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语文基础模块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1.永城市职教中心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班级考号分数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24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脉脉(mò)颤动(zhàn)乘凉(chéng)挥斥方遒(qiú)B.酣睡(hān)参差(cī)袅娜(nuó)蓊蓊郁郁(wěng)C.点缀(zhuì)倩影(qiàn)皱缬(xié)载歌载舞(zǎi)D.惦着(diàn)羞涩(sè)宛然(wǎn)踱着步(dù)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广阔无垠不加思索人事沧桑意气风发B.激浊扬清怨天尤人记忆犹新举世瞩目C.生灵涂炭博闻强识一股作气自怨自艾D.广有羽翼绿草如茵九霄云外轰堂大笑3、下列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是()A.伍六一愤怒了:“干什么?这样跑得过吗?你们放开啊!”B.“它还是条腿,不是吗?它长我身上我自己知道。”声嘶力竭,两个人都沮丧而又愤怒。C.伍六一瞪着他,挥着拳头喊着:“跑啊!许三多!”D.成才:“三个人,三个位,三个位都是我们的。”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和祖国一起长大的这一代人,经历了风雨考验,在建设四化的伟大事业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B.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院演出,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C.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D.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还需要学习雷锋呢?5、选出与下面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A.荔枝花多,花期又长,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B.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C.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象了。D.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2.6、《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写林黛玉来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这是因为()A.贾府是贵族世家,讲究礼节,且等级制度森严。B.她自觉出身低微,不如贾家高贵,有自卑心理。C.她有寄人篱下之感,又极自尊,敏感多疑,所以小心谨慎。D.林黛玉初进贾府,人地生疏,自然时时处处留心在意。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B.《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里的珍品,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艺术而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的历史趋势。C.戴望舒,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D.《窦娥冤》是我国明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8.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的一项是()A它肯定会是一部分心血凝结成的作品,字字都能滴得出血和泪来。B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C她胸怀宛如大海,可以波涛大作,可以平静如镜……D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9.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简直是个奇迹。B.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C.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合乎道德规范。D.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10.下列作家、作品和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毕淑敏——《致橡树》——诗歌B.苏洵——《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歌C.汪曾祺——《我的母亲》——散文D.曹禺——《雷雨》——话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1.《南州六月荔枝丹》文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是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官绝句》中的句子。12.《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13.,千金散尽还复来。14.人生得意须尽欢,。15.,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三、阅读理解(共50分)(一)阅读记叙文选段,完成14—22题:(共24分)荷塘月色(节选)①月光如流水一般,地A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②的青雾B3.起在荷塘里。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C过一样;又像D着轻纱的梦。④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⑤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6.上文中标有横线的地方都是叠音词,应依次填入的一组是()(2分)A.淡淡静静薄薄弯弯B.薄薄淡淡静静弯弯C.静静薄薄淡淡弯弯D.静静淡淡薄薄弯弯17.对“月光如流水一般,()地A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横线处的字表达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A.“A”字写出了月光的皎洁B.“A”字写出了月光的浓重C.“A”字写出了月光的寒冷D.“A”字赋予了月光以流动18.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2分)A.月光下的荷塘B.月下荷塘的荷与树木C.荷塘上的月色D.从荷到树19.“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这种“好处”指的是()(2分)A.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B.因为不能朗照,表现出了静美淡雅的韵味。C.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恬静的心境相吻合。D.因为不能朗照,适合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20.“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中的“酣眠”与“小睡”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们分别指的是()(2分)A.满月与淡淡的云。B.满月与淡淡的云遮住月色。C.朗照与被淡云遮隔后的疏朗的月光。D.朗照与朦胧的月色。21.文中用A、B、C、D分别替代一个词,它们依次是、、、。(2分)22.“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意思是。(4分)23.作者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意在突出。(4分)2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在两个方面衬托月色的。(4分)一是用;二是用。(二)欣赏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共26分)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4.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5.诗歌中鸟儿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她歌唱的对象是什么?(3分)、、26.如何理解“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温柔的黎明”?(8分)(1)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2)悲愤的河流:(3)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4)温柔的黎明:27.诗中“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8.本诗用了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三、文言文阅读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9.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圣人之所以为圣B.余嘉其能行古道C.小学而大遗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30.作者对老师的职责与为什么要从师的道理,作了精辟论述。①作者界定的老师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必须从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作者指出了“从师”的对象。①这个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选择从师对象时,为什么不考虑年龄因素,作者揭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文段经过论证,形成了结论。①这个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参照题目可以确认文段中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题卷姓名班级考号分数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1112131415三、阅读理解21、、、22、2324、一二25、、、26(1)(2)(3)(4)27、28、29、30、(1)(2)31、(1)(2)32、(1)(2)五.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青春的季节里,有鸟语花香,也有风起雨落。无论男生女生,我们都渴望以真实平常的心与自己的同龄人沟通,与父母沟通,与老师沟通,与社会沟通,甚至与大自然沟通。现代生活中,沟通是一种体验,沟通是一个过程,沟通更是一种本领。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6.7.答案:...一、..1...B.(.A.颤.ch..à.nC..载歌载舞....z.à.iD..踱.du..ó)..2...B.(“加”应是“假”,“股”应是“鼓”,“轰”应是........................“哄”)....3.B...4...(答案...D.。.A..祖国...已有千千万万年,这一代人也有千千万万年了....................吗?这...不合事理逻辑了。改祖国为.............新中国....。.B.、..日前...是..前几天....的意思,这与.......正在...不合逻辑了。......C.、..不到一小时......与..一小时里.....,既可以说是句式杂糅,...........也可以说是不合逻辑,重复矛盾。)................5.D...6.C...7.D...8.B...二、..9...无人知是荔枝来.......10....《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11....天生我材必有用.......12....莫使金樽空对月.......13....多情自古伤离别.......三、..14..、.C.15..、.C.16..、.C.17..、.C.18..、.C.19..、.泻.浮.洗.笼.20..、.满月朗照是必要的,隔着淡淡的云也别有情趣。.....................21..、.光和影的组合......;.光与影内在的和谐美.........22..、.叶、花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树影衬托月光的轻盈.........23....土地..河流、风....黎明..24....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指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8.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温柔的黎明.....——..象征着独立自由的曙光..........25....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实际寄寓了诗人痛爱这苦难的祖国以及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
本文标题:语文基础模块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29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