不再是文质兼美、感染人的东西了,而是成了一个个的考点,被肢解了。学生们的成绩要排名次,老师的成绩也要排名次,这是最好的学校,这里的老师有清华、北大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了成绩,干脆只讲考点,再好的文章,都不讲了,只是以题的形式来呈现,这就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当然,我说的可能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想起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一个非常出色的语文老师,他说过一句话,是我在学语文的道路上听到最振聋发聩的一句话,他说“语文是慢功夫,立一个竿十年八年不见影”这个话有些夸张,但是却说明一个问题。现在的人,从小学开始就要成绩,初中也要成绩,高中也要成绩,高考必须有一个合适的满意的语文成绩,凡此种种,所以语文就呈现出这样一种令人难以接受的现象。大家会有疑问,你这么说是不是说语文成绩不重要,是不是在为这件事找一个托词,你是不是认为孩子有素质就好了,这里我想借用周国平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么一个问题,周国平作为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在教育女儿的手记——《宝贝,宝贝》中,说过这么一句话:真正把语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教师,他抓起语文成绩来,也不会成问题的。我认同这句话。当一个孩子语文素质非常好,我们自然可以通过集中训练来提高成绩。这里的集中训练,是指高三阶段的集中训练,孩子们需要高考成绩这块“敲门砖”,敲开理想的大学之门。但是我也相信,真是扎扎实实进行语文专业素养的孩子,到了高三集中训练,面对那几套题是不成问题的。我们这里说到的积累,背啊背,看啊看,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真的读了,可到最后我怎么还是没有文采,我写东西怎么还是费劲啊,你需要注意语文首先要明确读书和不读书肯定是不一样。我一看孩子的作文,一过目就是可以看出这个孩子读没读过课外书,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有些夸张啊。当然不会,这叫开卷有益。有时候读书入门的时候,不要分什么品味高下,有同学说,董老师,不好意思,我读的书就是金庸的,我读的书就是外国通俗小说之父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不要紧的,都可以读,读书讲究的是随性读,不要急功近利,喜欢读什么就可以读什么。有的孩子说,我就喜欢网络文学。也可以啊,你可以从这里入手。读书的过程,有人形象把它称为“开疆拓土”,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个有作为的帝王,他们都在进行“开疆拓土”,如唐代中国的版图是方形的,成吉思汗的子孙打到了多瑙河的岸边,开疆拓土。读书亦是如此,从网络文学入手不是不可以,然后开疆拓土,到读纯文学、读历史、读哲学、读美学等,一点点升华,最后到宗教,我记得上高中时,读书时记得这样一句话“先读自己本专业的书籍,然后哲学,最后到宗教”,当时还想不明白,为什么读着读着,要读到宗教,现在我懂了,真是读着读着就到宗教去了。台湾著名的作家龙应台,曾从台湾席卷世界的“龙卷风”,现在大概五十多岁了,开始对宗教的书情有独钟。有人会说这是不是从此迷信了,从此信佛了,不是这样的,而是探究这个世界的本源,宗教是对世界最原始、最根本的解释。所以要说读书就是好的,以你的兴趣入手,比什么都重要。当你有一定阅读基础,你对阅读有一定兴趣,这个时候在探讨读书的品位也不迟。仅仅读书不思考,读书不经过自己的内心,不经过情感的发酵,死读书,读死书,这就被称为“书呆子”,被称为“立地书橱”。这类的典型很多的,比如我们语文课本当中涉及到一个人,鲁迅笔下一个人物——孔乙己。这个孔乙己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多乎哉?不多也。”是什么东西“多乎哉?不多也”啊!居然是茴香豆。茴香豆这道不伦不类低等次的下酒菜和他文绉绉的表达构成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反讽效果。这个完全可以不文绉绉,“多不多?不太多”这样的表达就可以了。你看这孔乙己学问做得多死板不会变通。他还会告诉人家说,我会“回”字的四种写法,以此来炫耀所谓的学问,真是人生识字糊涂事啊,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啊。大家都知道孔乙己写不出一篇像样文章,在以文章取仕的时代,他连半个秀才都不是,只是一个童生,一辈子在科举上都没有作为,因为他不会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大家请看大屏幕,屏幕上有两个字,它们都是什么部?(心部)说的好。什么是“感”?《说文解字》上说,“感”是人对外物的一种感受,是用心体会外物”。感悟山川,感悟日月星辰,感悟历史人生,感悟花鸟虫鱼,总之,用心感受世界,感受一切外物。何为“悟”?悟的右半部是吾,很显然是“我”的意思,这个“吾”既是声旁,又可以理解为形旁,声旁表声,形旁表意,我们可以说“我观心,心观我”,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悟,如果没
本文标题:关于语文学习的积累与感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5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