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篇旅游审美主体的审美条件第十五章旅游审美主体的审美条件与审美效果学习旅游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特征及其对审美效果的影响了解审美主体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及其对审美效果的影响第一节旅游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特征与审美效果一、审美主体的感知觉及其特点美的定义美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客观化后形成的,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而运行发展的,使人类能够从中感受和欣赏自身价值的社会存在。审美的定义审美是人通过感性活动(感觉、知觉、表象)对美进行的感知活动。这种感知既包括对外在形式因素,如声音、颜色、形态等等的感知,也包括对内在的要素如情感和象征意义的感知。1、审美感觉:对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如对事物的色彩、线条、声音、质地的感官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色彩的刺激引起人的生理反映是不同的。这种感觉作为生理反应,包括随之而来的快感,还不是审美感觉审美特点:审美感觉具有相互作用审美感觉具有适应性审美感觉具有对比性(二)审美知觉及其特点审美知觉: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包含着对这一完整形象所具有的种种含意和情感表现的把握。审美知觉不是知识的判断,不是科学的归类,而是感性层次的把握。当人们看到一条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时,立即感到它的欢快和生机;看到黑云压城的景象时,感到威胁和压抑;看到滔滔东去的大江时,感到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无情……这些才是审美的知觉。审美知觉在表面上是迅速地和直觉地完成的,但在它的后面却隐藏着主体的全部生活经验,包括它的信仰、偏见、记忆、爱好等,从而不可避免地有着想象、情感和理解的参与。审美知觉的特点: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二、审美主体的审美想象及其作用想象: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的工程。(一)审美想象及其分类1、再造想象2、创造想象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是对审美最高境界的一种追求,这种境界是相对而言的,是审美的至上标准,体现着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和超越现实的欲望。(二)审美想象的作用:激励人们去认识新事物,创造新事物具有寄托情感的作用能够激发灵感的出现三、审美主体的个性与审美的效果(一)审美主体的个性及其类型1、个性及其特征定义:个性又叫人格,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特征。特征:差异性、整体性、稳定性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分类1、能力;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2、性格;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3、性格现代划分法4、气质;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分为典型四种: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二)审美主体的个性与审美效果的关系1、能力对旅游审美效果的影响2、气质对旅游审美效果的影响3、性格对旅游审美效果的影响四、审美主体的情绪状态与审美关系(一)审美主体的情绪及其状态1、情绪及其特点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特点2、情绪状态(1)心境(2)激情(3)应激(二)情绪与审美效果的关系第二节旅游审美主体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与审美效果一、旅游审美主体的生活经验与环境二、审美主体的文化知识与艺术修养水平第十六章导游人员的审美水平与导游效果学习要点:认识导游的作用与审美效果的关系明确导游人员应具备的审美素质掌握培养与提高导游人员的审美素质的方法与途径第一节导游的作用与审美效果一、导游服务存在的原因(一)旅游者审美能力的有限性(二)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不了解二、导游的作用与审美效果第二节导游人员应具备的审美素质一、自身素质二、知识储备(一)要博古通今,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二)要具备丰富的美学知识第三节导游人员审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一、导游人员自身美的塑造(一)仪表美:一个人精神面貌在容貌、服饰、发型等方面的外在体现的美。(二)姿态美:1、站立、就坐、行走2、手势3、风度美4、语言美5、心灵美二、科学审美观的培养三、审美感受力的培养(一)要有积极的审美态度(二)主动培养审美观察力(三)培养审美情趣(四)直接接触美的事物四、审美想象力的培养(一)要注意生活经验和经历的积累(二)要热爱生活,丰富情感(三)要增强记忆能力(四)要准确把握审美对象的特征五、审美理解力的培养(一)学习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提升艺术修养(二)通过直观体验,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三)提高审美判断力1、功利、非功利的2、“顺态”与“逆态”的(四)培养审美创造力1、培养广泛的兴趣2、发展形象思维3、留有空间,促成审美创造例题分析1、作为当代大学生怎样才能形成较高的审美品位?(1)丰富的文化知识是基础(2)充足的审美经验为铺垫(3)高昂的审美激情做推进2、审美体验包括那几个层次?(1)粗浅的快乐体验(2)深层的愉悦体验(3)高层的超越体验3、从审美情感的产生和表现形式来划分,可分为几种?A、直觉情感B.形象情感C.理性情感1、旅游产品策划、规划的基本美学技巧(1)寻买点和卖点(2)找异点和奇点(3)探端点和极点(4)求要点和亮点2、从消费市场的立场选取审美角度的原则(1)旅游消费市场“审美情感求似”的审美倾向。(2)旅游消费市场“审美对象求异”的审美倾向。(3)旅游消费市场“审美品位求高”的审美倾向。(4)旅游消费市场“审美感知求奇”的审美倾向。3、怎样发掘能够体现审美品位的审美要素(1)辨明旅游资源的历史雅俗。(2)明晓现代社会中雅俗观。(3)发掘旅游资源的真正雅俗。论述人的审美机制(1)审美准备阶段审美过程的准备阶段是指即将进入审美状态的初始阶段,涉及到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审美经验:审美判断力、审美敏感力;第二,审美品位:丰富的文化知识是基础、充足的审美经验为铺垫、高昂的审美激情做推进;第三,审美理想(2)审美实践阶段审美实践的四大心理要素: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3)审美回味阶段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与审美心理分析(1)概念感受阶段与审美心理解析。(2)调整开发阶段与审美心理解析。A、度假区的选择。