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OGO头部引流管的护理ICU李沐子学习目的引流的目的分类置管期间的观察与护理(脑室引流)脑膜概述概念:颅骨与脑间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三层膜合称脑膜。他们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并通过被膜的血管使脑和脊髓得到营养。脑膜的解剖结构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正常值:成人0.69~1.96kpa(70~200mmh20)儿童0.49~0.98kpa(50~100mmh20)颅内容物由脑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以上(1150~1350ml)脑脊液占10%(150ml)血液占2~11%颅腔容积1400~1500ml脑脊液循环机制脑脊液主要是脑室脉络丛产生,充满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呈无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成人总量约150ml,每日分泌量为400~500ml/日。引流的目的颅脑手术放置引流管其目的是引流出颅内残留的气体、血液、血性脑脊液,以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粘连、蛛网膜颗粒的闭塞,减轻脑水肿。如果因引流管护理不当,影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则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发生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置管期间的观察护理严密观察,预防再出血术后体位引流装置的高度及压力要求引流管的固定及保护引流速度脑脊液的观察保持引流通畅伤口及敷料的观察与护理更换引流管头部引流管根据引流管末端位置分类脑室引流、硬膜外引流、硬膜下引流、创腔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皮下引流。脑室引流管概念经颅骨钻孔等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是颅脑手术后常用的控制颅内压、引流脑室积血、降低伤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之一。脑室引流管(一)适应症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态。颅内肿瘤或其他病变形成梗阻性脑积水。术中作脑室穿刺放出侧脑室脑脊液,便于手术操作。对脑室出血或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可行脑室穿刺吸出部分血液后,行脑室引流作为治疗措施。开颅手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脑室引流管(二)护理引流瓶的位置引流管的末端置于侧脑室平面上10~15cm,始终保持正常颅内压。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引流液500ml/d。术后早期可将引流袋挂高,待颅内压力趋于平衡后,再放低引流袋于正常高度。脑室引流管置管后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注意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仰卧位、侧卧位交替更换,引流袋的位置视体位改变而定,避免受压,保持引流管通畅。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将床头抬高15度-30度脑室引流管严密观察脑脊液的颜色、性状、量、并准确详细记录。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提示颅内有出血。脑室引流时间较长,若术后脑脊液混浊呈絮状或毛玻璃样,提示有颅内感染的征象,此时,应放低引流袋并距侧脑室7cm,持续引流感染脑脊液,并定时送检脑脊液。脑脊液中含有钾、钠、氯等电解质,引流过多,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应适当补液,同时将引流袋抬高距侧脑室20cm,以维持颅内压于正常范围最高水平。脑室引流管引流管应保持通畅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术后患者翻身、躁动,易导致引流管脱落或引流不畅。因此,术后患者的头部活动应适当限制,四肢应加约束带,在翻身、操作时,避免牵拉,并随体位变化随时调整引流袋的固定位置,加强巡视,每20~30分巡视1次,定时或不定时的挤压引流管。脑室引流管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定时更换引流袋转运病人时应夹闭引流管。引流管通畅:随病人呼吸、心跳上下波动。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一般3~4天。拔管时先夹闭1~2天,无颅内压增高症状方可拔除。引流故障处理若引流管无脑积液流出时,应考虑以下原因:①颅内压低于12~15cm水柱,证实的方法可将引流袋放低观察有无脑积液流出,若确定是低压的缘故,应将引流袋放于正常高度。②引流管放入脑室过深过长,致使在脑室内盘曲成角,可对照CT片,将引流管缓缓向外抽出至脑脊液流出,然后固定。③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④若怀疑是血凝块或挫碎的脑组织所堵塞,可严格消毒,用无菌注射器向外抽吸,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5~10ml冲洗,若经上述处理后,仍无脑脊液流出,应告知医生,必要时可拔出引流管。⑤挤压引流管,挤压时应向引流袋方向挤压,不可向头部方向挤压,以免管内的液体逆流入脑内而导致感染。