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O一一年六月“十二五”时期,是我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制定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促进国家向北开放战略实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均具有重大意义。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环境“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战略任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全区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业总量进一步扩大。201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187.8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4.9%,比全国平均增速快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第14位,比2005年前移5位。——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仍然是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75.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0.9%;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384.2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3%。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0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7.8%,比2005年提高3.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7.4%,比2005年提高1个百分点。——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的集中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服务业集聚区的加快建设,促进了服务业逐步向工业基地、中心城市集中集聚发展。2010年,呼包鄂三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的64.6%,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展望“十二五”时期,我区服务业将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等战略,为我区服务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二是国家实施向北开放战略,加强与俄蒙等国家资源开发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合作,为我区服务业特别是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三是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服务业作为非资源型产业和节能环保型产业,将逐步成为企业新的投资热点。四是我区加快推进国家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基地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五是我区推动实施富民强区战略,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将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是,我区服务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环境对服务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我区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我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程度不高,对服务业发展的带动力较弱。同时,我区服务业自身发展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体制机制不活。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步伐缓慢,社会事业领域和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企业服务外包程度较低。二是政策环境不够宽松。服务业企业税费负担较重,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多数为服务行业的个体工商户税负较重。三是投入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现代服务业和新兴行业投入偏低,服务业软实力和发展后劲不足。四是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不到位。部分地区和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服务业管理职能分散,综合协调工作不能完全到位。服务业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不健全,影响宏观决策。五是服务业高端人才缺乏,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尚未形成。二、发展思路、原则与目标(一)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富民强区战略,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以促进结构调整、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调整布局结构,完善服务功能,促进服务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形成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二)基本原则——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发挥政府规划引导、资金支持和政策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服务业供需互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积极推动服务业领域全面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和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推动集聚区建设,培育服务业增长极,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各地区要突出自身资源、区位和产业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重点,培育主导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优化结构,创新发展。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推动服务领域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协作,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三)发展目标——扩大总量。到201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400亿元(按2010年价格,下同),“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4%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服务业投资达到1270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0%左右,年均增长25%。——优化结构。到2015年,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和服务品牌,物流、金融、商务、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达到45%左右。——调整布局。引导服务业向中心城市、产业基地集中,推动建设一批辐射带动力较强的服务业集聚区。到2015年,各盟市中心城市(包括满洲里、二连浩特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完善功能。经过“十二五”发展,使我区服务业带动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增加税收等功能逐步增强。到2015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对地税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三、发展布局根据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布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构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镇和农村牧区服务业联动发展的格局。(一)强化中心城市服务业集聚辐射功能各盟市中心城市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逐步发展成为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打造区域性服务经济中心。西部区域。推进呼包鄂一体化,加快城镇群建设,构建一体化的交通、通信、金融、旅游、教育、卫生等服务体系,发挥整体优势,打造国家西北地区重要的服务经济中心,带动辐射周边地区服务业发展。呼和浩特要发挥首府优势,加快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自治区金融物流、科技教育、旅游文化、商贸会展中心和总部基地,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包头、东胜要围绕国家能源重化工、冶金、装备制造、稀土等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蒙西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集宁、临河、乌海、巴彦浩特要主动接受呼包鄂的辐射,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服务业。集宁要依托良好的区位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物流、农畜产品物流、煤炭物流、建材物流和商业零售物流。临河要依托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和完善农畜产品专业市场体系,发展农畜产品专业物流。乌海要立足当地,服务周边,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积极打造小三角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巴彦浩特要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带动相关服务产业,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东部区域。赤峰、通辽要加强与东三省和京津冀的分工协作,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服务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建设蒙东地区服务经济中心。锡林浩特要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转化,重点发展物流、旅游等特色服务业。海拉尔、乌兰浩特要积极参与东三省的分工协作,加强与俄蒙的合作,大力发展物流、商贸、旅游、文化等服务业。满洲里、二连浩特要发挥口岸优势,大力发展对俄、蒙服务经济,建设国际贸易旅游城市。(二)加快发展县域服务业增强县域中心镇服务功能。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面向城乡居民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商贸、金融、房地产、社区等基础性服务业,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服务农村牧区的能力。培育发展特色服务业。在满足县域基本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选择服务业发展重点。工业发展较快的旗县,要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工业互动发展;农牧业比重较大的旗县,要积极发展农牧业科技服务、技术培训、生产资料供应、农畜产品购销、农牧业专业化市场等服务业;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方面具有优势的旗县,要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口岸型旗县,要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口岸型物流等服务业。(三)扶持发展农村牧区服务业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农牧种子产业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流通体系等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牧区金融网络,发展农牧业保险,增强对“三农三牧”的服务。支持发展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牧区水利、交通、邮政、通讯、供水、供电、广播电视、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牧区社区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牧区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计划生育等事业,丰富农牧民物质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牧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搞好农牧民和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促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四、发展重点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需求,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扶持发展农村牧区服务业,大力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十大产业发展。(一)现代物流业大力培育物流市场主体,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通道建设,围绕呼包鄂、锡赤通、呼兴三大物流基地建设,完善工业、农牧业、城乡和国际物流体系。到2015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增加值达到23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6%。突出发展工业物流。围绕国家煤炭基地建设,推动建设鄂尔多斯大路煤炭物流园、锡林郭勒正蓝旗煤炭物流园等一批大型煤炭物流园区,实现煤炭资源就地洗选、混配、集散。建设东胜、霍林河等煤炭交易中心。围绕国家新型化工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液体、气体输送管道和包头新奥蒙华物流园、锡盟多伦联邦物流园、鄂尔多斯棋盘井化工产品物流中心等重点工程,筹建国家级甲醇、PVC等特色化工产品交易中心。推动鹿畅达、二冶昕隆等冶金建材物流企业联合重组,支持包钢、一机、二机、蒙西等大型企业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实施包头钢铁深加工物流园、乌海众利惠农物流园、包头装备制造物流园、鄂尔多斯东胜装备制造物流中心等重点工程。积极发展农牧业物流。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推广四散运输,加快建设呼伦贝尔粮食物流中心、乌兰浩特粮食物流中心、鄂尔多斯粮食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强农畜产品冷冻、冷藏、保鲜等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建设一批生鲜农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重点支持发展乳制品、牛羊肉、马铃薯、特色蔬菜瓜果等冷链物流,推动建设通辽三元冷鲜肉配送中心、锡盟元盛肉类配送中心、满洲里大中华果蔬仓储物流中心等冷链物流项目。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畜产品流通企业与生产基地直接对接。加强农牧业生产资料仓储、配送设施建设,扶持农牧业旗县改造或建设标准化的农牧业生产资料仓储配送中心,完善县、乡、村配送网络。加快发展城乡物流。以中心城市为重点,在城市周边建设或改造一批物流园区,形成城市物资供应的仓储集散中心。重点推动建设呼和浩特白塔蒙西国际物流园区、包头昆都仑区边墙壕仓储物流中心、乌兰浩特物流园区、通辽市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赤峰红山物流园区、锡林浩特民禾物流园区、鄂尔多斯易兴物流园区等项目。依托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食品、家俱、装饰装潢、五金家电等商品配送中心,建立健全城乡配送网点,推动消费品物流向农村牧区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配送网络。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以满洲里、二连浩特为重点,加快发展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推动满洲里新国际货场、二连浩特铁路和公路物流园区建设,形成对俄蒙国际贸易的
本文标题: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4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