总体上的原则是:选择一个周边环境优雅、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服务娱乐设施齐全、度假区服务设施完备的地域。还要配有主题性的娱乐活动,也要在休闲娱乐主题下设计多个情境,让旅游者充分放松、尽情娱乐。B、住宿方面。住宿条件的环境设施是度假旅游市场接触最多的要素,因为要长期居住,所以根据旅游者的审美心理,将度假酒店、度假村或度假别墅开发的如家温馨、舒适。而度假住宿设施的建构必须坐落于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的区域之中,注意塑造和谐、宁静、优雅的氛围。C、餐饮方面。根据度假旅游市场的需求,既要提供安全、环保、卫生和美观的厨房用具,以方便度假旅游者自己烹饪可口的饭菜;也要提供酒店的餐饮服务,旅游者若不喜欢自己烹饪时,即可随叫随到。如果是购买现成的菜品,则重视个性化、意境化和高雅化;如果是自己烹饪菜肴,则注重购买菜品材料的市场的远近和菜品材料的生态卫生。论述旅游产品审美要素的发掘与市场开发(1)审美要素的发掘与观光旅游市场开发:A、突出时间安排的恰当性;B、突出线路安排合理性(2)审美要素的发掘与休闲旅游市场开发:A、旅游主题独特突出B、旅游项目细致深入C、旅游场景生动有趣D、旅游体验丰富多彩(3)审美要素的发掘与度假旅游市场开发A、度假旅游环境和谐生态化B、度假旅游服务环节细微化C、度假旅游生活设施配套化3、论述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审美品位的关系(1)企业的经营管理首先决定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企业景观管理者的素质高,企业经营管理就会规范、受益颇多。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企业的形象包含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企业的每个细节都将是旅游者观赏的对象,因此,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审美品位高就会形成较高品位的旅游企业形象,给旅游者带来美感。(2)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可以给旅游者提供富有美感的优质服务是直接关系到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评价的。没有富有审美品位的经营管理就不可能提供富有美感、真诚到位的旅游服务。因此,旅游经营管理是直接体现审美品位的,是至关重要的。[案例]《虎跳峡修公路:外国旅游者大哭,中国旅游者欢呼》的文章探讨了一件有趣的事,早在上个世纪,虎跳峡的名气就大过了云南,它一直是徒步者的天堂。现在虎跳峡修了公路,而且还修建了水电站。修了公路的虎跳峡却让徒步者丧气和身体虚脱。已经没有走下去的信心了。“来这里干什么,住标准间,吃麦当劳?”“不过是在一个风景壮丽的地方走动走动,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在公路上走一阵,就感到双腿乏力,前面是什么?公路,还是公路”。一些外国人看着修了公路的虎跳峡、听了建电站的事儿,竟放声大哭。“我们下次再来,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现在的虎跳峡。”但是,公路却让国内很多游客兴高采烈。国内旅游者也要观赏享誉中外的旅游名胜虎跳峡,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选择的是组团包车,舒舒服服地到此一游,轻轻松松地随车来,随车去,小心翼翼地沿着安置了扶手的弯弯山径,曲折有致地下到江边,然后在凉亭中,或在看台上,观景、摄影、录像,发几声感叹,乃至惊叫。通过以上案例的描述,试分析为什么中文旅游者会出现这样的差异?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虎跳峡这一旅游资源被策划、规划成旅游产品后,对于国外的旅游市场而言,不能接受公路的修建,因为在这一旅游市场中,旅游审美是倾向于原始、古朴的旅游资源,对旅游方式则倾向于探险和参与的旅游活动,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中国的旅游市场而言,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使得中国人历来做事都是要求四平八稳,追求中庸和谐的,往往更加珍视生命的客观存在,所以,过于激烈的、冒险的活动对中国的大多数的旅游市场是不太喜欢的。因此尽管对于探险性的旅游资源,中国旅游市场依然倾向于舒适的公路交通、安全的包价旅游,而排斥崎岖的山路、冒险的自助旅游。因此,旅游策划和规划之初必须考虑到旅游市场历史积淀、文化定势、心理素质、审美追求等等方面,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才能策划、规划出适合旅游市场的产品。论述旅游企业员工宿舍与旅游项目经营管理的关系(1)员工宿舍的整洁美观影响着员工的情绪心情和审美习惯的养成。试想如果一个旅游企业的员工整日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他们又怎么能够每天以饱满的热情、诚挚的态度、耐心细心的为旅游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自己的生活环境都不懂得去塑造美,又怎么能够懂得为旅游者塑造美的观光、休闲和度假的环境?日常内务的整理富有美感,必然会使员工养成一个良好的审美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定的审美品位。旅游企业提倡差异化的整洁的宿舍环境的塑造还可以培养企业员工的审美创作能力,为给旅游者提供更优质、更完美的服务提供良好的基础。(2)员工宿舍也是旅游者审美的一个部分。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企业中所有的部分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观赏对象,不仅包括美丽的自然风光、社会美景、艺术珍品,而且也包括旅游企业的办公环境,甚至是生活环境。作为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树立全局的整体美的打造的观念,将企业管理和生活都纳入到企业的形象打造中,从长远来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至关重要。[案例]古人说:“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试从旅游美学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美学分析。山之美不单单包括山自身的要素,也离不开水、木、花、草和人,“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山与山中的万物相得益彰,更与人的社会化发展互相配合,互为补充[案例]有三个人到公园里一同看到一棵古松。这三个人中一个是木商,一个是植物学家,一个是画家。他们同时“知觉”到了这颗松树,但每个人在知觉中都脱离不了他们的习性。在木商的眼里,古松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个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的眼里,古松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在画家的眼里,古松只是美的,它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通过以上案例的描述,试分析真、善、美的区别。分析提示:对于这颗松树的三种看法,反映了三种态度:一是实用态度。木商的看法就表现了实用
本文标题:旅游美学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0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