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国学精髓与个人修养半天1103
国学精髓与个人修养由_提供下载两型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即“两型社会”的样板区。明确“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尊重自然规律,重视文化软科学、软实力的作用,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之间的关系这三个关系,从而使整个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都和谐友好,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各个机制都尽可能协调,这样才是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儒道佛思想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人生智慧“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为中国传统人生智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图景。‘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全国人大常委冯之浚演讲儒道佛人生哲学概说三个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儒家的仁是仁人,道家的道是道天,佛家的空是空性。儒家具有与社会的谐世性,道家具有与自然的顺世性,佛家具有对自我心灵的超世性。儒家:社会伦理道德本位的人学儒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社会伦理道德,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受到关心爱护,这种关心爱护就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儒家的人学定位,是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儒家之人:社会伦理道德的角色定位《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建设,而道德修养的建设归根到底也是为了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社会关系:五伦与五常人与他人的关系有五种: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就是“五伦”。正确处理好这五种关系,即夫妇有礼,父子有仁,兄弟有智,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仁、义、礼、智、信,被称作“五常”,也就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五种基本道德原则。为仁由己,发自本性“孝”是“仁”之本。《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孝”并不同于一般养活,而是必须懂得尊敬。儒家认为,懂得尊敬人,是人与动物的不同,因此,“敬”不仅是对于父母关系应当持有的态度,也是对待夫妇、君臣、兄弟、朋友的态度。敬,直接指向了“礼”与“仁”,“仁”这种爱,也包括了对他人的尊重尊敬。对坚持道义精神的弘扬《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乐天知命,不忧不惧不惑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者不惑。这里的知命还应当包括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所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不者不如乐之者。乐此不疲,乐以忘忧。此种乐决不是世俗的吃喝玩乐,而是一种有志于道的的乐此不疲、乐以忘忧的乐。前者有快感,是短时而非长时的。从信念的意义来说,无忧者便无乐,无乐者亦无忧。有乐便可以忘忧,有乐便有充实,有信念有坚持。快乐只能体验而不可追求得到。二、“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穷且益坚的高尚志节《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不断进取的人生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以载物。”(《周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道家宇宙自然本位论的人学道家的核心思想定位在道。道就是顺应自然,取法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庄子说:“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庄子•在宥》)顺应自然而不违反自然在主张亲近自然方面,道家提出了一系列朴素而精辟的思想,主要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在今天,这些思想依然对我们为人处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反对扭曲与压抑人的天性“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通“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庄子•秋水》)“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斫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噫!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庄子•骈拇》)道家否定纲常伦理的社会观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第七十七章》)二、反对追求感官享受“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五色:红、黄、蓝、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五味:酸、甜、苦、辣、咸。灌了黄豆的老鼠。富贵寿善都非人生快乐“天下有至乐无有哉?”“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矣,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至于“寿”,则“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至于“善”,则“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庄子•至乐》)三、“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道家主张“与民生息”道家哲学以人的自然生命为本位,其他一切问题都服从于生命本身存在的问题,其价值取向不是追求伦理的至善,而是最求自然人性的真挚、个性的自由和生命的超越。道家重天道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在于明人道,包括人事之道、治国之道、处世之道、保身之道、养生之道、全生之道等等,即生命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与“不折腾”。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顺应自然:游刃有余“‘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本意性目标与具体目标。四、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有限性“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子•秋水》)“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同“太”)仓乎?”(《庄子•秋水》)人在认识感知能力方面的有限性“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按:同墟)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之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第七十六章》)“忘”的境界《庄子·达生》说:“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庄子认为返归自然本性,关键是弃物捐心,返朴归真。道是一种虚无的境界,欲达“道”的境界,内心必须去除一切杂念,使自己心境达于空明,在这种“心斋”“坐忘”的状态中与道合一。庄子对生死的达观态度《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箕踞鼓盆而歌”,并说“是相与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列御寇》:“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由此可见,庄子对自己和妻子的死亡抱达观的态度,在他的眼里,死亡不过是自然法则作用下的必然现象,是生命规律的演化过程。邵雍《南园赏花》花前把酒花前醉,醉把花枝仍自歌。花见白头人莫笑,白头人见好花多。此诗表现了一种《周易》的哲理与智慧。“白头人”,乃是一种久阅人间沧桑,饱尝世事炎凉,由绚烂归于平淡人生境界的象征;“白头人见好花多”,乃是智慧人生对时间流逝的生命证悟。生命之所以有悲欢,是生命不能超越一己之渺小。《易经》的智慧,正是生命超越了个我,融入了周而复始的生生循环的宇宙大化之体验。儒道互补是中国哲学的精神春秋末战国初,显学是儒墨二家,道家不是显学。原因是当时道家不游说诸侯,不聚徒讲学。孔子注重讲学,讲学是孔子的首创。汉初统治者与民休养生息,道家是显学。武帝时,废黜百家,独尊儒学,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历代的统治思想。但魏源认为,中国文化是阴阳文化。林语堂则认为儒道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缺一不可。冯友兰说“极高明而道中庸”,两者的统一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儒道对立统一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如果用“一阴一阳之谓道”来比喻儒道两家,显然儒家是阳,道家是阴。儒道两家表现出的对立统一的格局,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基因。儒家人生观强调有为积极有为,强调阳刚的一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解释刚健的。刚健不息就能积极主动克服困境,不退缩,不回避,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没有这种精神就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难。儒家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个人对民族都很重要。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要有所事事,有所创造,有所作为,否则就无法生存与发展。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道家思想是“无为而无不为”,正如电影《卧虎藏龙》里说的:紧握拳头什么都没有,松开你的手便拥有一切。这就是“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道理。无为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以柔克刚。柔是一种韧性。这种韧性使得生命有一种厚度,不容易夭折,不容易被困难和挫折所消解。这是一种与刚性相对应的柔性,是一种生命的弹性。所以不要把道家的无为简单化,我们要把它里面所包含的很深刻的智慧解释出来,并且如果解释得好的话,可以成为策略学的理论支持。《周易》的吉卦与凶卦所表现的辩证法。佛家诸法性空本位论的人学人是什么?佛教认为,人就是由四大、五蕴组成的一个暂时集合体。四大即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五蕴即色(物质、现象)、受(感受)、想(思维)、行(意愿、意志)、识(心识)。印度原始佛教的创立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代印度的四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2、迦毗罗卫国,净饭王。3、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妻子耶输陀罗,儿子罗睺罗。4、菩提树下悟道:四谛、三法印。一、四谛四谛分别讲述人生主要有哪些痛苦的问题,人生的痛苦从何而来的问题,怎样才是解脱人生痛苦的问题,怎样才能解脱人生痛苦的问题。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之苦谛1、四苦、二苦(外苦与内苦)、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八苦、一百多种苦。2、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四谛之集谛人生的痛苦是如何产生的呢?佛教以老病为痛苦的基元,层层追溯
本文标题:国学精髓与个人修养半天110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46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