创腔引流(一)适应症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手术摘除后,在颅内残留下的创腔内放置引流管称创腔引流。目的引流手术残腔内的气体及液体,使残腔逐渐闭合,减少局部积液或假性囊肿的形成。创腔引流(二)护理位置创腔引流瓶放于头旁枕边,高度与创腔保持一致。特别是位于顶枕部的创腔,术后48h内,不可随意放低引流袋,否则腔内液体被引出后,脑组织将迅速移位,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颅内血肿。术后24~48h后,可将引流袋逐渐放低,可以较快引流出创腔内液体。与脑室相通的创腔引流,及时拔除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一般创腔引流管于术后3~4天拔除。硬膜下引流(一)适应症慢性硬膜下积液或血肿若已经形成完整包膜,可颅骨钻孔放置引流管,以排空积液,利于脑组织膨出消除死腔,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及小儿,占颅内血肿的10‰,特点:外伤轻微、出血缓慢、缓解期时间长CT一旦确诊伴颅内高压症状立即行:颅骨钻孔引流或血肿清除引流术硬膜下引流(二)护理术后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注意体位引流。引流瓶应低于创腔30cm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药,也不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以免颅内压过低影响脑膨出。引流管于术后2~3天拔除。硬脑膜外引流(一)适应症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颅内血肿术后,肿瘤术后,颅骨修补术后等,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硬脑膜外引流(二)护理硬膜外引流管的高度与血肿腔处于同一水平或低于切口,引流瓶低于头部或使用低负压引流。使头偏向患侧以引流彻底。硬膜外引流自然排液较缓慢,易发生堵塞,可用注射器抽吸或用生理盐水2ml缓慢注入冲洗。硬膜外引流排液通常在6~12小时停止,术后24~48小时之内拔除硬膜外引流管。血液聚积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一般成人幕上血肿20ml,幕下血肿10ml即可引起颅内高压症状,一旦确诊立即行血肿清除术。腰池穿刺持续外引流置管位置在腰3-4或腰4-5椎体间,引流物为脑脊液。目的:引流血性脑脊液颅内感染引流病灶降低颅内压治疗脑脊液漏并发症:主要有脑膜炎及过量引流引起低颅压。术前用药术前30分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以降低颅内压,预防术中脑疝的发生。术后护理严格控制流速:小于或等于10滴/min,一般2—5滴/min为宜.引流袋低于创口15—20㎝为宜,引流袋置于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一般引流液控制在40—350ml/d。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头痛减轻。给予放低床头及停止、放慢引流速度的处理后,头痛得到缓解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性头痛。拔管时机在腰穿持续外引流中,随着脑脊液色泽的清亮,蛋白含量的下降,细胞计数的减少,脑脊液漏的停止,应及时拔除引流管。拔管前先试行夹管24-48小时,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无异常,则可拔出引流管。拔管后除仍注意意识、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注意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预防引流感染(共性)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每日对病房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每次1小时。做好床头交接班,定时挤压引流管,翻身及搬动患者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入颅内。随时观察置管部位皮肤是否有红肿,渗出。由于头部分泌较多的脂性分泌物容易污染伤口,应1~2d更换伤口敷料1次,每周把伤口周围的头发剃去,以便于消毒伤口及贴胶布。术后定时观察敷料的情况,如敷料被血液渗湿或异常潮湿,应及时报告医生。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必要时送细菌培养,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心理护理如颅脑手术后头部不适、生活不能自理,给病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困难,加上对疾病缺乏认识,易导致病人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惧、忧郁、压抑等,丧失治疗信心。护士应给病人和家属讲解疾病知识,鼓励病人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及手术的重要性、引流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病人减轻对引流管的恐惧与焦虑。总结开颅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是专业护士所必须掌握的专科基本技能,严密观察引流物的量、性质及颜色,结合意识、瞳孔变化,预防再出血发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保证。谢谢聆听!
本文标题:头部引流管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3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