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30年代文学思潮概述一是上承五四人的文艺、美学思潮及文学创作中的多彩艺术成就。二是左翼革命文学思潮与文学创作。•一、人文主义文学思潮•二、左翼革命文学思潮•三、三十年代文学思潮论争第一节人文主义文学思潮30年代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是沉潜深入而不激越,更深刻而淋漓尽致地阐扬了五四人的学理流派。•作家:老舍、巴金、曹禺、沈从文、林语堂、周作人、戴望舒、卞之琳等•理论家: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丰子恺、宗白华等•他们提倡人性论,重视与强调文学“洗刷人心”、再造民族灵魂的作用,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文学主题。•但他们采取的是贵族式的不介入的清高态度,绝对不能容忍文艺成为政治斗争的一翼。强调文艺的超功利性与独立性,强调“超脱现实”的原则,即所谓“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苦闷的象征第二节左翼革命文学思潮左翼文学的活动与其说是一种文学思潮,不如说是一场以文学为手段的革命运动。•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阶级力量重新聚合于上海。由日本回国的少壮派为主要力量的创造社和为共产党人组成的太阳社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代表作家:冯乃超、李初犁、成仿吾等,蒋光慈、钱杏邨等。•阵地:1928年1月创办的《文化批判》和《创造月刊》,《太阳月刊》等•内容:(1)举起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口号与旗帜(以无产阶级群体为本位)。(2)批判鲁迅、郁达夫、叶圣陶、冰心等五四作家与“语丝派”(周氏兄弟)等新文学(其刊物为《文化批判》)。(3)把文学简单等同于宣传(强化其社会功利性、组织功能),忽略乃至抹杀文学的审美个性。郭沫若、瞿秋白都强调作政治的留声机器,乃至做标语人。(“要做一个阶级的‘留声机’”,并且要“做得巧妙”——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1929年停战。•2、左翼文学运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的成立:1930年3月2日、上海。鲁迅作为旗帜,发表讲话。党团/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支部。——政治性(组织)强化。•刊物《萌芽》《拓荒者》《前哨》(后更名为《文学导报》)、《北斗》、《十字街头》、《文学月报》、《太白》、《光明》等。•战斗:“左联”五烈士(1931年2月7日,五位“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李伟森被国民党秘密杀害)。•理论:(苏联的影响,不断的斗争与变化)“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批评“革命的浪漫谛克”倾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典型”理论。左联的活动:•(1)创办刊物。•(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3)加强了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4)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5)文学思想集中体现为丢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第三节文学论争不断地进行文艺思想斗争,正是左翼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除了语言上的文白之争外,论证基本上是在左翼革命文学运动与自由主义者的人文主义文学派别之间展开。一、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为了倡导革命文学,后期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把鲁迅、茅盾作为批判对象,全面否定“五四”文学。他们受美国左翼作家辛克莱的影响,在革命文学理论上提出“一切艺术都是宣传”的主张。而鲁迅则认为“一切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茅盾批评普罗文学的标语口号不是文学。二、关于文学的“人性”与“阶级性”的论争1928-1930年,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之间的论争。梁实秋的人性论思想是以人性作为文学的核心与唯一标准。他认为,人性是超阶级的,资本家与工人“他们的人性并没有什么两样,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有乞求身心的愉快,文学就是表现着最基本的人性艺术”。以“永恒的人性的文学”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的文学。梁实秋主张“天才论”,他认为“天才”创造文学,“一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天才创造的”,认为文学与大多数人不发生关系,否认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他的“天才论”典型地显现着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及其文艺思想的绅士化特点。•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三、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的论争。1931年底,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连续发表文章表示“文学艺术,至死也使自由的,民主的”,反对来自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的“极端反动主义者”和左翼文坛的“急进的社会主义者”两方面的文艺侵略,在左翼文学与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之间左右开弓,对自由主义小资产阶级作家有一定的影响。苏汶自称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发表文章为胡秋原辩解。左翼作家瞿秋白、周起应对他们的观点予以批评。他们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双方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苏汶等反对政治“干涉”文学,强调文学真实性的独立地位。四、关于“大众语文”论争1934年5月,王懋祖、许梦因等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引起论争。6月,进步作家陈望道、胡愈之、夏丐尊、傅东华、黎烈文、陈子展、赵元任、沈雁冰等集会,决定先期反对文言文、保卫白话的运动,展开大众语的讨论。这次论争的焦点集中于文学语言问题,这是继五四“文白之争”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文学语言论争。五、关于“性灵文学”的论争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1934年9月主持出版小品文半月刊《人世间》,1935年9月又有《宇宙风》问世,依托三个刊物为阵地,形成了一个标榜“性灵文学”的文学流派。强调对内面灵魂的封闭性的自我审视与表现,强调人的性灵——自然本性的自然流露。追求“闲适”与“趣味”。所谓的“自我表现”,所谓“闲适”、“趣味”作为一种文学追求,本无可厚非,但在30年代严酷的社会现实中,这些主张和创作实践容易被视为是对黑暗现实的逃避,对作家社会责任的推卸。鲁迅等左翼作家指责林语堂、周作人“性灵文学”的实质是“麻痹”民族灵魂的“麻醉性的作品”。六、左翼文坛与“京派”作家的论争30年代。在中国北方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主要阵地,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一般称为“京派”,也称“北方作家群”。朱光潜、沈从文是他们在理论上的主要代表。他们的理论主要特点是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这与强调文学艺术与无产阶级视野密切联系,主张文艺和历史的进行取同样步伐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自然形成尖锐对立。
本文标题:30年代文学思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4696 .html